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檀香科槲寄生屬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干燥地上部分的化學成分進行系統(tǒng)研究。方法 采用連續(xù)加熱回流提取法以及大孔樹脂柱吸附法進行有效組分富集;綜合運用硅膠、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色譜方法,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離純化;通過UV、IR、1D-NMR、2D-NMR、MS等波譜學手段,對所分得的單體化合物進行結(jié)構(gòu)鑒定。利用脂多糖誘導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建立的炎癥模型,測定分離得到的單體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結(jié)果 從槲寄生95%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并鑒定了37個化合物,分別鑒定為10-(7-((1R)-1,3-dimethylbicyclo[3.1.1]hept-3-en-1-yl) propylidene)propane-11,15-diol(1)、大瑤靈芝內(nèi)酯A(2)、脫落酸(3)、樺木酸甲酯(4)、齊墩果酸(5)、白樺脂酸(6)、3,28-二羥基羽扇豆醇(7)、(−)-黑麥草內(nèi)酯(8)、betulinic 3β-hydroxy-11α,12α- epoxyoleanan-28,13β-olide(9)、松柏苷(10)、松脂酚(11)、濱蒿內(nèi)酯(12)、紫丁香苷(13)、threo-syringylglycerol-8-O-4'-(sinapyl alcohol) ether(14)、香茶菜苷II(15)、阿魏酸(16)、落葉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7)、(−)-里奧樹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8)、(+)-南燭木樹脂酚(19)、咖啡酸(20)、(−)-5'-甲氧基松脂素(21)、(−)-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2)、苦玄參苷C(23)、(−)-丁香樹脂酚(24)、柚皮素(25)、槲皮素(26)、7,3',4'-三甲基槲皮素(27)、高圣草素(28)、2-hydroxy-4-O-α-L-(3,5,7-trihydroxy-4-oxo-4H-chromen-2-yl) phenylarabinofuranoside(29)、香草酸(30)、羥基酪醇(31)、鄰苯二甲酸二丁酯(32)、salicyl alcohol-1-O-β-D (3'-benozyl) glucopyranoside(33)、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34)、succinic acid monobutyl ester(35)、1-ethyl nonanedioate(36)、1-azeloyl-rac-glycer(37)。結(jié)論 化合物1為新化合物,命名為α-反式檸檬烯二醇;化合物4、9、10、14、15、17、22、23、31、32、34~37為首次從檀香科中分離得到,化合物12、33為首次從槲寄生屬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11、21、24為首次從槲寄生中分離得到。體外活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化合物1、26、27、30抗炎活性最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