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1981年第4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液滴逆流色譜法——一種分離天然產(chǎn)物的理想方法
    呂永俊
    1981(4).
    [摘要](1592)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液滴逆流色譜法(Droplet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簡稱DCCC法)是一種液-液分配技術(shù)。它要求流動相通過固定液相柱時能形成液滴。該法適用于分離各種類別的天然產(chǎn)物,特別是極性物質(zhì),更適于制備性提純。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分離方法學(xué)已在許多科學(xué)研究領(lǐng)域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許多制備性色譜法己成為科學(xué)工作者的很有用的技術(shù)。然而,較大量化合物的提純與分離不僅乏味且耗費時間,特別是遇到復(fù)雜的混合物,如植物提取物和其它生物材料。沒有一個完美的技術(shù)能夠解決所有的分離問題,它
    2  液滴逆流層析及其在天然產(chǎn)物制備分離中的應(yīng)用
    何越 傅火帶
    1981(4).
    [摘要](1184) [HTML](0) [PDF 0.00 Byte](120)
    摘要:
    Tanimura等人研究成功一種簡單而又高效的全液體分離技術(shù),稱為液滴逆流層析(DCCC)。DCCC比CCD簡單而且分離效率高,是將流動相以微滴形式通過裝有液體固定相而進(jìn)行的。近來,這種技術(shù)已大量使用,在實驗室中廣泛用于分離提純各種天然產(chǎn)物。在許多分離中,它遠(yuǎn)比常用的層析法更易于成功。樣品可以從幾毫克到幾克間隨意掌握,并且溶劑耗量很少。目前許多實驗室已采用這種技術(shù),并發(fā)表了關(guān)于這種技術(shù)在天然產(chǎn)物化學(xué)和生物化學(xué)中各種分離問題的報告。有些作者用DCC作為液滴逆流層析的縮寫。由于DCC是雙環(huán)己烷碳化二
    3  人參皂甙分離鑒定的研究
    李向華 王生田
    1981(4).
    [摘要](1151)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用標(biāo)準(zhǔn)提取法——雙向TLC和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各種人參及其產(chǎn)品中人參皂甙的含量。鑒定了北美參的根葉、野生西洋參的根、人參香煙、人參安瓿劑以及不同地理環(huán)境所產(chǎn)的西伯利亞人參中的人參皂甙,給出了大量未曾發(fā)表過的數(shù)據(jù)。原料和方法所用植物原料和產(chǎn)品來源詳見表Ⅰ。西洋參、朝鮮參和三七中的皂甙用方法Ⅰ、Ⅱ和Ⅲ提取。方法Ⅰ:將樣品2克置150毫升錐形瓶中,加水40毫升,振搖30分鐘后再加水80毫升繼繼振搖30分鐘,過濾,棄去23~24毫升初濾液,然后收集濾液40毫升并用等體積水
    4  人參中抗腫瘤作用的有效成分—人參皂甙
    顧茂瑜
    1981(4).
    [摘要](1221)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近來通過對人參中皂甙成分的研究,進(jìn)一步了解到它具有抗腫瘤作用。本發(fā)明采用含有皂甙成分的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er),亦可采用親緣植物竹節(jié)人參(Panax pseudo-ginsengWalich)等。皂甙成分是以上述人參作原料進(jìn)行提取分離、精制,或利用上述人參的根莖切片進(jìn)行組織培養(yǎng),然后提取精制而成。根據(jù)這樣的方法所得到的皂甙實質(zhì)上是皂甙類的混合物。人參生藥中皂甙成分的制取:人參原料不脫脂,或使用通常的脂溶性有機(jī)溶媒脫脂后,用水或低級脂肪族醇類或含水低級脂肪
    5  澤蘭屬植物Eupatorium mikanio ides中含巰基酯側(cè)鏈的倍半萜內(nèi)酯
    陳迪華
    1981(4).
    [摘要](975)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澤蘭屬植物的一些倍半萜內(nèi)酯具有細(xì)胞上述含酯基的內(nèi)酯(lb-f)水解后均生成相同的倍半萜la。在用MS、~1HNMR和~(13)CNMR初步確定了lb、ld和lf的酯側(cè)鏈結(jié)構(gòu)后,為了闡明酯側(cè)鏈的絕對構(gòu)型而用X-射線結(jié)晶分析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le為罕見的含巰基酯側(cè)鏈的倍半萜。從8.5公斤該植物的地上部分分得800毫克的le,C_(20)H_(28)O_7S,mp
    6  狼毒大戟中的7-氧代-7α羥基和7β-羥基甾醇
    王永奇
    1981(4).
    [摘要](892) [HTML](0) [PDF 0.00 Byte](123)
    摘要: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傳統(tǒng)中藥中用作抗腫瘤治療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迄今為止,僅報導(dǎo)該植物含有鄰-乙?;?N(N-苯甲酰-L-苯丙氨酰)-L-苯基阿蘭醇。本文報道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的在藥理作用上非常重要的物質(zhì):7-氧代-(1b、2b、3b),7α-羥基-
    7  苦香木屬Simaba cuspidata Spruce和臭椿屬Ailanthus grandis Prain的抗腫瘤苦木素
    伊惠賢
    1981(4).
    [摘要](1243) [HTML](0) [PDF 0.00 Byte](120)
    摘要:
    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熱帶、亞熱帶若木科喬木和灌木(20~24屬中的約120種)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它們可能含有驅(qū)腸蟲、抗阿米巴和抗腫瘤的藥物。有的苦木素,例如bruceantin,正在美國國家癌研究院臨床試用。作者曾從法屬圭亞那采集的苦木科植物苦樗(Simaro-uba amara Aubl)中分到兩個新的苦木素類化合物,即細(xì)胞生長抑制劑(P388,ED_(50)0.95微克/毫升)13,18-去氫-glau-carubinon和沒有活性的2’-乙酰基-glau-carubin。本文報道了至今未被研究過的兩個苦木科植物——苦香木屬S.cuspidataSpruce和臭椿屬A.grandis Prain——抗腫瘤的苦木素成分的分離、結(jié)構(gòu)測定以及生物
    8  甘密樹屬植物Nectandra rigida的抗腫瘤成分
    伊惠賢
    1981(4).
