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16年第39卷第3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兒童疾病負擔及藥物研發(fā)需求淺析
    楊娜 胡思源
    2016, 39(3):329-33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1
    [摘要](874) [HTML](0) [PDF 976.92 K](3130)
    摘要:
    為改善兒童用藥現(xiàn)狀,提高兒童用藥水平,保障兒童健康,國家陸續(xù)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兒童藥物研發(fā)的利好政策。隨著政策的推行,兒科藥物的臨床研究勢必會越來越多。從事藥物研發(fā)相關人員應該根據(jù)患兒疾病譜、死亡率及死因順位、疾病負擔等臨床需求的迫切程度以及兒童用新藥的研發(fā)需求,選擇優(yōu)先關注的領域,開發(f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與臨床實際需求嚴密結合的兒童用新藥。著重介紹了近年來兒童疾病的相關情況以及兒童用藥研發(fā)方向,旨在為兒童藥物臨床研發(fā)立項的前期評估提供一定參考。
    2  臨床研究藥物中心化管理現(xiàn)場評估標準
    李樹婷 楊麗 張黎 房虹 程金蓮 趙俠 閻昭 嚴海泓 陳勇川 韓志春 孫彬賢 王菁菁 趙丹 曹彩
    2016, 39(3):335-3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2
    [摘要](1690) [HTML](0) [PDF 1.26 M](3459)
    摘要:
    從起草背景、制定依據(jù)、檢查內(nèi)容、評估標準、適用范圍、評分等級、結果評定等方面闡述《臨床研究藥物中心化管理現(xiàn)場評估標準》,以期能夠切實促進臨床研究藥物標準化管理,提高藥物中心化管理水平。
    3  FDA直面消費者的處方藥平面廣告和推廣說明書公開風險信息指南的介紹
    蕭惠來
    2016, 39(3):345-3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3
    [摘要](918) [HTML](0) [PDF 946.88 K](2649)
    摘要:
    FDA于2015年8月公布了"簡短摘要和充分的使用說明:在直面消費者的處方藥平面廣告和推廣說明書中公開風險信息"指南草案,主要推薦公開風險信息的"消費者簡短摘要"的替代方法,包括對其內(nèi)容和格式的要求。主要介紹這種替代方法的內(nèi)容與要求,希望對我國在美國面向消費者的處方藥廣告的研究方面有幫助并對我國面向醫(yī)療專業(yè)人員的處方藥廣告風險信息的規(guī)范化要求有所啟發(fā)。
    4  對乙酰氨基酚對大鼠原代肝細胞及BRL-3A細胞的毒性作用比較
    李曼 吳純啟 許赫雷 謝麗華 韓剛 王全軍 王茜莎
    2016, 39(3):349-3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4
    [摘要](1477) [HTML](0) [PDF 2.32 M](2839)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原代肝細胞提取鑒定體系,比較對乙酰氨基酚(APAP)對大鼠原代肝細胞和永生化細胞BRL-3A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膠原酶原位兩步灌流法提取大鼠原代肝細胞,通過過碘酸雪夫染色(PAS)和肝細胞雙核結構進行鑒定;CCK 8法測定APAP對大鼠原代肝細胞及BRL-3A細胞毒性作用的IC50;光學顯微鏡透射電鏡觀察APAP對2種細胞的損傷情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細胞上清AST、ALT、LDH、ALP、ALB、BUN、TP、GLU 8項生化指標的變化。結果 PAS糖原染色鑒定獲取的大鼠原代肝細胞,雙核結構,細胞存活率浮動在80%~95%;最佳接種密度為60000/cm2,在第3~5天為對數(shù)生長期;APAP作用于大鼠原代肝細胞24 h的IC50為18.03 mmol/L,95%置信區(qū)間為(17.28~18.81)mmol/L,作用于BRL-3A的IC50為20.05 mmol/L,95%置信區(qū)間為(18.99~21.17)mmol/L;透射電鏡結果顯示,在30 mmol/L APAP作用下,2種細胞細胞器腫脹,核膜破裂,細胞膜邊界模糊不清;與對照組比較,大鼠原代肝細胞分泌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尿素氮(BUN)、葡萄糖(GLU)、堿性磷酸酶(ALP)、乳酸脫氫酶(LDH)隨著APAP濃度增加產(chǎn)生顯著變化,而BRL-3A細胞幾乎所有的酶學指標變化均差異不顯著。結論 與永生化細胞BRL-3A比較,大鼠原代肝細胞更能體現(xiàn)藥物的肝臟毒性作用,但其體外培養(yǎng)存活時間較短;BRL-3A細胞缺少肝臟重要酶類,增加細胞內(nèi)肝臟酶類是提升其作為肝臟毒性篩選模型的更好手段之一。
    5  毛蚶提取物的遺傳毒性試驗研究
    高梅 曹沖 湯連升 馬會 張森 朱春花
    2016, 39(3):357-36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5
    [摘要](1711) [HTML](0) [PDF 969.96 K](2349)
    摘要:
    目的 評價毛蚶提取物的遺傳毒性,為評價其安全性提供毒理學依據(jù)。方法 選用體外細菌回復突變(Ames)試驗、中國倉鼠肺細胞(CHL)體外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進行毛蚶提取物的遺傳毒性研究。Ames試驗設5000.0、2500.0、1250.0、625.0、312.5 μg/皿5個劑量;體外CHL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設立5.00、2.50、1.25 mg/mL 3個劑量,毛蚶提取物與CHL細胞分別接觸6、24 h;小鼠骨髓微核試驗,設立5000、2500、1250 mg/kg 3個劑量,給藥1次。結果 Ames試驗,毛蚶提取物在加與不加S9時各劑量組回變菌落數(shù)均未超過自發(fā)回變菌落數(shù)的2倍,亦無劑量相關性,結果為陰性;CHL染色體畸變試驗,毛蚶提取物代謝活化組和非代謝活化組的染色體畸變率均低于5%,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為陰性。小鼠骨髓微核試驗,各劑量組的微核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結果為陰性。結論 在本試驗條件下,毛蚶提取物未見潛在的遺傳毒性。
    6  芒柄花素對不同亞型乳腺癌細胞周期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影響
    周瑞娟 陳紅風 葉媚娜 徐樂勤
    2016, 39(3):362-36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6
    [摘要](1699) [HTML](0) [PDF 1.12 M](2183)
    摘要:
