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17年第40卷第8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國際藥品監(jiān)管科學發(fā)展概況
    劉昌孝
    2017, 40(8):1029-10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1
    [摘要](1208) [HTML](0) [PDF 795.39 K](4433)
    摘要: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科學是近十幾年發(fā)展形成的前沿學科,受到世界科學界和管理界的重視。食品藥品監(jiān)管科學不僅研究制定醫(yī)藥創(chuàng)新產品的監(jiān)管政策、監(jiān)管法規(guī)構建方法、產品創(chuàng)新技術策略以及各類創(chuàng)新產品的標準等,而且研發(fā)評估醫(yī)藥創(chuàng)新產品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及性能和制定科學監(jiān)管法規(guī)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在醫(yī)藥產品開發(fā)和評價和產品研發(fā)、生產、流通監(jiān)管中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分析回顧了國際食品藥品監(jiān)管科學的發(fā)展概況,介紹國際藥品監(jiān)管和監(jiān)管科學發(fā)展的情況,希望對該新興學科發(fā)展研究者和管理者獲益。
    2  生物制品首次臨床試驗起始劑量擬定的一般考慮
    閆莉萍 孫濤 王海學 王慶利
    2017, 40(8):1044-104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2
    [摘要](2475) [HTML](0) [PDF 692.10 K](7936)
    摘要:
    全新藥物從臨床前向臨床推進的過程中,首次臨床試驗起始劑量的擬定是一個關鍵風險控制節(jié)點。生物制品與小分子藥物存在不同的藥理作用特點和毒性風險,在首次臨床試驗起始劑量的擬定上具有與小分子藥物不同的考慮側重點。重點闡述支持首次臨床試驗起始劑量擬定所需要的臨床前研究信息;根據國內外的指導原則,介紹了基于毒性終點、藥理終點、以及PK/PD模型進行起始劑量擬定的方法;通過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盡管毒性反應劑量法依然是傳統(tǒng)保守的方法,但是對于具有免疫激發(fā)作用的生物制品更傾向于采用最低預期生物效應劑量法。研究者應基于藥物的特點,采用多種方法擬定首次臨床試驗起始劑量,選取最合適安全的劑量,并加強與監(jiān)管機構溝通與交流。
    3  EMA用于胃腸道局部并作用于局部的仿制藥或改劑型藥的治療等效性研究指導原則介紹
    蕭惠來
    2017, 40(8):1050-105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3
    [摘要](1148) [HTML](0) [PDF 713.71 K](3664)
    摘要:
    歐洲藥品局(EMA)于2017年3月公布了"證明用于局部并在胃腸道局部起作用的產品治療等效性的等效性研究指導原則(草案)",提出了對這類等效性研究的一般要求,詳細地介紹了對作用于口腔和(或)咽喉、胃、腸道以及直腸等胃腸道不同部位的藥物等效性研究的要求,重點介紹了臨床試驗替代方法-體外等效性試驗和藥動學生物等效性研究。介紹該指導原則主要內容,期望對我國這類仿制藥和改劑型藥療效一致性評價思路和方法有啟發(fā)。
    4  柴胡疏肝散水提取物的腸吸收特性研究
    劉洋 趙洋 于猛 賈紅梅 馬麗焱 鄒忠梅
    2017, 40(8):1059-106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4
    [摘要](1633) [HTML](0) [PDF 871.30 K](2131)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時測定芍藥苷、阿魏酸、蕓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法,研究柴胡疏肝散水提物的腸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體單向腸灌流和外翻腸囊實驗模型,應用UPLC法測定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指標性成分(芍藥苷、阿魏酸、蕓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和甘草酸)在不同時間點、不同部位腸道吸收量,計算吸收動力學參數(shù),考察其腸吸收特征。結果 在體單向腸灌流模型結果表明,芍藥苷、蕓香柚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和甘草酸均為中等程度吸收的化學成分,而阿魏酸為完全吸收;外翻腸囊模型結果表明,芍藥苷在空腸部位,阿魏酸、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十二指腸部位,蕓香柚皮苷在十二指腸和空腸部位的吸收最佳,而甘草酸在各腸段的吸收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腸道對柴胡疏肝散中6種指標性成分均有吸收,阿魏酸較其他5種指標性成分更易透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不同腸段對6種指標性成分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5  安宮牛黃丸防治腦血管疾病作用研究
    朱曉宇 郭勝亞 徐懿喬 楊華 李萍 李春啟
    2017, 40(8):1067-10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5
    [摘要](2365) [HTML](0) [PDF 712.53 K](3601)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馬魚模型評價安宮牛黃丸防治腦血管疾病的藥效。方法 辛伐他汀誘導斑馬魚腦出血模型,評價安宮牛黃丸腦出血保護作用;花生四烯酸誘導血栓模型,評價其血栓預防作用;辛伐他汀誘導微血管缺失模型,評價其促血管再生作用;用三氯化鋁誘導阿爾茨海默?。ˋD)模型,評價安宮牛黃丸對AD斑馬魚運動障礙恢復作用和反應能力的改善作用。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27.8、83.3和250 μg/mL安宮牛黃丸腦出血保護率分別為11%、41%和48%,83.3和250.0 μg/mL組腦出血發(fā)生率顯著降低(P<0.001);與模型組比較,質量濃度為333和1 000 μg/mL的安宮牛黃丸斑馬魚心臟紅細胞染色強度顯著增加(P<0.001),111、333和1 000 μg/mL組的血栓預防率分別為5%、33%和64%;質量濃度為11.1、33.3和100.0 μg/mL的安宮牛黃丸斑馬魚腸下血管面積與模型組比較均顯著上升(P<0.001),其促血管再生率分別為21%、25%和26%;質量濃度為111、333和1 000 μg/mL的安宮牛黃丸組斑馬魚運動速度與模型組比較均顯著提高(P<0.05、0.01),其運動障礙恢復率分別為48%、88%、78%;安宮牛黃丸111、333和1 000 μg/mL反應能力改善率分別為15%、82%、75%,其中333和1 000 μg/mL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0.01)。結論 安宮牛黃丸能預防腦出血、預防血栓形成、重建血管微循環(huán),對AD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反應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6  柴枳夏及湯對膽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劉堯蓓 鄒義龍 梁靚靚
