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18年第41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FDA對藥品說明書適應癥項目的要求
    蕭惠來
    2018, 41(11):1933-19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1
    [摘要](1382) [HTML](0) [PDF 1.01 M](2329)
    摘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18年7月發(fā)布了“人用處方藥和生物制品說明書的適應癥和應用項目——內(nèi)容和格式供企業(yè)用指導原則(草案)”。該指導原則指出適應癥和應用項目一般由適應癥和使用限制兩部分組成,并詳細介紹了該項目應包括的內(nèi)容和格式,同時告誡不應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格式。介紹該指導原則的主要內(nèi)容,期望對我國藥品說明書適應癥項目的撰寫和監(jiān)管有益。
    2  FDA對促銷說明書和廣告中藥品名稱顯示的最新要求
    孫昱 蕭惠來
    2018, 41(11):1941-19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2
    [摘要](806) [HTML](0) [PDF 898.89 K](1921)
    摘要:
    促銷說明書和廣告中產(chǎn)品名稱的顯示,對正確識別藥品和確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有重要作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12月發(fā)布了“在促銷說明書和廣告中產(chǎn)品名稱位置、大小和突出程度的供企業(yè)用的指導原則”。詳細介紹該指導原則,以期對我國各種媒體的藥品宣傳資料和廣告的發(fā)布和監(jiān)管有所幫助。
    3  槲皮素磺酸化衍生物合成及其體內(nèi)外抗腫瘤研究
    徐浩 高藝璇 王向濤
    2018, 41(11):1945-19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3
    [摘要](719) [HTML](0) [PDF 1.37 M](1889)
    摘要:
    目的 合成槲皮素磺酸化衍生物(QSA),并探究其體內(nèi)外抗腫瘤作用。方法 于槲皮素5'位引入了磺酸基合成QSA;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其溶解度;MTT法檢測QSA和槲皮素(0.1、0.5、1.0、2.5、5.0、10.0、25.0和100.0μg/mL)對4T1、HeLa和HepG2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計算其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制備4T1荷瘤小鼠模型,隨機分成6組(每組8只),分別為模型(iv生理鹽水)組,紫杉醇(PTX)注射液(陽性對照,8 mg/kg,iv給藥)組,QSA高、中、低劑量(70、45、20 mg/kg,iv給藥)組,槲皮素(70 mg/kg,ig給藥)組。iv組每2天給藥1次,ig組每天給藥1次,隔天監(jiān)測體質(zhì)量和腫瘤體積。iv給藥7次后將小鼠處死,稱瘤質(zhì)量并計算抑瘤率,同時剖取獲取肝和脾,計算肝、脾指數(shù)。結(jié)果 合成產(chǎn)物QSA的溶解度是槲皮素的4 261倍;QSA對3種腫瘤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顯,與槲皮素IC50值無顯著性差異,其中對4T1細胞的抑制效果最優(yōu);體內(nèi)抑瘤實驗結(jié)果顯示,各給藥組與模型組比較,均對小鼠瘤體積增長發(fā)揮顯著抑制作用(P<0.001);槲皮素(70 mg/kg)組抑瘤率為18.64%, QSA 45 mg/kg組抑瘤率最高,為55.37%,與PTX注射液組(55.03%)無顯著性差異,具備成藥性。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肝脾指數(shù)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QSA安全性較高。結(jié)論 槲皮素經(jīng)磺酸基修飾后解決了水不溶性,體內(nèi)抗腫瘤活性顯著改善,為結(jié)構(gòu)相近的黃酮類藥物解決給藥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4  藥載比對和厚樸酚-分枝狀聚乙二醇聚合物G2納米粒形態(tài)及體外抗腫瘤活性的影響
    邱瀚弘 朱志軍 張雪潔 王向濤 韓美華 郭一飛
    2018, 41(11):1951-195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4
    [摘要](1482) [HTML](0) [PDF 1.50 M](1918)
    摘要:
    目的 采用分支狀聚乙二醇化聚合物G2制備不同藥載比的和厚樸酚(HK)納米粒,考察其穩(wěn)定性、體外釋放及細胞毒等體外表征,以期豐富現(xiàn)有的納米載藥系統(tǒng)并篩選合適的藥載比。方法 采用超聲-蒸發(fā)法將有機相(HK和G2的丙酮溶液的混合相)緩慢注入到去離子水中,減壓旋蒸除去有機溶劑即得HK-G2納米粒(HK-G2-Nps),分別制備藥載比為1∶1、2∶1、4∶1、8∶1的納米粒。利用馬爾文粒度分析儀測定HK-G2-Nps粒徑、Zeta電位及聚合物分散性指數(shù)(PDI)值;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各藥載比載藥量;用掃描電鏡觀察其形態(tài);動態(tài)膜透析法進行體外釋藥試驗;以乳腺癌4T1細胞為模型用MTT法評價質(zhì)量濃度為50.0、10.0、5.0、2.5、1.0、0.5、0.1 μg/mL的各藥載比HK-G2-Nps細胞毒作用。結(jié)果 各藥載比HK-G2-Nps的粒徑分布較為集中,分散較為均勻;載體G2的用量影響HK-G2-Nps的粒徑大小,隨著藥載比的增加,粒徑逐漸減小,載藥量提高。穩(wěn)定性結(jié)果顯示,納米粒室溫下放置穩(wěn)定;納米粒在0.9% NaCl中粒徑明顯增大,在5%葡萄糖溶液、PBS緩沖液和血漿中可穩(wěn)定存在。電鏡結(jié)果顯示,藥載比為1∶1時,納米粒沒有均一的形態(tài);藥載比為2∶1時,納米粒呈現(xiàn)出不規(guī)則的類球狀;藥載比為4∶1時,呈現(xiàn)出規(guī)則均一的球形;藥載比達到8∶1時,納米粒呈現(xiàn)出明顯的立方柱狀形態(tài)同時存在不規(guī)則球狀。體外釋放試驗結(jié)果顯示,在前24 h,納米粒能夠迅速釋放,藥載比為4:1時累計釋放最高,可達70%左右;24 h之后,4個藥載比均緩慢釋放至120 h,藥載比1∶1和2∶1的累計釋放率均在60%左右,藥載比4∶1和8∶1的累計釋放率可達80%、89%。HK-G2-Nps各藥載比4T1細胞增殖抑制率均大于游離組HK,藥載比為4∶1時作用最顯著,其中質(zhì)量濃度50.0、10.0、2.5、1.0、0.5、0.1 μg/mL顯著高于HK組(P<0.05),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值為3.83 μg/mL。結(jié)論 成功篩選并制備藥載比為4∶1的HK-G2-Nps,其對乳腺癌4T1細胞增殖抑制率大于HK。
    5  香葉木苷對人肝癌HepG2細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表達的影響
    崔明宇 崔軼瓊 劉媛媛 馬英麗 高杰
    2018, 41(11):1958-19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5
    [摘要](591) [HTML](0) [PDF 1.15 M](1892)
    摘要:
    目的 研究香葉木苷對人肝癌HepG2細胞增殖抑制及誘導凋亡的作用,并探討其相關分子機制。方法 將HepG2細胞分為對照組和香葉木苷組,香葉木苷組分別加入終質(zhì)量濃度為1、5、25 μg/mL的香葉木苷DMSO溶液,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DMSO。藥物處理24 h后,臺盼藍染色及Live/Dead染色檢測香葉木苷對HepG2細胞活性的影響;CCK-8及EdU染色檢測香葉木苷對HepG2細胞增殖的影響;TUNEL染色檢測香葉木苷對HepG2細胞凋亡的影響;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香葉木苷對Bcl-2、Bax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響。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較,香葉木苷降低HepG2細胞活力、抑制細胞增殖,5、25 μg/mL組差異顯著(P<0.05、0.01、0.001);促進HepG2細胞凋亡,各濃度組均差異顯著(P<0.01、0.001),且均呈劑量相關性。經(jīng)5 μg/mL香葉木苷處理后,HepG2細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水平顯著降低(P<0.001),而促凋亡蛋白Bax的mRNA水平顯著升高(P<0.001),Bcl-2/Bax蛋白水平顯著降低(P<0.001)。結(jié)論 香葉木苷抑制HepG2細胞活力和增殖、促進凋亡,作用機制與調(diào)控Bcl-2/Bax表達有關。
    6  刺五加注射液對化療藥物心臟損傷保護及輔助治療的實驗研究
    葛一蒙 郝春華 韓冰 張珊 張蕊 孫雙勇 王維亭 趙專友 湯立達
    2018, 41(11):1963-196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6
    [摘要](589) [HTML](0) [PDF 1.16 M](1782)
    摘要:
    目的 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對化療藥物阿霉素誘導心肌損傷的保護及助眠、抗抑郁作用,為其臨床的輔助治療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 1)大鼠ip 2.5 mg/kg的鹽酸阿霉素,每周1次,連續(xù)6周,誘導大鼠心臟毒性模型;于阿霉素注射后立即尾靜脈輸注藥液,時長1 h,共6次,對照組、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受試藥組給予刺五加注射液(50、100、200 mg/kg,以總黃酮計),陽性對照組給予參芪扶正注射液(25 mL/kg);測定大鼠血清心肌酶、炎性因子,以及心肌組織病理改變。2)以地西泮(0.5 mg/kg)為陽性對照,測定刺五加注射液(30、60、120 mg/kg)對戊巴比妥鈉閾劑量(45 mg/kg)及閾下劑量(30 mg/kg)致小鼠睡眠的影響。3)采用小鼠懸尾實驗,以氟西?。?0 mg/kg)為陽性對照,測定刺五加注射液(30、60、120 mg/kg)對不動時間的影響,觀察其抗抑郁作用。