    目的 觀察芒柄花素對不同亞型乳腺癌細胞周期相關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影響。方法 乳腺癌細胞MCF-7、SK-BR-3、MDA-MB-231經(jīng)0、40、80 μmol/L芒柄花素作用48 h后,分別采用Trizol和RIPA裂解細胞,收集細胞的總RNA和總蛋白,進一步采用實時定量PCR技術和Western blotting技術檢測細胞周期調控因子cyclin D1、cyclin E、p21、p27的基因和蛋白表達情況。結果 3種乳腺癌細胞cyclin D1和cyclin E的基因及蛋白表達水平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而降低,而p21和p27的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0.01)。結論 芒柄花素可以通過調控cyclin D1、cyclin E、p21和p27基因和蛋白的表達,將乳腺癌細胞阻滯于G1期,從而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
    7  大黃素對人肝癌Huh7細胞的凋亡作用及機制研究
    劉暢 羅英花 蔣雪園 吳丹丹 孫虎男 臧延青 金成浩
    2016, 39(3):367-37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7
    [摘要](2012) [HTML](0) [PDF 2.19 M](2950)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黃素對人肝癌Huh7細胞的凋亡作用及分子機制。方法 培養(yǎng)肝癌Huh7細胞,1、3、10、30、100 μmol/L的大黃素處理24 h,5-氟尿嘧啶(5-FU)作為陽性藥,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30 μmol/L大黃素處理細胞0、3、6、24 h,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Annexin V-FITC/PI雙染法與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檢測細胞凋亡相關蛋白的表達變化。結果 大黃素顯著抑制Huh7細胞生長且呈濃度依賴性,其IC50值為11.55 μmol/L。30 μmol/L大黃素處理細胞,隨著藥物作用時間的增加,細胞明顯固縮和凝聚,大量細胞脫離培養(yǎng)皿底部;細胞凋亡明顯;p-Akt、Bcl-2蛋白表達量減少,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達量增加。結論 大黃素通過Akt信號途徑誘導肝癌Huh7細胞凋亡。
    8  紫花牡荊素對人宮頸癌細胞凋亡和侵襲遷移的影響
    段昕雅 王素娟 戴晶晶 夏偉 蓋云
    2016, 39(3):372-3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8
    [摘要](1650) [HTML](0) [PDF 1.80 M](2321)
    摘要:
    目的 觀察紫花牡荊素(CAT)對人宮頸癌HeLa和SiHa細胞凋亡和侵襲轉移的影響。方法 不同濃度CAT作用于HeLa和SiHa細胞不同時間后,采用MTT法觀察藥物對細胞活力的影響,流式細胞儀檢測凋亡率,劃痕試驗觀察細胞遷移率,基質膠法測定細胞粘附百分率,Transwell試驗檢測侵襲細胞數(shù),Western blotting分析CAT對SiHa細胞抑制轉移蛋白nm23-H1和促轉移蛋白MTA1表達的影響。結果 CAT顯著抑制HeLa和SiHa細胞活力,增加細胞凋亡率;降低細胞遷移百分率和黏附百分率;減少侵襲細胞數(shù);明顯增加SiHa細胞nm23-H1蛋白表達,降低MTA1蛋白表達。結論 CAT顯著誘導人宮頸癌HeLa和SiHa細胞凋亡,抑制其侵襲遷移,提示其具有潛在的抗宮頸癌作用。
    9  黃芪中有效成分對人食道癌HCE-4細胞凋亡的影響
    劉陽 劉暢 羅英花 孫虎男 臧延青 金成浩
    2016, 39(3):377-3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09
    [摘要](1685) [HTML](0) [PDF 1.22 M](2587)
    摘要:
    目的 研究黃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對人食道癌HCE-4細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機制。方法 MTT法檢測黃芪提取物(陽性對照藥)、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對人食道癌HCE-4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雙染法檢測3種藥物誘導HCE-4細胞凋亡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凋亡相關蛋白的表達變化。結果 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對HCE-4細胞具有良好的生長抑制作用,其效果呈濃度依賴性;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能夠誘導HCE-4細胞的凋亡且呈時間依賴性;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處理HCE-4細胞后,抗凋亡蛋白p-AKT的表達量明顯減少,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表達量增加。結論 黃芪有效成分芒柄花素與黃芪甲苷IV通過調控AKT信號轉導途徑誘導人食道癌HCE-4細胞凋亡。
    10  女貞子提取物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趙巖 徐瑩 查琳 朱曉富 張連學 郜玉鋼
    2016, 39(3):382-38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0
    [摘要](1652) [HTML](0) [PDF 987.66 K](2503)
    摘要:
    目的 探討女貞子提取物對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丁羥甲苯(BHT)、維生素C為陽性對照,鐵離子還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測定女貞子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以阿卡波糖為陽性對照,測定女貞子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昆明種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消渴丸(陽性藥,1.0 g/kg)組和女貞子提取物低、高劑量(200、800 mg/kg)組,每組8只,以鏈脲佐菌素(STZ)結合高脂飼料誘導糖尿病小鼠模型,給藥治療3周。每周應用血糖儀檢測1次空腹血糖水平;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劑盒法檢測血清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素氮(BUN)水平。結果 女貞子提取物對鐵離子還原能力較BHT和Vc差,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較BHT強;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強于阿卡波糖;與模型組比較,女貞子提取物組小鼠血糖水平顯著降低,血清TC、TG、LDL-C、HbA1c、MDA及BUN水平顯著降低,胰島素、HDL-C、SOD和GSH水平顯著升高,且存在明顯的劑量依賴性。結論 女貞子提取物具有顯著的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