    2017, 40(8):1073-107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6
    [摘要](881) [HTML](0) [PDF 826.51 K](2079)
    摘要:
    目的 探討柴枳夏及湯對實驗性膽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方法 將Wistar大鼠按照體質量及性別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5組:對照組、模型組、鋁碳酸鎂片(陽性藥)組和柴枳夏及湯低、高劑量(生藥量12.77、25.54 g/kg)組,除對照組外,ig自制反流液制備大鼠BRG模型。觀察對照組及模型組大鼠進食、大小便、毛色、體質量等;肉眼及HE染色后于光鏡下觀察胃竇黏膜病理組織學變化;ELISA法檢測血清GAS及胃竇黏膜PGE2水平。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出現(xiàn)排稀糊便、便中含紅黃色黏液、反應遲鈍、體質量顯著下降(P<0.05)等特點;肉眼可見胃竇部點片狀糜爛,有黃綠色膽汁及較多黃色黏液;胃竇黏膜出現(xiàn)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和腸上皮化生,炎癥及腸上皮化生積分顯著提高(P<0.01);GAS及PGE2水平明顯下降(P<0.01);與模型組比較,柴枳夏及湯高劑量明顯改善胃黏膜病理組織損傷形態(tài);減輕炎性細胞浸潤和腸上皮化生,顯著降低積分(P<0.05、0.01);顯著提高GAS及PGE2水平(P<0.01)。結論 柴枳夏及湯具有明顯的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調節(jié)血清GAS、胃竇黏膜PGE2水平有關。
    7  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Ι)對血管性癡呆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
    景小龍 馬莉 任雷鳴 侯衍豹 黃妍 孫雙勇 劉靜 申秀萍
    2017, 40(8):1078-10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7
    [摘要](1732) [HTML](0) [PDF 706.63 K](2298)
    摘要:
    目的 研究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Ι)對血管性癡呆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改良兩血管阻斷法制備血管性癡呆(VaD)大鼠模型,假手術組僅分離頸總動脈不阻斷血管。將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Ι)低、中、高劑量(5、10、20 mg/kg)組和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Cerebrolysin,陽性藥,10 mg/kg)組。尾iv給藥,每天1次,連續(xù)給藥2周;假手術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給藥結束后,腹主動脈采血分離血清,分離大鼠皮層制備勻漿,ELISA法檢測VaD大鼠血清中神經生長因子(NGF)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GF-2)水平、皮層中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比色法檢測皮層中谷氨酸(Glu)水平。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Ι)顯著升高VaD大鼠血清中NGF、IGF-2水平、皮層中GABA水平,顯著降低VaD大鼠皮層中Glu水平;其升高IGF-2和GABA水平的作用優(yōu)于同劑量Cerebrolysin。結論 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Ι)提高VaD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升高機體NGF、IGF-2水平,調節(jié)興奮性及抑制性氨基酸類神經遞質平衡有關。
    8  姜黃素對小鼠皮膚移植排斥反應的影響
    張紅果 曹軍平 樹俊蓮 劉文霞 馬毅
    2017, 40(8):1082-10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8
    [摘要](1637) [HTML](0) [PDF 715.31 K](2172)
    摘要:
    目的 探討姜黃素對小鼠皮膚移植排斥反應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BALB/c小鼠作為供體,C57BL/6小鼠作為受體,建立背-背皮膚移植模型。術后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姜黃素(50 mg/kg)組、環(huán)孢素A (10 mg/kg)組、姜黃素+環(huán)孢素A (50 mg/kg+5 mg/kg)組,每組10只,每天1次,ip給藥10 d。記錄各只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數(shù),術后第4、8天采用ELISA法檢測血漿白細胞介素-2(IL-2)濃度。結果 姜黃素組、環(huán)孢素A組、姜黃素+環(huán)孢素A組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時間分別為14.77、16.81、19.96 d,與模型組(12.10 d)比較差異顯著(P<0.01);姜黃素+環(huán)孢素A組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時間與姜黃素或環(huán)孢素A組比較顯著延長(P<0.05、0.01);姜黃素組、環(huán)孢素A組、姜黃素+環(huán)孢素A組術后第4天血漿IL-2水平分別為3.68、2.05、2.70 ng/mL,與模型組(4.76 ng/mL)比較差異顯著(P<0.05、0.01);姜黃素組、環(huán)孢素A組、姜黃素+環(huán)孢素A組術后第8天血漿IL-2水平分別為4.06、2.11、2.95 ng/mL,與模型組(5.85 ng/mL)比較差異顯著(P<0.01)。結論 姜黃素具有抑制皮膚移植小鼠免疫排斥反應的作用。