    [摘要](1297)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樟科為重要的喬木,其中的50~60屬,1100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巴西,廣用于木材,香料和調(diào)味品。其次生代謝產(chǎn)物還具有重要的植化價值。近年來證明樟科植物的一些種具有抗腫瘤活性。本文研究了樟科甘密樹屬植物N.rigida的化學(xué)成分和抗腫瘤活性。該植物的莖于室溫用95%乙醇提盡,減壓回收乙醇后所得糖漿物在氯仿/甲醇-水(9:1)(1/1)間分配。其活性部位在甲醇-水溶部分。其細(xì)胞毒活性ED_(50)為29微克/毫升,活性成分存在于該部分的非生物堿中。這個非生物堿部分經(jīng)硅膠層析,用正己烷、苯、氯仿和甲醇梯度洗脫,收集六
    9  狗牙花屬植物Ervatamia heyneana的抗癌吲哚生物堿
    伊惠賢
    1981(4).
    [摘要](1327)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作者曾報道從印度夾竹桃科狗牙花屬植物E.heyneana的木質(zhì)莖和莖皮中分到兩個抗癌活性成分喜樹堿(camptothecin)(2)和9-甲氧基喜柯堿(9-methoxca-mptothecin)(3)。本文作者分到四個細(xì)胞毒活性成分;狗牙花堿(coronaridine),(1),10-methoxyeglandine-N-oxide(4),(-)-heyneatine(18),派利卡靈磁(pericalline,25)。本文又分到的三個吲哚生物堿(4)、10-甲氧-狗開花堿(8)、(18)是伊博格(iboga)族新的成分。體外P388淋巴細(xì)胞白血病的細(xì)胞毒活性(ED_(50)),(1)、(2)、(3)、(4)、(18)
    10  朗德木屬Rondeletia panamensis中的新細(xì)胞毒二萜
    王兆全
    1981(4).
    [摘要](1217) [HTML](0) [PDF 0.00 Byte](119)
    摘要:
    作者在對新的植物抗癌劑的繼續(xù)研究中,發(fā)現(xiàn)巴拿馬植物R.panamensis DC(茜草科)的酒精浸膏顯示細(xì)胞毒性。結(jié)合生物鑒定,通過廣泛層離,作者從其樹干和莖皮的甲醇浸膏中分離三個新的二萜,KB實驗證明,panamensin和oxidopanamen-sin分別在2.6和1.9微克/毫升有細(xì)胞毒性,而rondeletin無活性。 9公斤莖皮粗粉所得的甲醇浸膏溶于500毫升甲醇,加水3立升,混合物相繼用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KB試驗表明此提取物有細(xì)胞毒性(ED_(50),3.0微克/毫升),但冷凍干燥的水相則無。將總的有機(jī)提取物以硅膠(Merck PF-254)層離,先用苯洗脫,
    11  Guatteia gaumeri中的丙烯基苯
    王永奇
    1981(4).
    [摘要](1009)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用于治療膽結(jié)石的民間藥G.gaumeri,廣泛地分布在墨西哥的東南方。最近的研究指出,該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降低人體血漿膽固醇的作用。其它方面的藥理試驗證明G.gaumeri的己烷提取物——細(xì)辛醚能引起鼠和狗的膽固醇降低。本文報道從該植物的非極性組分中分離得到細(xì)辛醛(asaralde-hyde)和三個丙烯基苯化合物(其中包括細(xì)辛醚),且都具有細(xì)辛醚的基本結(jié)構(gòu)。這四種化合物的提取、分離及結(jié)構(gòu)測定方法如下: 干燥的地上部分莖皮(1.25公斤),用己烷(1.5升)、室溫、24小時,提取四次。合并提取液,真空濃縮,得到總提取物(12.3克)。進(jìn)一步用己燒-丙酮重結(jié)晶,得到白
    12  從栽培的桑樹根皮分到的降血壓成分,新的黃酮衍生物:Kuwanon H
    伊惠賢
    1981(4).
    [摘要](1322)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本文介紹了另一個新的黃酮衍生物的分離和結(jié)構(gòu)測定。栽培的桑樹干根皮相繼用正己烷、苯和乙酸乙酯提取,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再連續(xù)用聚酰胺柱層析及聯(lián)合的高效液相色譜(wa-ters制備PAK-500/C_(18),接著用waters制備PAK-500/硅膠)分離獲得一個新的異戊烯基黃酮衍生物 Kuwanon H,收率為0.13%,它對家兔(1毫克/公斤,靜脈)顯示了明顯的降血壓活性。 Kuwanon H,無定形粉末,熔點186~190℃(分解),[α]_D~(22)-536°(C=0.116,甲醇),C_(45)H_(44)O_(11)。顯示如下的顏色反應(yīng):
    13  衡州烏藥的生物減
    王先榮
    1981(4).
    [摘要](1254)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衡州烏藥(Cocculus laurifolius D.C.)的生物堿成份已進(jìn)行了廣泛研究。通過生物學(xué)活性篩選,證實其50%乙醇提取物有降低血壓和神經(jīng)肌肉阻斷活性,故而做了進(jìn)一步的研究。作者從其葉中分得十種新的刺桐屬生物堿,還從中首次分得兩種已知堿光千金藤堿(stepharine)和烏犧堿(sebi-ferine.其中異衡州烏藥定(isococculid-ine)為主要成份,具有神經(jīng)肌肉阻斷和降低血壓活性。本品的葉粉用乙醇滲濾,滲濾波于40℃以下減壓濃縮至綠褐色粘稠物,用5%醋酸
    14  Forskolin在唇形科植物中的存在
    戴金瑞
    1981(4).
    [摘要](1252) [HTML](0) [PDF 0.00 Byte](117)
    摘要:
    Forskolin為一類具有顯著強(qiáng)心與降壓作用的二萜類化合物。已知唇形科錦紫蘇屬 (Coleus)和香茶菜屬(Plectrathus)的植物含有松香烷型二萜類成分。作者為尋找唇形科中含F(xiàn)orskolin的植物,對生長于印度及斯里蘭卡等地的錦紫蘇屬和香茶菜屬的13種植物用TLC及GLC方法(可檢出干燥植物中1×10~(-4)%的Forskolin)進(jìn)行篩選,發(fā)現(xiàn)在C.forskohlii Briq中含有Forskolin,含量約為植物全革干重的0.05%、根干重的0.1%。
    15  西班牙甘草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異黃烷酮及有關(guān)物質(zhì)
    曹麗嫻
    1981(4).