    11  夏枯草提取物對人乳頭瘤病毒陽性宮頸癌細胞的凋亡作用
    范鵬鶯
    2016, 39(3):388-3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1
    [摘要](1438) [HTML](0) [PDF 1.24 M](2496)
    摘要:
    目的 研究夏枯草提取物(EPV)對人乳頭瘤病毒(HPV)陽性人宮頸癌細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培養(yǎng)人宮頸癌細胞SiHa、HeLa(HPV陽性)及C-33-A(HPV陰性),與20、40、80 μg/mL的EPV共孵育24 h,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DMSO,采用噻唑藍(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流式細胞術Annexin V/PI雙染法檢測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SiHa、HeLa細胞,與40 μg/mL EPV共孵育24 h,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凋亡相關蛋白caspase 3、caspase 9、Bcl-2、Bax的表達情況。結果 EPV劑量相關地抑制HPV陽性人宮頸癌細胞SiHa、HeLa活力(P<0.05、0.01、0.001);誘導SiHa、HeLa細胞凋亡(P<0.05、0.01),使SiHa、HeLa細胞周期阻滯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對C-33-A細胞無顯著作用。顯著上調SiHa、HeLa細胞內(nèi)Cle caspase 3、Cle caspase 9、Bax表達,下調Bcl-2表達(P<0.05、0.01、0.001)。結論 EPV可誘導HPV陽性人宮頸癌SiHa、HeLa細胞凋亡,對HPV陰性C-33-A細胞無顯著作用,為夏枯草及其制劑在臨床上治療宮頸癌提供依據(jù)。
    12  炎調方對膿毒癥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髓過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水平的影響
    汪?;?/a> 沈曉紅 熊旭東
    2016, 39(3):394-39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2
    [摘要](1320) [HTML](0) [PDF 1.16 M](2351)
    摘要:
    目的 觀察炎調方對膿毒癥急性肺損傷(ALI)大鼠肺組織髓過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的影響。方法 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假手術組、模型組、炎調方組、地塞米松組,炎調方組ig 9.9 g/kg炎調方,地塞米松組ig 0.45 mg/kg地塞米松,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3 d。末次ig 2 h后采用盲腸結扎穿孔術(CLP)制備膿毒癥ALI模型,分別于造模后24 h處死動物,進行肺組織HE染色,測定各組大鼠濕/干重比(W/D),肺組織MPO、MDA水平。結果 模型組大鼠肺組織損傷程度、MPO及MDA水平較對照組及假手術組顯著增高(P<0.01),炎調方組、地塞米松組肺組織損傷程度、MPO及MDA水平較模型組顯著降低(P<0.05、0.01)。結論 炎調方可有效減輕膿毒癥ALI大鼠的炎癥及氧化應激反應。
    13  體外心肌毒性代謝組學研究中模型藥物多柔比星濃度及受試時間篩選
    李黎 申秀萍 錢鑫 柴振海 張宗鵬 劉昌孝
    2016, 39(3):398-4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3
    [摘要](842) [HTML](0) [PDF 2.12 M](2349)
    摘要:
    目的 篩選體外心肌毒性代謝組學研究中模型藥物鹽酸多柔比星(DOX)的受試濃度及受試時間。方法 采用MTS法測定DOX作用24、48、96 h后對原代心肌(PC)細胞活力的影響,確定最佳的受試總時長;并在最佳受試時間內(nèi),測定不同濃度DOX對PC細胞活力的影響。通過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改變,綜合分析確定DOX的低、高濃度及不同的受試時間點。結果 DOX的最佳受試總時長為48 h,作用48 h的IC50值為(1.03±0.40) μmol/L。綜合分析確定DOX的受試低、高濃度分別為0.09和3.44 μmol/L,分別于藥物暴露0、6、24和48 h時收獲并測定樣品。結論 建立了一種確定體外心肌毒性代謝組學研究中受試藥物濃度及受試時間的方法,為此類體外代謝組學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14  吉非替尼脂質體對S180荷瘤小鼠生存時間及生命質量的影響
    何琳 馬海英
    2016, 39(3):403-4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4
    [摘要](1373) [HTML](0) [PDF 1.19 M](2290)
    摘要:
    目的 考察吉非替尼(GFB)脂質體對S180荷瘤小鼠生存時間及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 30只小鼠制備S180荷瘤模型,隨機分為5組:模型組,GFB低、高劑量溶液(GFB-S-20、GFB-S-40)組,GFB低、高劑量脂質體(GFB-L-20、GFB-L-40)組,低、高劑量為20、40 mg/kg。觀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時間、體質量和腫瘤體積的增長情況,并以為自主活動次數(shù)為指標,評價小鼠的生命質量。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GFB組的生存時間明顯延長(P<0.05、0.01),GFB-L-40組生存時間顯著長于GFB-S-40組(P<0.05);模型組小鼠體質量增長最快;腫瘤生長速度大小順序為:模型組> GFB-S-20組> GFB-S-40組> GFB-L-20組> GFB-L-40組;GFB顯著改善荷瘤小鼠自主活動次數(shù)下降,相同劑量的溶液和脂質體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GFB脂質體明顯延長了S180荷瘤小鼠的生存時間,提高了生命質量,效果優(yōu)于溶液組。
    15  人血管內(nèi)皮抑制素聯(lián)合長春瑞濱、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
    徐海鵬 王強 許凌 何志勇 林根 胡卉華 林景輝