    9  黃芪甲苷注射液動物過敏性研究
    荊寶琴 張金曉 康瑋 王磊 熊思敏 申秀萍
    2017, 40(8):1086-1089,109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09
    [摘要](1588) [HTML](0) [PDF 740.56 K](2248)
    摘要:
    目的 采用主動全身過敏試驗(ASA)和被動皮膚過敏試驗(PCA)以及血清樣本效價測定,綜合評價黃芪甲苷注射液對動物的致敏作用,為臨床擬用的安全性提供參考。方法 ASA:選用豚鼠作為實驗動物,0.4、1.6 mg/kg黃芪甲苷注射液間日致敏5次,末次致敏后11 d,3倍劑量進行激發(fā),觀察30 min內動物過敏癥狀;PCA:選用大鼠作為實驗動物,0.5、2.0 mg/kg黃芪甲苷注射液間日致敏5次,制備抗血清;將致敏血清稀釋后sc給予另一批大鼠進行被動致敏,約48 h后激發(fā),30 min后麻醉處死,觀察皮膚過敏反應;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制備的抗血清中的抗體效價。結果 ASA:黃芪甲苷注射液在0.4、1.6 mg/kg劑量下各只豚鼠均未出現(xiàn)任何過敏反應,即過敏反應陰性;PCA:黃芪甲苷注射液0.5、2.0 mg/kg劑量下大鼠被動過敏反應均為陰性,血清樣本中不存在針對黃芪甲苷的特異性抗體。結論 黃芪甲苷注射液體內ASA和PCA試驗均無過敏反應,動物血清中不存在針對黃芪甲苷藥物的特異性抗體,提示臨床使用出現(xiàn)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小。
    10  注射用帕瑞昔布鈉特殊安全性評價
    黃鳳嬌 吳森 王平慧 張菊 周大慶
    2017, 40(8):1090-10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0
    [摘要](767) [HTML](0) [PDF 1.66 M](2440)
    摘要:
    目的 評價注射用帕瑞昔布鈉的安全性。方法 全身主動過敏實驗:豚鼠隔日ip注射用帕瑞昔布鈉(供試品,20 mg/mL)、原研對照、生理鹽水或人血清白蛋白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21天進行激發(fā),觀察激發(fā)后30 min內動物反應;被動皮膚過敏實驗:在豚鼠背部分別sc不同稀釋度的抗體血清0.1 mL進行被動致敏,24 h后iv激發(fā),30 min后處死,測量皮膚內層的藍斑大??;家兔血管刺激性實驗:連續(xù)耳iv供試品5 d后,于給藥結束及恢復期取雙耳進行HE染色,觀察其對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性;體外溶血實驗觀察供試品3 h內有無溶血現(xiàn)象。結果 20 mg/mL注射用帕瑞昔布鈉無豚鼠全身過敏現(xiàn)象及被動皮膚過敏反應,未見血管刺激性;未見溶血現(xiàn)象發(fā)生。結論 20 mg/mL注射用帕瑞昔布鈉無明顯過敏反應、刺激性、溶血現(xiàn)象,是安全的。
    11  異煙肼對大鼠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
    曹汴川 黃喆 黎秋菊 黃秀芳 朱義紅 肖科 黃富禮 鐘利
    2017, 40(8):1094-109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1
    [摘要](1422) [HTML](0) [PDF 720.47 K](1483)
    摘要:
    目的 研究異煙肼對大鼠淋巴細胞因子表達和巨噬細胞功能的影響。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喂藥1個月組、喂藥3個月組、停藥1個月(喂藥3個月后)組,每組再隨機等分為異煙肼組和對照組。異煙肼組給以120 mg/kg異煙肼,隔日1次ig給藥,對照組給予生理鹽水。于相應時間點,ELISA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2(IL-12)、干擾素-γ(IFN-γ)水平;瓊脂平板法檢測大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硝酸鉛(Comori)法檢測腹腔液酸性磷酸酶水平。結果 在各時間點,異煙肼組IL-12、IFN-γ、溶菌酶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不顯著;喂藥1個月,與對照組比較,異煙肼組酸性磷酸酶水平顯著升高(P<0.05);喂藥3個月、停藥1個月,兩組酸性磷酸酶水平差異不顯著。結論 120 mg/kg異煙肼對大鼠免疫功能無明顯影響,長期應用不會導致免疫功能的損傷。
    1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測定右旋糖酐鐵中重金屬元素時的基體效應和內標校正方法研究
    馬超 孟策 張彩霞 陳欣怡 王博 任曉文
    2017, 40(8):1098-11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2
    [摘要](1347) [HTML](0) [PDF 724.72 K](1827)
    摘要:
    目的 建立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OES)測定右旋糖酐鐵中鉛、鎘、砷、汞、鈷、釩、硒、鉬8種重金屬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通過檢測波長考察,儀器參數(shù)優(yōu)化,驗證基體效應干擾,考察內標物校正干擾,測定8種重金屬元素的含量。結果 內標法校正基體效應干擾,待測元素回收率由83%~90%提高為94%~100%,方法準確度良好,加標回收率在94.3%~101.5%,方法精密度良好(RSD<3.5%,n=6)。各待測元素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shù)均大于0.999,檢出限為0.22~8.54 ng/mL,定量限為0.68~25.73 ng/mL。結論 方法準確度高、靈敏度高、迅速可靠,可用于右旋糖酐鐵中8種重金屬元素含量的測定。
    13  培養(yǎng)板懸滴法三維細胞培養(yǎng)模型建立及細胞活力檢測方法比較
    林鶴 王婉秋 焦佳媛 楊昊珅 任利翔 邢立國
    2017, 40(8):1103-110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3
    [摘要](1730) [HTML](0) [PDF 2.16 M](3171)
    摘要:
    目的 采用普通48孔平底培養(yǎng)板結合懸滴培養(yǎng)法建立人結腸癌HT29細胞的三維培養(yǎng)模型,并通過比較選擇適合三維培養(yǎng)的細胞活力檢測方法。方法 以237.5、316.4、421.8、562.5、750.0、1 000.0/μL、每孔10 μL的接種量接種HT29細胞于48孔平底培養(yǎng)板底面形成液滴,倒置培養(yǎng)2 d形成細胞球,補充培養(yǎng)液后常規(guī)培養(yǎng)3 d,通過倒置顯微鏡測量細胞球體積;采用酸性磷酸酶法(APH)、MTT法及CCK-8法(直接測定及消化后測定)測定細胞活力,比較不同檢測方法的優(yōu)劣。結果 HT29細胞以237.5~1 000.0/μL、每孔10 μL懸滴培養(yǎng)能形成較為規(guī)則的細胞球,237.5~750.0/μL細胞球體積與接種量呈良好的線性關系;APH法A值隨細胞接種量增加而增大;MTT及CCK-8未經消化直接測定組A值隨細胞接種量增大增加緩慢,消化后測定的A值-細胞接種量曲線與APH法相似,但細胞球消化操作復雜,且對細胞活力造成損傷。結論 采用48孔培養(yǎng)板懸滴法建立三維細胞培養(yǎng)模型,并結合APH法進行細胞活力檢測,經濟、準確、便于操作。
    14  關于高血壓特殊人群降壓藥物選擇的調查研究
    吳紹亮 李寶賽
    2017, 40(8):1107-1111,11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4
    [摘要](1320) [HTML](0) [PDF 799.72 K](2074)
    摘要: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對于高血壓的臨床藥物選擇,眾多醫(yī)生見仁見智。為了解臨床醫(yī)生在高血壓防治藥物選擇上的具體情況,特做此調研,旨在規(guī)范臨床用藥,提高用藥合理性,造?;颊摺?/span>
    15  西黃丸聯(lián)合紫杉醇和鉑類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宮頸癌患者術后療效的影響
    桑秀麗 劉國燕
    2017, 40(8):1112-11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5
    [摘要](1051) [HTML](0) [PDF 726.49 K](1783)
    摘要:
    目的 探討西黃丸聯(lián)合紫杉醇和鉑類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宮頸癌患者術后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安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晚期宮頸癌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均擇期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術后對照組予以紫杉醇+順鉑新輔助化療方案,3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西黃丸2次/d,治療6周。比較兩組化療有效率、生存率及復發(fā)率,測定兩組化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應用卡氏評分表(KPS)、數(shù)字評分法(NRS)評價生活質量及癌痛度,記錄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化療有效率(87.50%)與對照組(77.50%)比較略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化療后3、6個月生存率、復發(fā)率與對照組對比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化療后觀察組CD3+(72.39±1.47)%、CD4+(37.62±1.17)%、IgA (11.11±1.34) g/L、IgG (1.23±0.45) g/L、IgM (2.60±0.46) g/L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D8+(20.32±1.39)%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KPS評分(78.49±1.45)分較對照組顯著增加,而其NRS評分(1.20±0.11)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50%)明顯低于對照組(2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西黃丸西黃丸聯(lián)合紫杉醇和鉑類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宮頸癌患者術后療效較好,可改善其免疫功能、生活質量、疼痛度,減少不良反應,近期不會明顯改善生存率及復發(fā)率,遠期療效需進一步研究。
    16  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止咳平喘糖漿治療小兒咳嗽的臨床研究
    杜春華 黎家金 廖全輝
    2017, 40(8):1117-112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6
    [摘要](1549) [HTML](0) [PDF 722.71 K](1837)
    摘要:
    目的 研究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止咳平喘糖漿治療小兒咳嗽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婦幼保健院進行診治的咳嗽患兒2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采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止咳平喘糖漿治療,對照組采用鹽酸氨溴索治療。兩組均治療2周。觀察患兒治療完成后的臨床癥狀和臨床表現(xiàn),記錄咳嗽好轉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并進行治療效果的判定,檢測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呼氣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鐘用力呼氣量、50%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速與25%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速,并在治療結束后,對所有患兒通過電話或門診隨訪6個月,觀察兩組的復發(fā)率,并記錄轉變?yōu)橄幕純豪龜?shù)。