    [摘要](1521) [HTML](0) [PDF 0.00 Byte](110)
    摘要:
    用生物測定方法在體外篩選具有抗菌活性的高等植物,發(fā)現(xiàn)西班牙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var.typica)根粉的乙醇部位具有重現(xiàn)性的抗菌活性,為了分離并鑒定其活性成分,作者對其進(jìn)行了系統(tǒng)的分離。西班牙甘草的乙醇提取物用酸性氯仿提取,提取液經(jīng)濃縮后所得之濃縮物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桿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抗菌作用,此部分轉(zhuǎn)溶于90%甲醇,然后用正己烷除去無效成分,經(jīng)用硅膠柱層析,以氯仿及不同比例的甲醇、氯仿混
    16  五月茶屬植物Antidesma menasu的兩個利尿的三萜類成分
    伊惠賢
    1981(4).
    [摘要](1143) [HTML](0) [PDF 0.00 Byte](101)
    摘要:
    大戟科五月茶屬植物A.menasu Mig.exTul.的地上部分,經(jīng)干燥、粉碎,用正己烷滲漉,減壓濃縮得到白色固體的三萜類混合物。通過用10%硝酸銀溶液浸潤過的硅膠柱層析(氯仿-甲醇,99:1)洗脫和反復(fù)制備薄板層析分到兩個新的三萜類的同分異構(gòu)物(1)和(6),經(jīng)化學(xué)和光譜分析確定化合物(1)為16-α-羥基-異薔薇烯-3-酮(
    17  田七止血有效成份
    江紀(jì)武
    1981(4).
    [摘要](1398)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將各種中藥的干浸膏溶于生理鹽水給小鼠腹腔注射,10分鐘后,切斷小鼠尾靜脈,測定其出血時間,對照組同樣腹腔注射生理鹽水測定出血時間。以其差值(出血縮短時間)為指標(biāo),研究了各種生藥水浸膏的止血活性。結(jié)果測得各生藥的出血縮短時間(分鐘)約為:田七4.5;地榆4.0;旱蓮草,4.0;茜根,3.0;側(cè)柏葉3.0;蓮房,3.0;藕節(jié)3.0;其它:仙鶴草、白芨、烏賊骨代赫石、伏龍肝都在1分鐘以下。作者還分離鑒定了田七的止血活性成份為田七氨酸(dencichine,即neurotoxin),其化學(xué)名為β-N-草?;?L-α,β-二氯丙酸,
    18  從毒胡蘿卜屬Thapsia garganica中分到的一個倍半萜內(nèi)酯組胺釋放劑:thapsigargin
    伊惠賢
    1981(4).
    [摘要](1473) [HTML](0) [PDF 0.00 Byte](126)
    摘要:
    大約公元前400年,Hippokrates就記載了傘形科毒胡蘿卜屬植物T.garganica L.的根對皮膚的刺激作用,并從那時起這個植物的根就用于民間藥物了。其活性成分的藥理研究揭示了這些化合物的一些非常有趣的組胺釋放作用。本文報道了存在于該植物根中的主要皮膚刺激成分thapsigargin的結(jié)構(gòu)測定。Thapsigargin,無色,無定形粉末,C_(34) H_(50) O_(12),經(jīng)IR、MS、~1H-和~(13)C-NMR光譜分析確定其結(jié)構(gòu)為:
    19  通脫木根甙的研究——竹節(jié)皂甙的確證
    錢本余
    1981(4).
    [摘要](919) [HTML](0) [PDF 0.00 Byte](117)
    摘要:
    鑒于同科植物朝鮮人參為重要生藥,含有多種具有生理作用的皂甙。為此,本文對通脫木(Tetrapanax popyriferum K.Koch)根的藥效成份進(jìn)行了探討,確定了其中三種皂甙的結(jié)構(gòu)。取9月份采集的通脫木之根,干燥并粉成粗粉,用甲醇提取。濃縮,提取物懸浮于水中以丁醇萃取,回收丁醇,殘留物溶于少量甲醇中,傾于乙醚中沉出粗皂甙(收率3.4%),以氯仿-甲醇-水(35:65:40)為溶劑系統(tǒng),進(jìn)行上行法液滴逆流分配層離(DCCC)。另以氯仿-甲醇-水(65:35:
    20  通脫木葉的四種新的三萜化合物
    陳章義
    1981(4).
    [摘要](1220)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新鮮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um)葉的室溫醚提取液通過活性炭柱除去葉綠素,再反復(fù)在硅膠上層析,得到六個通脫木配質(zhì)(papyriogenin),其中通脫木配質(zhì)A和C為已知化合物,其余四個新的通脫木配質(zhì)分別名為通脫木配質(zhì)D、E、F和G。經(jīng)光譜和化學(xué)反應(yīng)確證它們的化學(xué)名分別為21α-羥基-3-氧代一齊墩果-11,13(18)-二烯-28-酸,3α,21α-,二羥基齊墩果-11,13(18)-二烯-28-酸,3α-羥基-21-氧代-齊墩果-12-烯-28-酸和3α,21α-二羥基齊墩果-11,13(8)-二烯-22β,28-內(nèi)酯,結(jié)構(gòu)式分別為:
    21  黃蓍中的兩種槲皮素甙
    馬伯良
    1981(4).
    [摘要](1123) [HTML](0) [PDF 0.00 Byte](110)
    摘要:
    作者從垂頭黃蓍(Astragalus flexusFisch.)的地上部分曾分得槲皮素、山奈酚、異鼠李素、黃蓍甙(astragalin)和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進(jìn)一步研究該植物的地上部分又分得兩個槲皮素甙?;衔铫?mp 189~191°,R_f 0.40(BA-W,4:1:5,系統(tǒng)1),R_f 0.60(15%醋酸,系統(tǒng)2)?;衔铫?mp229~230°,R_f0.29(系統(tǒng)1),R_f0.09(系統(tǒng)2)。兩者用5%H_2SO_4水解得相同甙元,mp310~
    22  直立老鸛草根中的多酚類化合物
    馬伯良
    1981(4).