結(jié)果 與模型組比較,刺五加注射液50、100、200 mg/kg不同程度減輕心肌病理改變,減少心肌酶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漏出,除刺五加注射液50 mg/kg組CK-MB外,均差異顯著(P<0.05);可使IL-1β、IL-6、TNF-α水平不同程度降低,其中100、200 mg/kg組均差異顯著(P<0.05、0.01)。與對照組比較,刺五加注射液30、60、120 mg/kg劑量相關性地顯著縮短小鼠睡眠潛伏期(P<0.05、0.01、0.001),120 mg/kg組顯著延長睡眠時間(P<0.001),60、120 mg/kg組顯著增加入睡率(P<0.05、0.01)。與對照組比較,刺五加注射液各劑量組明顯縮短小鼠懸尾不動時間(P<0.05、0.01)。結(jié)論 刺五加注射液對化療藥物阿霉素導致的心肌損傷治療效果明顯,而且能助眠、抗抑郁,這些作用對于恢復機體體力、促進健康有重要作用。
    7  熄風靜寧顆粒對多發(fā)性抽動癥大鼠HPA軸及紋狀體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
    于敬龍 王俊宏 周義山 李燕 任昕昕 穆俊 彰金 張文想
    2018, 41(11):1970-197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7
    [摘要](1065) [HTML](0) [PDF 1.25 M](1983)
    摘要:
    目的 探討熄風靜寧顆粒(XFJNG)對多發(fā)性抽動癥(TS)模型大鼠HPA軸及紋狀體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方法 采用連續(xù)7 d ip亞氨基二丙腈(IDPN,150 mg/kg)建立T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將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氟哌啶醇(0.5 mg/kg)組、XFJNG(6 mg/kg,臨床等效劑量)組,同時設立對照組,每組10只,連續(xù)給藥4周。于給藥第0、1、2、3、4周進行刻板運動評分;末次給藥后24 h殺鼠取材,試劑盒法檢測各組大鼠紋狀體內(nèi)多巴胺(DA)、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含量,下丘腦及血清促腎上腺皮質(zhì)素釋放激素(CRH)含量,血清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ACTH)、皮質(zhì)醇(CORT)含量;取腎上腺組織,進行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大鼠腎上腺組織形態(tài)。結(jié)果 與模型組比較,給藥4周后,氟哌啶醇和XFJNG組大鼠刻板運動評分均顯著降低,紋狀體DA、NE、5-HT的水平均顯著升高,血清及下丘腦CRH水平均顯著降低,血清ACTH及CORT水平均顯著降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腎上腺細胞體積較小,染色深,細胞質(zhì)占比較大,空泡明顯減少;氟哌啶醇、XFJNG組大鼠腎上腺細胞質(zhì)染色相對模型組較淺,空泡數(shù)量增多。結(jié)論 熄風靜寧顆粒可能通過抑制大鼠紋狀體DA系統(tǒng)失衡及HPA軸功能亢進來改善大鼠TS癥狀。
    8  傣百解醇提物調(diào)控趨化素表達發(fā)揮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療作用
    李松梅 夏杰 張貴華 呂花榮 蔡豪 王荌 仇嘉 普莉
    2018, 41(11):1976-19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8
    [摘要](1320) [HTML](0) [PDF 1.20 M](1638)
    摘要:
    目的 研究傣百解醇提物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療作用,并探討其調(diào)控趨化素(Chemerin)及其受體(CMKLRI)表達的作用機制。方法 高脂飼料喂養(yǎng)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驗證造模成功后改普通飼料喂養(yǎng),并隨機分為模型組、非諾貝特膠囊組(陽性藥,0.2 g/kg)和傣百解醇提物低、高(2.6、4.5 g/kg)劑量組,每組10只,給藥組每天ig給藥1次,連續(xù)4周;對照組大鼠一直飼予普通飼料,對照、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純水。最后1次給藥后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腹主動脈取血收集血清,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離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水平;ELISA法檢測血清空腹胰島素(FINS)的濃度;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取肝組織進行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肝組織病理學改變。