結果 觀察組的咳嗽好轉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的呼氣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鐘用力呼氣量、50%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速與25%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速均明顯升高,統(tǒng)計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升高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6個月的隨訪發(fā)現(xiàn),對照組有22例患兒復發(fā),復發(fā)率為22.00%;觀察組有6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6.00%,觀察組患兒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有14例患兒轉變?yōu)橄?,轉變率為14.00%;觀察組有2例患兒轉變?yōu)橄?,轉變率為2.00%,觀察組患兒的轉變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止咳平喘糖漿對小兒咳嗽具有較好的療效,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肺功能,降低復發(fā)率和哮喘轉變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7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對血清NT-proBNP、Hcy水平的影響
    楊靜 李鈺蘭 賈百全
    2017, 40(8):1122-112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7
    [摘要](1344) [HTML](0) [PDF 743.68 K](1928)
    摘要:
    目的 分析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對血清腦鈉素N端前體肽(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響。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焦作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芪藶強心膠囊。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及治療前后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T-proBNP、Hcy水平的變化。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結束后,兩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每搏輸出量(SV)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LVEF、SV顯著高于對照組,LVEDD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血清NT-proBNP、Hcy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組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血清NT-proBNP、Hcy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Hcy水平,且安全可靠。
    18  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范智芳 王川 許曉璐 吉丁奎
    2017, 40(8):1126-11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8
    [摘要](1369) [HTML](0) [PDF 715.54 K](1784)
    摘要:
    目的 探討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入院后被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給予芬太尼麻醉,觀察組(40例)給予瑞芬太尼麻醉,依據麻醉前后不同時間的收縮壓(SDP)、舒張壓(DBP)、心率(HR),兩種麻醉藥物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及麻醉用藥量及麻醉期間患兒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評價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麻醉中的效果。結果 與誘導前的基礎值相比,麻醉藥物誘導后兩組SDP、DBP值均降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HR水平與誘導前的基礎值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麻醉藥物用量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麻醉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瑞芬太尼對小兒先天性心臟介入手術麻醉效果好,對心功能的影響較小,術后能早期拔管,副作用較小,是目前臨床上一種理想的麻醉藥物。
    19  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腎陰虧虛的療效研究
    馮蕾 李興波
    2017, 40(8):1130-113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19
    [摘要](1064) [HTML](0) [PDF 714.54 K](2548)
    摘要:
    目的 探討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腎陰虧虛的療效。方法 選取120例2型糖尿病腎陰虧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口服二甲雙胍片0.5 g/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六味地黃丸大蜜丸1丸/次,2次/d。療程均為4周。觀察并記錄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治療前后總癥狀積分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以此評價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腎陰虧虛的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組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癥狀積分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總癥狀積分明顯下降,組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總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對照組1例低血糖反應,觀察組1例低血糖反應,1例輕度惡心,兩組不良反應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 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明顯改善糖尿病的臨床癥狀,降糖作用明顯,藥品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20  不同劑量左甲狀腺素治療老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療效評價及對血脂的影響