    [摘要](1206) [HTML](0) [PDF 0.00 Byte](119)
    摘要:
    作者用硅膠層析法研究了直立老鸛草(Geranium rectum Trautv.)根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分得5個兒茶精和2個白花色素。兒茶精Ⅰ:熔點234~235°,λmax(乙醇)277nm,[α]D~(20)—175°(C 0.35;乙醇),用丹寧酶發(fā)酵水解則形成沒食子酸和(-)-表兒茶精,按Курсанов等的酚羥基含量測定法測得普通羥基19.17%,與從鞣寥(Polygonum coriarium Grig.)中分得的(-)-表兒茶精沒食子酸酯的混合熔點不下降。
    23  人參中的一種新的聚乙炔環(huán)氧化合物
    王永奇
    1981(4).
    [摘要](933)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本文報道了朝鮮人參(Panax ginsengC.A Meyer)根干燥粉末(3公斤),用50%乙醇提取,提取液真空濃縮,然后用汽油提取(重要組分進(jìn)入汽油中),再用汽油-丙酮-乙醚(40:1:1)進(jìn)行硅膠(300克,Suchardt 100/200目篩)柱層析,得到1(0.92克)和2(1.32克)。2(1.32克)真空(120℃/0.05mmHg)蒸餾物用薄層層析和氣-液層析處理得到200毫克不穩(wěn)定的均勻的淡黃色油。 Bohlmann等已報道過,1為 falcari-nol:正-3-羥基,十七碳-1,9-二烯-4,6-二炔。結(jié)構(gòu)式為:n-C_7H_(15)-CH=CH—
    24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芍藥中的芍藥甙及安息香酸
    李海生
    1981(4).
    [摘要](1010) [HTML](0) [PDF 0.00 Byte](127)
    摘要:
    芍藥中含有芍藥甙、白芍素、氧化芍藥甙、苯甲酸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等成分。這些成分中芍藥甙的活性顯著,因此在芍藥質(zhì)量評價方面,芍藥甙的測定方法具有很大的意義, 清水岑夫等采用日立635型色譜儀。柱:日立膠3010,2.1毫米×50厘米,檢測波長225nm,流速1毫升/分,流動相:50%甲醇水溶液,溫度20°;分離了芍藥提取液
    25  牡丹皮制劑中芍藥甙的定量
    賀良華
    1981(4).
    [摘要](823)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作者通過HPLC法,能從具有復(fù)雜組成的方劑中精確地測定芍藥甙的含量。樣品液的制備:將含有牡丹皮的制劑在乳缽中研成均勻的粉末,置硅膠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精密稱取約100毫克置10毫升具塞離心管中,加水5毫升,振搖20分鐘后離心分離,取上清液作為樣品液。 HPLC條件:裝置,島津LC-2型;柱:Zorbax CN(4.6毫米×25厘米):檢測器:SPD-1多波長檢測器(232毫微米);移動相:o,1M高氯酸(pH3.5)-乙腈(9:1,v/v);流速:1毫升/分;柱溫:室溫。定量方法:精密稱取芍藥甙標(biāo)準(zhǔn)品約2
    26  日本獐牙菜中當(dāng)藥苦甙的定量
    王國棟
    1981(4).
    [摘要](1127) [HTML](0) [PDF 0.00 Byte](116)
    摘要:
    日本獐牙菜(Swertia japonica Ma-kino)中具有代表性的苦味成分之一是獐牙菜苦甙(I,swertiamarin),刈米等對其結(jié)構(gòu)進(jìn)行了研究,確定是裂環(huán)烯醚萜甙類(seco-iridoid glycosides)。但其定量方法報道不多。作者擬定了以獐牙菜的水提取液,不需預(yù)處理及不加內(nèi)標(biāo)物,即可用HPLC法對其中微量的Ⅰ進(jìn)行分離、定量。本法誤差大約在1%以下,回收率幾乎達(dá)到100%。標(biāo)準(zhǔn)品:Ⅰ的標(biāo)準(zhǔn)品系按照井上等的方法從日本獐牙菜中分離、精制,熔點118℃(板狀結(jié)晶)。樣品液的制備:取樣品在玻璃乳缽中研
    27  應(yīng)用薄層與高壓液相聯(lián)合層析法進(jìn)行姜根莖主要成分的分離和定量測定
    梁克軍
    1981(4).
    [摘要](1019) [HTML](0) [PDF 0.00 Byte](120)
    摘要:
    為了定量測定姜(Zingiber officinale)根莖的辛辣成分,使用薄層和高壓液相聯(lián)合層析是適宜的。姜提取物在硅膠板上予先提濃,同時分離出姜辣素化合物組和生姜醇化合物組的主成分。在反相柱(μBondapakC_(18))上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溶液洗脫,持續(xù)地分離出(在波長282毫微米下紫外檢測,洗脫梯度:70%甲醇8分鐘,7O~100%甲醇10分鐘,100%甲醇5分鐘,流速1.2毫升/分鐘)相應(yīng)的洗脫液組分。用此法分離6-,8-,和10-辛辣素及6-、8-、和10-生姜醇獲得成功。通過半制備的高壓液相層析和質(zhì)譜以及氣-質(zhì)聯(lián)用
    28  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和定量測定人參、花旗參以及人參制劑中的人參皂甙
    陳漢平
    1981(4).
    [摘要](1215) [HTML](0) [PDF 0.00 Byte](113)
    摘要:
    應(yīng)用高效液相色譜法,μBondapak C_(18)柱(內(nèi)徑3.9毫米,高30厘米)反相系統(tǒng)分析,注入樣品量10~20微升,流動相:乙腈-水(30:70),流量:2毫升/分,檢測波長:203nm,流出液可用LC-55或LC-75分光光度計在203nm處直接測定其透光率,測定極限為300微克。室溫下30分鐘內(nèi)可分離并檢出人參皂甙Rb_1、Rb_2、Rc、Rd、Rf和Rg_2,而Re和Rg_1不能分開。用相同的柱,改用乙腈-水(18:82)為流動相,流量4毫升/分,能很好地分離Re和Rg_1。因梯度洗脫測出的各峰保留時間重現(xiàn)性差,而且基線漂移,故不采用梯度洗脫法。各種人參皂甙的定量測定是用外標(biāo)準(zhǔn)方
    29  長春花中長春堿的層析測定
    尉阿敖
    1981(4).