    2016, 39(3):408-41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5
    [摘要](988) [HTML](0) [PDF 961.10 K](2422)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聯(lián)合長春瑞濱、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臨床療效及遠期預后效果。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福建省腫瘤醫(yī)院腫瘤科2010-2013年收治的75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分為研究組37例和對照組38例,兩組均采用長春瑞濱+順鉑進行治療,研究組加用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遠期預后進行隨訪觀察比較。結果 研究組有一例ⅢB期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效果,對照組無患者達到CR效果。研究組患者的緩解率達到54.0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1.58%(P>0.05);研究組的受益率為78.38%,高于對照組的68.42%,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調查表(QOL)、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織(ECOG)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P<0.05),同時優(yōu)于治療后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白細胞減少率為51.35%、血小板減少率為10.81%,均顯著的低于對照組白細胞減少率73.68%、血小板減少率31.58%,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經(jīng)過1年隨訪,失訪1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存活率為54.05%;對照組患者經(jīng)過1年隨訪,1例患者失訪,存活14例患者,存活率為36.84%,研究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的1年中位生存時間為305 d、對照組為270 d,研究組的1年中位生存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聯(lián)合長春瑞濱、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緩解率、降低不良反應,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16  替比夫定片對慢性乙肝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楊武軍 季秀麗 楊璞葉
    2016, 39(3):413-4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6
    [摘要](694) [HTML](0) [PDF 970.69 K](2042)
    摘要:
    目的 探討替比夫定片對慢性乙肝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西安市北方醫(yī)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26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63例,對照組口服恩替卡韋治療,治療組口服替比夫定治療,治療觀察周期為3個月。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HBV DNA轉陰率和HBeAg陰轉率分別為95.2%和71.4%,對照組為81.0%和44.4%,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ALT值分別為(46.09±15.98)U/L和(76.13±19.55)U/L,都明顯低于治療前的(153.20±33.01)U/L和(151.30±26.02)U/L(P<0.05),且治療組降低程度更多,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清IL-2值明顯上升(P<0.05),而IL-4值明顯降低(P<0.05),同時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IL-2與IL-4值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血CD4+CD25+值分別為(2.22±1.02)%和(3.45±0.98)%,都明顯低于治療前的(4.87±1.22)%和(4.89±1.02)%(P<0.05),同時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 替比夫定片治療慢性乙肝患者能有效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癥因子的表達,有利于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與肝功能的恢復,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17  槐杞黃顆粒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李艷玲
    2016, 39(3):417-4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7
    [摘要](770) [HTML](0) [PDF 956.57 K](2025)
    摘要:
    目的 研究應用槐杞黃顆粒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臨床療效及對患兒免疫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方法 