    符寶林 符星
    2017, 40(8):1134-113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0
    [摘要](617) [HTML](0) [PDF 710.61 K](1744)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左甲狀腺素治療老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療效及對血壓的影響。方法 以2013年3月-2016年5月于旬陽縣醫(yī)院就診的老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A、B兩組各49例,兩組患者均使用左甲狀腺素進行治療。A組患者初始劑量為12.5 μg/d,B組患者初始劑量為25 μg/d,每兩周增加劑量25 μg/d,維持劑量50~150 μg/d治療12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甲狀腺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應。結果 A組患者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59.18%與87.76%,B組患者治愈率與總有效率分別為61.22%與91.84%,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不顯著。治療后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B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優(yōu)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水平差異不顯著。A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8%,明顯低于B組的16.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不同劑量左甲狀腺素治療老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療效相當,大劑量組短期內改善甲狀腺功能及血脂效果更好,但低劑量左甲狀腺素不良反應較少,臨床應根據患者情況采用合適劑量治療。
    21  胃康寧顆粒與胃復春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對照研究
    侯建明 楊改姣 宋永玲
    2017, 40(8):1138-11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1
    [摘要](985) [HTML](0) [PDF 697.06 K](2862)
    摘要:
    目的 探討胃康寧顆粒與胃復春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CAG)癌前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安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AG癌前病變患者85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和研究組44例,對照組給予胃復春片治療,研究組給予胃康寧顆粒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病理積分及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治療后炎癥、萎縮、腸化生積分均明顯較治療前減小,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炎癥、腸化生積分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康寧顆粒治療CAG癌前病變效果顯著,尤其對炎癥、腸化生等組織學變化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臨床應用價值高。
    22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IL-35、NF-κB水平影響的比較
    劉瑞 劉艷芬
    2017, 40(8):1141-11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2
    [摘要](688) [HTML](0) [PDF 727.16 K](1683)
    摘要:
    目的 探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白介素-35(IL-35)、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據使用藥物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觀察組(51例)口服瑞舒伐他汀鈣片,通過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評價不同他汀類藥物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差異。結果 治療前,兩組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G、TC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HDL-C水平均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前,兩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IL-35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NF-κ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均具有較好的調脂作用,瑞舒伐他汀對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顯,此外,瑞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體內炎癥反應,不良反應少,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理想藥物。