    [摘要](1180)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薄層層析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及容量法均可用于長春堿(VLB)的含量測定,但上述方法均不能完全達(dá)到快速、靈敏、專一性強(qiáng)的要求。本文報導(dǎo)一種長春堿的含量測定方法,系先用pH梯度分離技術(shù)分離粗提物中的生物堿,繼用制備薄層層析、高壓液相分離測定長春堿的含量。提取分離:準(zhǔn)確稱取植物干葉1克,與1克純砂混合,用25毫升95%甲醇在室溫下提取30分鐘,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過
    30  應(yīng)用薄層層析法快速鑒定天然麻醉藥
    邱在峰
    1981(4).
    [摘要](1161) [HTML](0) [PDF 0.00 Byte](112)
    摘要:
    應(yīng)用薄層層析法能快速檢出目前常見的一些麻醉藥加大麻、阿片、海洛英制品、浸入麻菇中的麥角二乙酰胺(lysergid)和墨西哥麻醉麻菇中的裸蓋菇磷酯堿(psilocy-bin)和裸蓋菇堿(psilocine)。大麻涂層材料;a)硅膠GF_184(Merek);b)經(jīng)二甲基甲酞胺浸過之硅膠
    31  用薄層層析光密度法定量測定甘草根及甘草浸膏中的甘草酸
    盛坤賢
    1981(4).
    [摘要](987)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本文介紹了用薄層層析掃描直接測定各種不同甘草根及其浸膏中的甘草酸,其結(jié)果與氣液層析法作了比較。實驗植物原料中國甘草根(Seihoku,Seisei,Tohoku№.1,Tohoku №.2),阿富汗甘草根,俄羅斯甘草根,中國甘草浸膏(Tohoku,Tendan), 試劑甘草酸(市售)甘草酸(沒有足夠純粹的商業(yè)上易購得的原料用作標(biāo)準(zhǔn),C_(42)H_(62)O_(16)理論值:C,61.30%;H,7.59%,實驗值:C,61.22%,H 7.61%,216~220。C分解)
    32  籃雪醌的合成
    蔡親福
    1981(4).
    [摘要](1316)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某些天然的和合成的1.4-基醌衍生物具有廣譜的細(xì)胞毒特性。藍(lán)雪釀(5-羥基-2-甲基-1,4-萘醌)是藥用植物毛氈苔的主要成分。文獻(xiàn)記載了許多關(guān)于藍(lán)雪醌的合成方法,本文描述了較優(yōu)的合成法,即胡桃醌的甲基化。胡桃醌的合成有三種方法:
    33  菖蒲成分dl-Shyobunone的合成
    管秀鸞
    1981(4).
    [摘要](1109)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從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根莖中分離到的白菖酮(Shyobunone,I),為具有類似欖香烯結(jié)構(gòu)的倍半萜酮。本文作者以胡椒酮(Ⅱ)為原料與二乙烯基鋰銅酸鹽反應(yīng)生成(Ⅲ),用乙二醇生成縮酮(Ⅳ)后,在2位上引進(jìn)溴,得(Ⅴ),再與二異丙烯基鋰銅試劑作用生成(Ⅵ),再經(jīng)對甲苯磺酸(PTS)試劑處理得到(Ⅰ),各中間體都有光學(xué)活性為(±)型。(Ⅰ)經(jīng)IR、PMR測定與天然品的光譜資料相一致,其結(jié)構(gòu)為dl-2β-異丙烯基-6β-異丙基-3β-甲基-3α-乙烯基環(huán)已酮。實驗:鎂屑(3.65克)和溴代乙烯的四
    34  矢車菊屬植物中氯化倍半萜內(nèi)酯的細(xì)胞抑制作用
    張樹花
    1981(4).
    [摘要](1214)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本文作者研究了從菊科植物線葉矢車菊(Centaurea hyssopifolia Vahl)和狹葉矢車菊(C.linifolia Vahl)分到的五種新氯化倍半萜內(nèi)酯和四種有關(guān)的化合物的細(xì)胞活性。各成份細(xì)胞活性按照Geran等方法對HeLa229細(xì)胞單層培養(yǎng)的生長抑制作用進(jìn)行測定,以6-巰基嘌吟作為陽性對照。測定結(jié)果表明:在五種氯化倍半萜內(nèi)酯中有四種,即氯線葉矢車菊內(nèi)酯A,B,C,D(chlo-rohyssopifolin A,B,C,D)及另外兩種化合物菜薊苦內(nèi)酯(cynaropicrin)和去酰菜薊苦內(nèi)酯(deacylcynaropicrin)顯示對HeLa細(xì)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5微克/毫
    35  蘘荷水浸膏的藥理作用
    陳泉生
    1981(4).
    [摘要](1107)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蘘荷(Zingiber mioga)產(chǎn)于中國湖北、江西、湖南等省。據(jù)《本草綱目》及《和漢藥》等書刊中記載,具有活血通經(jīng),消腫解毒等功效。作者為闡明其藥理作用,以其水浸膏進(jìn)行一般藥理研究。實驗材料取蘘荷的花序制成干品,加5~7倍量水,在60℃下溫浸3小時,連續(xù)浸取3次,過濾后,將濾液在60℃下減壓濃縮成水浸膏(以下簡稱ZM),收得率為32%。藥理試驗 ZM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對
    36  蘘荷水浸膏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陳泉生
    1981(4).
    [摘要](982) [HTML](0) [PDF 0.00 Byte](109)
    摘要:
    本文報道蘘荷(Zingiber mioga)水浸膏(簡稱ZM)對貓腦電圖的影響。ZM對高頻電刺激中腦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所致覺醒反應(yīng)的腦電變化無明顯影響。急性腦電圖試驗顯示:貓靜脈注射ZM3~5毫克/公斤,能抑制因低頻刺激視丘內(nèi)側(cè)中心核所致的募集反應(yīng);還能抑制刺激視丘后外側(cè)腹側(cè)核所致的增強(qiáng)反應(yīng)。此外,ZM1~3毫克/公斤靜脈注射于貓,能降低由閃光誘發(fā)反應(yīng)所致的節(jié)律同化,而劑量5毫克/公斤時,則能加強(qiáng)節(jié)律同化反應(yīng)。在非麻醉貓的慢性實驗中,系將電極預(yù)先埋入腦內(nèi)各部位,而后進(jìn)行腦電波測
    37  辣木種子的抗菌特性
    王鳳仙
    1981(4).