將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兒科收治的73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36例和對照組37例,兩組患兒均給予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療,研究組患兒給予槐杞黃顆粒治療,比較兩組患兒治療1個月后的臨床療效、免疫水平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咳嗽時間(5.3±1.8)d、氣促時間(2.7±1.4)d、肺部哮鳴音(4.9±1.6)d、肺部啰音(5.2±1.7)d、住院時間(6.8±1.7)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擾素(INF-γ)、白細胞介素-4(IL-4)檢出值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1個月復查,兩組患兒的IgE、IgA、INF-γ、IL-4檢出值均較治療前好轉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IgE、IL-4檢出值較對照組顯著降低,IgA、INF-γ檢出值較對照組顯著升高,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治療顯效率為86.11%,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62.16%,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有效率97.22%高于對照組患兒的91.89%,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槐杞黃顆粒對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具有調節(jié)體液免疫的功能,同時可以促進患兒臨床癥狀的緩解,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18  血栓通注射液聯(lián)合高壓氧對腦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李世敬 來華安
    2016, 39(3):421-4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8
    [摘要](872) [HTML](0) [PDF 953.07 K](2088)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聯(lián)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與高壓氧對腦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2年8月-2014年4月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高壓氧治療,實驗組給予高壓氧聯(lián)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療,觀察患者血脂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脂蛋白a(LP-a)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Hct)及血沉(ESR)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聯(lián)合使用高壓氧與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變學,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19  5-氟尿嘧啶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臨床療效
    高秋霞
    2016, 39(3):425-42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19
    [摘要](1302) [HTML](0) [PDF 954.35 K](1979)
    摘要:
    目的 探討5-氟尿嘧啶(5-Fu)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入院病例號為編號,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80名確診為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5-Fu化療;觀察組給予5-Fu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變化、臨床癥狀緩解情況、療效及不良反應等指標變化情況,探討其臨床治療價值。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HCG最高滴定值<103 mIU/mL患者數(shù)為8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HCG最高滴定值>105 mIU/mL患者數(shù)為6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同程度出現(xiàn)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5-Fu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療效確切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0  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觀察
    鞏曉英 胥冰 王繼恒
    2016, 39(3):429-4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0
    [摘要](1083) [HTML](0) [PDF 966.07 K](2423)
    摘要:
    目的 探討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延安大學咸陽醫(yī)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3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對照組采用急性缺血性腦梗死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燈盞花素注射液和口服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兩組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腦卒中評分表(NIHSS)進行評分;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治療4周后,對兩組進行臨床療效判定。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治療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中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達92.67%,高于對照組的7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中,應用燈盞花素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腸溶片能夠改善臨床癥狀,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21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產(chǎn)后出血的療效分析
    黨瑋 李冰 付天芳 李彩娟 齊進
    2016, 39(3):433-43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1
    [摘要](895) [HTML](0) [PDF 955.45 K](2268)
    摘要:
    目的 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產(chǎn)后出血的療效。方法 選擇2013年2月-2015年9月在渭南市婦幼保健院進行診治的產(chǎn)后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5例,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45例,給予縮宮素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術后24 h出血量、產(chǎn)后出血持續(xù)時間和住院時間,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和術后24 h出血量均明顯減少(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73%(51/5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36/45)(P<0.05);觀察組的產(chǎn)后出血持續(xù)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產(chǎn)后出血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出血量,縮短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22  枸櫞酸咖啡因與氨茶堿治療早產(chǎn)兒呼吸暫停的療效比較
    齊榮 李園
    2016, 39(3):437-4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2
    [摘要](767) [HTML](0) [PDF 940.00 K](2390)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枸櫞酸咖啡因與氨茶堿治療早產(chǎn)兒呼吸暫停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經(jīng)診斷為原發(fā)性呼吸暫?;純?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配合氨茶堿注射液治療;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配合枸櫞酸咖啡因治療。觀察患兒的PCO2、PaO2檢測值,患兒呼吸暫停的發(fā)作次數(shù)、發(fā)作時間、癥狀消除時間,并對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分析。結果 治療后兩組PCO2、PaO2檢測值均有所變,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變化更顯著(P<0.05);觀察組患兒呼吸暫停次數(shù)、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75%,對照組為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為5%,對照組不良反應為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枸櫞酸咖啡因在治療患兒呼吸暫停方面效果優(yōu)于氨茶堿,且不良反應小,臨床值得推廣。
    23  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治療老年腦梗死合并高血壓病的療效觀察
    華軍
    2016, 39(3):441-4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3
    [摘要](1171) [HTML](0) [PDF 943.90 K](3060)
    摘要:
    目的 觀察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奧扎格雷鈉對老年性腦梗死合并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60例腦梗死合并高血壓病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奧扎格雷鈉160 mg,每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20 mL,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DS)、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BI)、血壓以及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NDS評分為(24.01±7.61)分,BI評分為(38.14±6.42)分,對照組NDS評分為(24.08±7.93)分,BI評分為(38.45±8.02)分,兩組治療前NDS及B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NDS評分為(13.81±3.91)分,BI評分為(59.11±7.12)分,對照組NDS評分為(15.50±4.32)分,BI評分為(50.92±6.48)分,兩組治療后NDS及BI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NDS及BI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患者平均收縮壓(SBP)為(165.0±6.8)mmHg,平均舒張壓(DBP)為(101.0±5.9)mmHg,對照組患者SBP(167.0±7.6)mmHg,DBP(102.0±6.6)mmHg;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BP(138.0±7.6)mmHg,DBP(78.0±6.7)mmHg,對照組患者SBP(135.0±8.1)mmHg,DBP(80.0±7.2)mmHg,各組治療前后SBP和DBP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丹紅注射液對老年腦梗死合并高血壓病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用奧扎格雷鈉,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消渴丸治療氣陰兩虛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柴彥軍
    2016, 39(3):445-4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4
    [摘要](930) [HTML](0) [PDF 952.99 K](2604)
    摘要:
    目的 探討消渴丸聯(lián)合六味地黃丸治療氣陰兩虛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志丹縣人民醫(yī)院進行診治的氣陰兩虛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消渴丸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六味地黃丸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4.00%,明顯高于對照組68.00%(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餐后2 h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氣短懶言、惓息乏力、盜汗、自汗、口渴喜飲、五心煩熱及便秘癥狀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消渴丸治療氣陰兩虛2型糖尿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25  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感冒后咳嗽的系統(tǒng)評價