    23  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
    王玉富
    2017, 40(8):1145-11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3
    [摘要](944) [HTML](0) [PDF 718.68 K](1726)
    摘要:
    目的 探討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在駐馬店市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5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85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舒血寧注射液治療,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0 d。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分別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及氧化應激因子的含量并比較分析;通過APACHEⅡ以及BISAP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腺損傷程度。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1.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丙二醛(MDA)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治療后APACHEⅡ以及BISAP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血寧注射液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可顯著降低機體的炎性以及氧化應激反應,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地西他濱聯(lián)合HAG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評價
    楊瑩 關紅梅 陳宛麗 王舒 劉冰
    2017, 40(8):1149-11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4
    [摘要](917) [HTML](0) [PDF 748.68 K](1592)
    摘要:
    目的 探討地西他濱聯(lián)合HAG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評價。方法 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治療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5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6例,接受HAG化療,觀察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濱聯(lián)合HAG化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第1個療程結束后,對照組患者的總緩解率為26.9%,觀察組為30.0%,雖然觀察組的緩解率較高,但是統(tǒng)計分析差異并不顯著。兩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組的總緩解率為83.3%,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7.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fā)生25例次不良反應,顯著低于對照組(43例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地西他濱輔助治療可以顯著改善HAG化療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療效,降低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5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高脂血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調脂效果
    張旭輝
    2017, 40(8):1153-11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5
    [摘要](591) [HTML](0) [PDF 723.67 K](1621)
    摘要:
    目的 對比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高脂血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調脂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yī)院診治的高脂血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給予小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組給予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都治療觀察4周。比較兩組糖脂代謝指標,血脂指標及并發(fā)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值對比無明顯差異。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治療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療前,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治療后觀察組的TG、TC、LDL-C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7%和97.1%,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隨訪調查6個月,觀察組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6%,對照組為27.1%,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大劑量阿托伐他汀的應用具有更好的調脂效果,從而減少隨訪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26  吡侖帕奈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發(fā)作的Meta分析