    [摘要](1286) [HTML](0) [PDF 0.00 Byte](122)
    摘要:
    辣木屬植物種子粉末在蘇丹習(xí)慣上用作凈化水的天然凝結(jié)劑。在一些實驗中已觀察到其抗菌活性。新鮮磨碎的辣木(Moringadelifera種子的水提液對幾種細(xì)菌和真菌有抗菌作用。薄層色譜條狀試驗表明,種子僅含一種抗菌物質(zhì),含量達(dá)5~10%。以抗菌活性為指標(biāo)分離這種物質(zhì),并用柱層析提純。最后洗脫液的高壓波相層析得到有明確熔點(74℃)的白色結(jié)晶。水解產(chǎn)物的UV、IR、H-NMR、~(13)C-NMR和MS及GLC結(jié)果證明,從辣木種子和外國辣木種子所分離的物
    38  一些揮發(fā)油的抗菌活性
    王仲山
    1981(4).
    [摘要](1189) [HTML](0) [PDF 0.00 Byte](113)
    摘要:
    本文研究了計二種植物揮發(fā)油的抑制細(xì)菌與霉菌的活性,并比較了不同菌種用瓊脂擴(kuò)散法和系列稀釋法所得的結(jié)果。這廿二種揮發(fā)油是:1.傘形科茴芹屬植物茴香油,2.菊科春黃菊植物春黃菊油,3.傘形科茴芹屬植物(艸貢)蒿油,4.松科雪松屬植物雪松油,5.藜科鹼蓬屬植物油,6.禾本科香茅屬植物香茅油,7.樟科樟屬植物肉桂油,8.石竹科麝香石竹丁子香油,9.傘形科胡荽屬植物芫荽油,10.傘形科孜然芹屬植物枯茗油,11.傘形科植物蒔蘿蒔蘿油,12.桃金娘科按屬植物桉樹油,13.傘形科茴香屬植物茴香
    39  茵陳蒿成分的鎮(zhèn)痛和消炎作用
    江紀(jì)武
    1981(4).
    [摘要](1224)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作者用醋酸扭體法、熱板法等研究了茵陳蒿成份蒿屬香豆精(scoparone)及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的鎮(zhèn)痛作用,并以血管滲透性抑制及角叉菜膠浮腫抑制為指標(biāo),研究了上述兩成份的消炎作用。蒿屬香豆精在醋酸扭體法及熱板法中均有鎮(zhèn)痛作用;而茵陳色原酮只在醋酸扭體法中顯示弱的鎮(zhèn)痛作用。關(guān)于消炎作用,蒿屬香豆精在角叉菜膠浮腫法中顯示消炎作用,并且其作用主要在早期,但茵陳色原酮無消炎作用。因此認(rèn)為蒿屬香豆精是茵陳蒿中消炎鎮(zhèn)痛的主要有效成份。作者還研究了蒿屬香豆精的血中濃度,
    40  山金車黃酮對大鼠膽汁形成的作用
    張寅恭
    1981(4).
    [摘要](1011)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本文報道從山金率(Arnica montanaL.)花序分離的總黃酮對大鼠膽汁形成的作用。試驗用65只成年雌性大鼠,按常法進(jìn)行,計算各組膽汁分泌強(qiáng)度(膽汁分泌速度、每小時和4小時膽汁分泌總量)和膽汁的化學(xué)成分(膽紅素、膽固醇和膽汁酸含量)。第一組為對照組,其余各組分別給予山金車黃酮制劑2、5、10和25毫克/100克,一次或多次(連續(xù)5天和10天)灌胃。同時測定山金車黃酮的毒性。結(jié)果表明,山金車黃酮幾乎沒有毒性。大鼠口服1克/公斤,無任何中毒癥狀。山金
    41  杯菊中精油的驅(qū)腸蟲活性
    聶金榮
    1981(4).
    [摘要](1125)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從懷菊(Cyathocline lyrata Cass)的地上部分提取的精油(得率為0.3%)可治療多種疾病。本文報導(dǎo)該植物精油的驅(qū)腸蟲活性??跪球?Earthworm,pheritima Pos-thuma)和豬肉絳蟲(Taenia solium)作用:用吐溫20(1%)將精油配制成0.5、1和2%的乳劑,另用蒸餾水將磷酸哌嗪配成0.5,1和2%溶液作對照。各取2毫升以生理鹽水稀釋至10毫升,倒入陪替氏培養(yǎng)皿,再分別放入大小相似的供試兩性腸蟲,按Gaind等報道過的方法測定其驅(qū)腸蟲活性,驅(qū)鉤蟲(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和哥倫比亞結(jié)節(jié)線蟲(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作用:實驗步驟除用林格氏液代
    42  使用Coulter計數(shù)器研究蟲草素對培養(yǎng)的HeLa細(xì)胞的作用
    王鳳仙
    1981(4).
    [摘要](1189)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蟲草素是從北蟲草和小巢曲霉分離出的一種核甙抗菌素。據(jù)報道這是一種細(xì)胞毒物質(zhì)。其中糖部分為戊糖,即蟲草糖。本文作者應(yīng)用Coulter計數(shù)器技術(shù)研究蟲草素對懸浮培養(yǎng)的Hela細(xì)胞生長的作用。在獲得的資料中,對于動力學(xué)的解釋表明,Coulter計數(shù)器對研究藥物的抗菌作用是很有用的。在含10%小牛血清的Eagle氏培養(yǎng)基中,Hela細(xì)胞長成單層。細(xì)胞以胰蛋白酶消化并轉(zhuǎn)移到含有0.1%羥甲基纖維素的Spinner培養(yǎng)基,在20毫升培養(yǎng)基中重復(fù)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為38℃。用Coulter計數(shù)器計算開始時所用的接種物為2.0×10~4~5.0-×10~4細(xì)胞/毫升,在這些條件下細(xì)胞生長
    43  高麗人參的藥理和臨床研究
    盧長慶
    1981(4).