    杜彪 張杰 謝星星 范小冬 杜揚
    2016, 39(3):449-4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5
    [摘要](959) [HTML](0) [PDF 971.78 K](2294)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感冒后咳嗽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檢索2007年1月-2015年6月,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識網(wǎng)(CNKI)全文數(shù)據(jù)庫、維普數(shù)據(jù)庫(VIP)及中國生物醫(yī)學光盤數(shù)據(jù)庫中有關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感冒后咳嗽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軟件對納入的文獻進行定量綜合分析。結果 檢索到42篇文獻,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最終入選9篇;Meta分析提示,試驗組(蘇黃止咳膠囊組)治療感冒后咳嗽的臨床療效[愈顯率OR=3.15,95%CI為2.33~4.26,P<0.00001;痊愈率OR=12.30,95%CI為1.64~3.25,P<0.00001;有效率OR=4.65,95%CI為3.10~6.98,P<0.00001]與對照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OR=1.09,95%CI為0.29~4.14,P>0.05]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蘇黃止咳膠囊治療感冒后咳嗽的臨床療效好,不良反應少。
    26  Nrf2信號通路在防治肝、腎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黃迪 劉克辛
    2016, 39(3):453-45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6
    [摘要](1144) [HTML](0) [PDF 972.51 K](2511)
    摘要:
    核因子E2相關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 Nrf2)是諸多細胞信號通路中最重要的一種,是一種基礎轉錄調節(jié)因子,主要編碼表達多種重要的細胞保護因子,包括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外排型轉運體、抗凋亡蛋白、抗炎因子以及其他的應激反應因子。在肝臟或腎臟因外界條件造成損傷時,Nrf2通過調節(jié)細胞對毒物的代謝排泄、細胞凋亡以及在應激狀態(tài)下細胞的抗炎抗氧化進程而發(fā)揮作用。對Nrf2在肝臟、腎臟損傷中的保護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做一綜述,以期為新藥研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27  淺談藥物GLP實驗室廢棄物的安全管理
    孫昌華 祝清芬
    2016, 39(3):459-4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7
    [摘要](1398) [HTML](0) [PDF 911.16 K](2630)
    摘要:
    實驗室廢棄物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視,分類收集是合理、高效處理與處置廢棄物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擔負藥物研發(fā)任務的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guī)范(GLP)實驗室廢棄物種類繁多,性質、數(shù)量差異較大,如果處置不當,不僅會威脅實驗室及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而且也威脅到研究人員自身的安全。需要制定適宜的實驗室廢棄物分類收集與處理處置的規(guī)章制度,控制有害廢棄物的危害,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28  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進展
    李真 周立紅 葉正良 丁黎
    2016, 39(3):463-46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8
    [摘要](1345) [HTML](0) [PDF 968.53 K](3228)
    摘要:
    綜述紅外光譜技術與化學計量學相結合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包括利用導數(shù)校正(包括一階、二階求導)、標準正態(tài)變換、多元信號校正、小波變換、數(shù)據(jù)平滑等方法處理原始紅外光譜,提高譜圖的信噪比、改良分析信號的質量;利用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別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校正方法處理紅外光譜數(shù)據(jù),可以迅速而準確地鑒別中藥、定量分析中藥有效成分;用SIMCA方法、聚類分析方法、紅外指紋圖譜法等化學模式識別紅外光譜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中藥的產(chǎn)地、道地性和中成藥的質量等;利用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法可以鑒別中藥材的產(chǎn)地、研究中藥炮制質量變化等。
    29  小檗堿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黃興 李艷芬 寇冠軍 黃宇虹 王保和
    2016, 39(3):469-47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29
    [摘要](1103) [HTML](0) [PDF 966.57 K](2793)
    摘要:
    小檗堿是黃連的主要成分,屬于異喹啉類生物堿,具有調血脂、抗血栓形成、降血糖、抗氧化、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和促血管內(nèi)皮舒張因子釋放等多種作用,且能從多個環(huán)節(jié)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fā)展。綜述研究近年來有關小檗堿對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的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調控炎癥因子相關基因的表達、抗氧化應激、減少脂質合成、改善血管內(nèi)膜細胞等幾方面,從而為小檗堿臨床應用及研發(fā)新的天然藥物提供理論基礎。
    30  女貞子及其活性成分促生長增體質作用的研究進展
    張明發(fā) 沈雅琴
    2016, 39(3):474-4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0
    [摘要](1491) [HTML](0) [PDF 983.39 K](2905)
    摘要:
    女貞子及其活性成分齊墩果酸、熊果酸、紅景天苷具有促進骨、肌肉生長和體質量增長,提高機體防御功能的作用。其促生長、增體質機制可能與胰島素樣作用、雌激素樣作用以及促進細胞分化有關,對于兒童生長緩慢和消耗性疾病具有開發(fā)潛力。臨床上可以考慮將女貞子及其活性成分試用于促進兒童生長發(fā)育、重癥患者和手術患者康復期以及消耗性疾病患者的體質恢復。
    31  黃花敗醬草和白花敗醬草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崔文燕 劉素香 宋曉凱 劉岱琳 張鐵軍
    2016, 39(3):482-4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1
    [摘要](1785) [HTML](0) [PDF 989.14 K](4435)
    摘要:
    敗醬草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排膿、活血化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腸癰、肺癰、癰腫瘡毒和產(chǎn)后瘀阻腹痛等癥。近年來化學成分研究顯示敗醬草中含有三萜類、黃酮類、環(huán)烯醚萜類、甾醇、香豆素及有機酸類,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敗醬草具有抑菌、鎮(zhèn)靜、胃腸、抗腫瘤、抗氧化及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來源植物黃花敗醬草和白花敗醬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兩種來源敗醬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情況進行綜述,為深度研究與開發(fā)提供參考。
    32  狗脊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時圣明 袁永兵 蘭新新 李紅珠 陳常青
    2016, 39(3):489-49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2
    [摘要](1716) [HTML](0) [PDF 956.79 K](4029)
    摘要:
    狗脊Cibotium barometz中主要含有揮發(fā)油類、蕨素類、芳香族類、酚酸類、黃酮類、皂苷類、糖苷類及氨基酸類成分,多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其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防治骨質疏松、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與鎮(zhèn)痛、抑菌、抗炎、抗風濕、保肝、抗氧化及抗癌等,極具應用前景和開發(fā)價值。對近十年來中外期刊有關狗脊的研究成果進行檢索,歸納總結了從狗脊中分離并鑒定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為更好地利用該植物資源提供依據(jù)。
    33  蒙脫石及其制劑質量控制研究進展
    安彥 王衛(wèi)
    2016, 39(3):493-49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3
    [摘要](1526) [HTML](0) [PDF 1.00 M](3492)
    摘要:
    蒙脫石是一種層狀結構、片狀結晶的硅酸鹽粘土礦,對致病菌及毒素有吸附和固定作用,應用于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由于其來源于礦物、成分復雜,質量控制存在難點,原料及制劑的分析方法有別于其他藥物。雜質礦物、粒度和吸附力檢查等項目分別表征了蒙脫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參照國內(nèi)外質量標準的收載情況,著重介紹蒙脫石原料及散劑質量控制中上述項目的設立目的、方法特點及研究進展。
    34  葉下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戴衛(wèi)波 肖文娟
    2016, 39(3):498-50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4
    [摘要](2121) [HTML](0) [PDF 949.49 K](2986)
    摘要:
    葉下珠為大戟科植物葉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的干燥全草,具有平肝清熱、利水解毒之功效。研究顯示其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保肝護肝、抗腫瘤、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血栓等方面均具有較好的藥理作用,值得進一步開發(fā)研究。對葉下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情況進行綜述,為合理開發(fā)提供參考。
    35  不寧腿綜合征治療藥物加巴噴丁恩那卡比
    樊夢林 解曉帥 劉穎 劉登科 王平保
    2016, 39(3):501-50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6.03.035
    [摘要](1673) [HTML](0) [PDF 961.17 K](3462)
    摘要:
    不寧腿綜合征為臨床常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覺運動障礙性疾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或多巴胺能系統(tǒng)功能失調有關。加巴噴丁恩那卡比最初由美國XenoPort公司研發(fā),之后由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通過并購獲得,臨床試驗驗證了其治療不寧腿綜合征的有效性。綜述了加巴噴丁恩那卡比的研發(fā)背景、合成方法、藥理學、藥動學、臨床評價、安全性和耐受性等研究進展,以期為臨床上更好地應用提供依據(jù)。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jīng)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