    吳克剛 陳怡 何消陽
    2017, 40(8):1157-11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6
    [摘要](1130) [HTML](0) [PDF 753.65 K](1985)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吡侖帕奈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發(fā)作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EBSCO、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庫(CBM)、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VIP)和萬方數(shù)據庫,收集吡侖帕奈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發(fā)作的隨機對照試驗,檢索時限從建庫至2017年2月,采用RevMan 5.0軟件對各效應指標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5項研究,計1 500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吡侖帕奈組癲癇完全不發(fā)作率[OR=3.75,95%CI (1.77,7.93),P=0.000 6]、發(fā)作頻率減少≥ 50%的患者百分率[OR=2.08,95%CI (1.69,2.56),P<0.001]均高于安慰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吡侖帕奈主要不良反應有眩暈、困倦、頭痛、共濟失調、鼻咽炎等;吡侖帕奈8 mg和12 mg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安慰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吡侖帕奈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發(fā)作能有效減少癲癇發(fā)作頻率,且不良反應較輕,患者基本耐受。
    27  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及挑戰(zhàn)
    王珊珊 葉強
    2017, 40(8):1163-11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7
    [摘要](1396) [HTML](0) [PDF 719.56 K](3707)
    摘要:
    疫苗的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年以來隨著生物技術迅猛發(fā)展,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發(fā)展,應用反向疫苗學技術開發(fā)的新型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已陸續(xù)被歐洲醫(yī)藥管理局和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準上市。盡管目前國內尚未批準相關產品上市,但一些企業(yè)和研究院所已在加緊研發(fā)。為了進一步了解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推動國內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發(fā),綜述不同類型B群腦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
    28  中藥單體成分抗腫瘤侵襲轉移的作用機制研究
    李春雨 王琪 申珅 李國霞
    2017, 40(8):1168-11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8
    [摘要](1446) [HTML](0) [PDF 720.60 K](3639)
    摘要:
    侵襲與轉移為惡性腫瘤的重要生物學特征,也是臨床腫瘤治療失敗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尋找安全有效的抗腫瘤轉移藥物已成為轉化醫(yī)學的一項迫切任務。中藥單體成分姜黃素、貝母乙素、β-欖香烯等以其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成為近年來抗腫瘤轉移藥物研究和開發(fā)的熱點。綜述了近年來中藥單體成分抗腫瘤侵襲轉移的研究進展。
    29  基于腸道菌群新靶點的中藥防治糖尿病研究進展
    鄭禮勝 邰文 蘭新新 劉東博 陳常青
    2017, 40(8):1173-11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29
    [摘要](1637) [HTML](0) [PDF 746.07 K](3242)
    摘要:
    糖尿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3大殺手,其發(fā)生發(fā)展與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系列變化密切相關。因此調整腸道菌群結構成為治療糖尿病的新思路。中藥防治糖尿病取得了較好療效,改善腸道菌群結構可能是其重要機制之一。對基于腸道菌群新靶點的中藥單體成分(小檗堿、根皮苷、大黃酸等),中藥單方(肉桂精油、黃連花薹、前胡總香豆素等)和中藥組方(葛根芩連湯、升降散、補中益氣湯等)防治糖尿病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糖尿病防治藥物的開發(fā)及防治方法與思路提供參考。
    30  固體分散技術在制劑領域的研究進展
    譚佳威 孫如煜 曾滟棱 杜守穎
    2017, 40(8):1182-11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8.030
    [摘要](1442) [HTML](0) [PDF 725.17 K](4543)
    摘要:
    固體分散體作為一種制劑的中間體,在改善難溶性藥物的溶出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固體分散技術是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出與溶解度最具應用潛力的新技術之一,其發(fā)展將推動制劑領域日臻完善。重點從固體分散體的載體材料、各種新型制備技術及其比較、固體分散劑型的應用與穩(wěn)定性問題4個方面展開介紹,闡述了影響固體分散體穩(wěn)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防止其老化的有效措施,最后對固體分散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