    [摘要](891)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對人體的作用近年來,久保道德氏對高麗人參近行了出色的研究,并概述高麗人參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可分六個方面:其一是物質(zhì)代謝系統(tǒng),即人類攝取食物獲得蛋白質(zhì)及能源,而食物經(jīng)消化吸收,從門靜脈近入肝臟,按照需要分配給身體各器官;其二是統(tǒng)管血液運輸、凝血和纖維蛋白溶解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保持血液成分恒定的肺、肝、腎、牌系統(tǒng);其三是對人體起防御功能的免疫系統(tǒng);其四是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其五是調(diào)節(jié)上述四個系統(tǒng)及對生殖起重要作用的激素系統(tǒng),再者是對于寄生于人體腸內(nèi)細(xì)菌,有制造維生素、蛋白白質(zhì)的有益細(xì)菌,有能產(chǎn)生吲哚的有害細(xì)
    44  人參對大鼠自發(fā)性高血壓和原發(fā)性高血壓的作用
    Sohn ES 張小青
    1981(4).
    [摘要](999)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一九八○年九月八日至十日在朝鮮舉行了第三次國際人參學(xué)術(shù)討論會。日本、朝鮮、美國、加拿大、英國、西德、瑞士、巴哈馬和香港等九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4位科學(xué)工作者在會上報告了35篇論文,內(nèi)容包括人參栽培條件、品種選育、化學(xué)成份的分離、提取、鑒別、人參制劑的質(zhì)量控制、藥理作用和臨床應(yīng)用等幾面。這些論文對于進(jìn)一步研究人參有一定參考價值?,F(xiàn)選譯朝鮮人參研究所編輯的部分論文摘要,供參考。
    45  朝鮮人參皂甙對長期食用膽固醇家兔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預(yù)防作用
    Chung NI 張小青
    1981(4).
    [摘要](1201) [HTML](0) [PDF 0.00 Byte](118)
    摘要:
    長期食用膽固醇家兔的主動脈、冠狀動脈和腎動脈的顯微鏡檢查表明,給以膽固醇食物飼養(yǎng)四周的家兔服用人參皂甙,未見到主動脈粥樣硬化。而在用膽固醇食物培養(yǎng)兩周服用人參皂甙的一組家兔見到上行主動脈出現(xiàn)輕度動脈粥樣硬化。提示人參皂甙可以預(yù)防長期食用膽固醇的家兔的主動脈組織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對照組和試驗組的血清分析表明,服用人參皂甙組動物能降低膽固醇水平和膽固醇/磷酯比率,提示人參皂甙可以促進(jìn)磷酯的生物合成。用膽固醇和人參皂甙的試驗組和用膽固醇而不用人參皂甙的對照組,預(yù)先服用4周~(14)C-膽固醇,在時間為2
    46  人參成分對糖尿病的作用
    Okuda H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49) [HTML](0) [PDF 0.00 Byte](118)
    摘要:
    用胰島素治療的21名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2.7克紅參粉,三個月,發(fā)現(xiàn)紅參粉對其中12名患者有效,對9名患者無效?;谶@個臨床結(jié)果,為了闡明與改善糖尿病病理學(xué)狀況有關(guān)的因素進(jìn)行了一些實驗。在過去的討論會中,作者報告了紅參粉中含有一種抗脂肪分解的肽或一種胰島素樣的肽。在人參的胰島素樣肽的提純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具有抗脂肪分解活性的另一部分。這個抗脂肪分解部分是通過Bio膠P-2柱和Dowex 50w×4柱層析凝膠過濾提純的。最后純化物的特性
    47  人參成分對內(nèi)分泌和新陳代謝的作用
    Yamamoto M 張小青
    1981(4).
    [摘要](1618)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在第一次國際討論會上,Yamamoto等人報告了人參成分或人參甙對核酸、蛋白質(zhì)、類脂物合成的促進(jìn)作用和對環(huán)核苷酸的協(xié)同作用等各種代謝作用。人參成分降低食用高膽固醇大鼠和荷瘤大鼠的血漿膽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酸脂水平,促進(jìn)肝的膽固醇生成和脂質(zhì)生成、[~(14)C]-膽固醇和它的代謝物的排泄,并加速血漿膽固醇的轉(zhuǎn)移。Yamamoto等人報道,人參甙減少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引起的酯質(zhì)分解和增加脂肪細(xì)胞中的脂肪生成;增加血漿HDL-膽固醇并檢出動脈粥樣硬化。
    48  人參皂甙對腎上腺功能的急性和慢性作用
    Bombardelli E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96)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用人參提取物所得到的大多數(shù)生物研究數(shù)據(jù)是難重復(fù)的。主要由于各種人參甙的不規(guī)律的比例和總皂甙含量的不同。為進(jìn)行藥理試驗,從朝鮮市場上選擇人參根,其成分經(jīng)三甲硅烷化(trimethylsilitation)后,用氣液層析測定最主要的皂甙。這個辦法可以得到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提取物。小鼠和大鼠經(jīng)反復(fù)處理以后,以急性的應(yīng)激試驗和行為的生化和形態(tài)組織化學(xué)改變的分析,從生理學(xué)和生物化學(xué)作用兩方面探討人參的藥理特性。作者用急性試驗(小鼠的游泳試驗、大鼠的冷曝光試驗)驗證了眾所周知的人參適應(yīng)原樣作用。但在腎上腺切除的動物身上,
    49  人參皂甙對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和皮質(zhì)酮分泌的作用
    Hiai S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09) [HTML](0) [PDF 0.00 Byte](123)
    摘要:
    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和競爭性蛋白結(jié)合法測定從人參根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和分離的人參甙制劑對大鼠血漿促腎上腺皮質(zhì)素(AC-TH)和皮質(zhì)酮(corticosterone)濃度的影響。當(dāng)大鼠腹腔注射人參皂甙混合物時,在給藥后30、60、90分鐘,血漿ACTH和皮質(zhì)酮顯著增加。血漿ACTH增加的動力
    50  人參提取物恢復(fù)放射性的損害
    Yonezawa M 張小青
    1981(4).
    [摘要](990)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沒有任何物質(zhì)對人經(jīng)放射治療后的放射性損害具有實用的效果。對全身X線照射(720R)的小鼠,應(yīng)用Oura等的方法所制備的部分提純的人參提取物證實一次照射后注射該提取物的恢復(fù)作用。隨著提取物的注射劑量的增加,30天的存活率也隨之增加。即使每只動物的劑量僅為1.8毫克時,注射生理鹽水的對照組和注射提取物組存活率的差異是顯著的(P<0.001)。人參提取物似乎可預(yù)防放射引起的骨髓死亡,因為提取物在受到照射后的10~20天起保護(hù)作用,亦即在骨髓死亡期內(nèi)起作用。測定受照射小鼠(550R)的血象和脾重,
    51  長期口服高麗紅參對接觸各種化學(xué)致癌物的小鼠和大鼠的抗癌作用
    Yun TK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27) [HTML](0) [PDF 0.00 Byte](107)
    摘要:
    為了評價高麗參對因已知化學(xué)致癌物所致癌的抑制或預(yù)防作用,設(shè)計了本實驗。研究用的是朝鮮專利局生產(chǎn)的紅參提取物。小鼠和大鼠口服給藥26~28周并單獨或和人參一起注射9,10-二甲基-1,2-苯并蒽(DM-BA)、烏拉坦、N-2-芴基乙酰胺(AAF)、N-甲基-N-亞硝基-N’-硝胍(MNNG)、黃曲霉毒素和煙草凝集物等致癌物質(zhì)。在DMBA、烏拉坦、AAF、黃曲霉毒素和煙草凝集物的試驗中,在出生后24小時之內(nèi)的新生ICR鼠的肩胛下部位注射這些致癌物質(zhì)。在MNNG試驗中給幼小的Wistar大鼠皮下注射致癌物。每組的實驗動物分別在不同時
    52  在乙醇引起的血尿酸過高癥中人參皂甙對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效應(yīng)
    Huh K 張小青
    1981(4).
    [摘要](1344) [HTML](0) [PDF 0.00 Byte](143)
    摘要:
    現(xiàn)在已經(jīng)廣泛地認(rèn)為人參活性成分如許多化學(xué)和藥理學(xué)研究所揭示,是屬于皂甙類化合物。在作者的試驗中觀察到人參皂甙能增加乙醇處理過的小鼠和大鼠肝的乙醇和乙醛氧化酶的活性,也觀察了人參對酒精引起的血尿酸過高癥的影響。用人參治療酒精中毒的方法研究了血中尿酸水平的變化和肝的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曾發(fā)現(xiàn)人參皂甙一次劑量4毫克/公斤腹腔給藥時,明顯地抑制肝的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并降低因乙醇引起的血尿酸過多癥的血中尿酸的水平。
    53  人參對主訴不適的改善作用的雙盲研究
    Kuwashima K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65) [HTML](0) [PDF 0.00 Byte](113)
    摘要:
    用雙盲交叉方法的臨床研究表明紅參在主訴癥狀的改進(jìn)上的作用。用谷物淀粉作無效的安慰劑,將紅參粉和谷物淀粉放在同樣型號的膠囊申(每個300毫克)。給30個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肝炎、膠原性疾病患者每天服用9個膠囊。與谷物淀粉作用相比較紅參粉明顯地改善各種主訴癥
    54  急性大劑量人參給藥對循環(huán)功能的作用
    Kaneko H 張小青
    1981(4).
    [摘要](1131) [HTML](0) [PDF 0.00 Byte](115)
    摘要:
    用計數(shù)體積描記方法研究紅參對心臟循環(huán)功能的作用。以谷物淀粉作對照。紅參粉和谷物淀粉被裝入同型的膠囊中(每個300毫克)。正常的受試者口服10個膠囊,檢查心臟循環(huán)功能。實驗表明,服用紅參使心臟輸出增加,心臟肌肉收縮提高,外周血管舒張,后負(fù)荷(Afterload)減少。谷物淀粉對心臟循環(huán)功能則沒有任何作用。這些結(jié)果提示,紅參刺激外周血液循環(huán)并改善由心臟
    55  應(yīng)用高效液相色譜從人參皂甙中分離人參甙-Rb_1,-Rb_2,-Rc,-Rd,-Re,-Rg_1
    Oura H 張小青
    1981(4).
    [摘要](1063) [HTML](0) [PDF 0.00 Byte](119)
    摘要: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從粗皂甙中分離了人參皂甙的主要成分人參皂甙-Rb_1,-Rb_2,-Rc,-Rd,-Re,-Rg_1。首先以硅膠進(jìn)行 HPLC制備分離,然后用碳水化物為填料的分析柱進(jìn)行HPLC半制備層析,這個方法使人參皂甙分離時間縮短。此外還用碳水化物分析柱進(jìn)行人參皂甙的分析,對人參皂甙的
    56  加拿大西洋參栽培概況
    Proctor J T A 張小青
    1981(4).
    [摘要](1303) [HTML](0) [PDF 0.00 Byte](121)
    摘要:
    從1796年開始,加拿大就從南部蔭冷的硬木森林里收獲和出口加拿大人參。由于人參的昂貴和林地資源的減少,1896年決定在木板條屏蔽下栽培人參,當(dāng)前由于經(jīng)濟(jì)原因迫使改變生產(chǎn)技術(shù)以便減少昂貴勞動力的需要。傳統(tǒng)的木板屏蔽有70%的表面積是木板,允許透光的面積僅約18%。實驗用黑色的聚丙烯編制的遮光物的面積估計是72%,透光面積約有28%。在這兩個遮光物結(jié)構(gòu)下,空氣和葉片溫度的差別是可以測量的。但在這兩種結(jié)構(gòu)下能否引起植物生長的差異
    57  季節(jié)變化對栽培人參根中皂甙和蔗糖含量的影響
    Kim S K 張小青
    1981(4).
    [摘要](884) [HTML](0) [PDF 0.00 Byte](109)
    摘要:
    冬天(11月~來年4月初)收獲的新鮮人參根甲醇提取物的收率大約是夏天(6~9月)收獲時的三倍。用C~(13)-核磁共振光譜定量測定蔗糖提取物表明;提取物收率的明顯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冬天根部蔗糖的明顯形成。在甲醇提取物中蔗糖的含量11月為76.4%,1月為75.6%,5月為20%,6月為30.4%。另方面,具有生理活性的達(dá)瑪脂烷皂甙(人參皂甙)的定量分析表明,在夏天所有的皂甙含量均明顯地增加,而且人參根部的

    當(dāng)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