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法檢測肝組織Chemerin及CMKLRI mRNA表達水平。結(jié)果 與模型組比較,傣百解醇提物高、低劑量組血清TC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低劑量組HDL-C含量顯著升高(P<0.05);各劑量組HOMA-IR水平均降低,其中高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各劑量組ISI均有所升高,但作用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高、低劑量組肝臟脂質(zhì)沉積等病理學改變有所改善;各劑量組Chemerin及CMKLRI mRNA表達均有所下調(diào),其中高劑量組下調(diào)Chemerin mRNA表達作用顯著(P<0.05)。結(jié)論 傣百解醇提物對大鼠NAFLD具有降低LDL-C、升高HDL-C含量、降低HOMA-IR水平和保肝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下調(diào)chemerin mRNA表達有關。
    9  葛根枳椇子梔子提取物對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研究
    梁金強 陶施民 余慶濤 盧賢歡 郭雅娟 葛亞中 馬忠華 黃芝瑛
    2018, 41(11):1981-198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09
    [摘要](1138) [HTML](0) [PDF 1.23 M](1972)
    摘要:
    目的 探討葛根枳椇子梔子提取物(PHGE)解酒護肝作用。方法 SPF級Wistar雄性大鼠12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和PHGE低、中、高劑量(0.2、0.5、1.2 g/kg)組,每組24只。除對照組外,其他組別通過喂飼Regular型Lieber-DeCarli酒精液體模型飼料造模,造模過程中,PHGE各組動物ig不同劑量的PHGE。每周測定動物體質(zhì)量1次,每天測定攝食量1次;給藥4周和8周每組分別取半數(shù)動物禁食過夜,采血測定血清生化指標;解剖取肝臟稱質(zhì)量并計算臟體系數(shù);取部分肝臟冰凍切片進行油紅“O”染色,觀察肝臟脂肪肝情況;測定肝臟總脂肪含量,測定肝臟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總谷胱甘肽(GSH)、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結(jié)果 4周和8周造模,大鼠體質(zhì)量均增長減緩(P<0.05、0.01),第8周PHGE高劑量組動物體質(zhì)量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攝食量未見明顯差異。造模4周,模型組血清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總膽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血糖(GLU)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0.01);與模型組比較,PHGE低、中、高劑量組AST、GLU,中、高劑量組ALT、TCHO、HDL,中劑量組LDL均顯著下降(P<0.05、0.01),并呈明顯的劑量相關性,造模8周與造模4周結(jié)果一致。造模給藥8周,模型組GSH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PHGE高劑量組GSH顯著高于模型組(P<0.01),高劑量組ADH顯著高于模型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造模給藥4、8周,模型動物肝臟脂肪量顯著升高(P<0.05、0.01),給藥8周,PHGE高劑量組肝臟脂肪量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模型組肝臟質(zhì)量與對照組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而肝臟系數(shù)顯著增加(P<0.01),應為動物體質(zhì)量較小引起,PHGE各劑量組肝臟系數(shù)與同期模型組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肝臟脂肪染色后,造模動物主要表現(xiàn)為彌漫性肝細胞內(nèi)、中央靜脈周邊肝細胞內(nèi)紅染脂滴,PHGE中、高劑量組評分低于模型組。結(jié)論 PHGE發(fā)揮明顯預防和/或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改善肝功能,降低血糖和膽固醇。
    10  姜黃素下調(diào)NF-κB信號通路抑制化學缺氧誘導的U87細胞炎癥反應
    胡晨 汪玉馨 孟長虹
    2018, 41(11):1989-19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0
    [摘要](1222) [HTML](0) [PDF 1.24 M](1466)
    摘要:
    目的 研究姜黃素對化學缺氧所致人源性神經(jīng)星形膠質(zhì)瘤細胞系U87炎癥反應的影響,并探討相關分子機制。方法 100 μmol/L CoCl2處理U87細胞不同時間(1、3、6、12、24 h),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法檢測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mRNA表達變化。100 μmol/L CoCl2處理U87細胞12 h制備化學缺氧模型,同時給予1、5和10 μmol/L姜黃素處理,對照組(不添加CoCl2)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DMSO;qRTPCR法檢測IL-1β、IL-6、TNF-α mRNA表達變化;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NF-κB/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及核轉(zhuǎn)位。結(jié)果 CoCl2上調(diào)U87細胞IL-1β、IL-6、TNF-α mRNA水平并呈時間相關性,炎癥反應在約12 h達到高峰。與模型組比較,姜黃素顯著下調(diào)炎癥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5和10 μmol/L濃度組差異顯著(P<0.05);顯著下調(diào)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導致細胞核內(nèi)NF-κB/p65蛋白顯著減少、細胞質(zhì)中NF-κB/p65蛋白顯著增加(P<0.05)。結(jié)論 姜黃素通過下調(diào)NF-κB信號通路抑制化學缺氧誘導的U87細胞炎癥反應。
    11  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快速測定三七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
    周雨楓 楊哲萱 董林毅 周立紅 葉正良
    2018, 41(11):1994-19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1
    [摘要](1267) [HTML](0) [PDF 1.23 M](1666)
    摘要:
    目的 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shù)(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建立三七藥材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定量分析的快速測定方法。方法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三七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測定方法對53批藥材分別測定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別建立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近紅外定量分析模型,并利用內(nèi)部交叉驗證和外部驗證的方法對模型進行優(yōu)化。結(jié)果 藥材樣品中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預測最佳波段分別為4 450.32~7 350.01 cm-1和6 163.92~3 984.71 cm-1。定量模型校正集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7 2和0.962 4,校正均方差分別為0.039 6和0.776 0;驗證集的相關系數(shù)為0.962 4和0.988 4,驗證均方差分別為0.173和0.595。結(jié)論 該方法準確、快速、無污染,可用于三七藥材中水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快速測定。
    12  地榆及其炮制品地榆炭配方顆粒紅外快速鑒別
    王相 范帥帥 高樂 李軍山 牛麗穎
    2018, 41(11):2000-200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2
    [摘要](580) [HTML](0) [PDF 1.27 M](1473)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鑒別地榆及其炮制品地榆炭配方顆粒的紅外方法。方法 采用紅外光譜結(jié)合二階導數(shù)光譜及二維相關光譜法分析地榆及其炮制品配方顆粒的光譜特征。結(jié)果 地榆與炮制品配方顆粒的紅外光譜基本相似,僅在2 932、1 041、918、760 cm-1處位置變化;二階導數(shù)光譜在1 200~1 800 cm-1差異較大,二維相關光譜圖差異明顯。結(jié)論 通過比較地榆及其炮制品紅外光譜圖、二階導數(shù)光譜圖及二維相關光譜圖,可以準確、快速鑒別地榆及其炮制品地榆炭配方顆粒。
    13  中紅外光譜法評價6家企業(yè)生產(chǎn)的黃柏、茯苓和熟地黃配方顆粒的質(zhì)量
    閻姝 夏亞飛 楊艷 曹麗娟 李天祥
    2018, 41(11):2005-201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3
    [摘要](1311) [HTML](0) [PDF 1.06 M](1858)
    摘要:
    目的 用中紅外光譜技術(shù)對6家企業(yè)生產(chǎn)的黃柏、茯苓及熟地黃3種配方顆粒進行質(zhì)量考察,分析了不同企業(yè)配方顆粒的一致性。方法 以峰位、峰形、相對峰強度或主要標準峰個數(shù)等為考察指標,對不同企業(yè)生產(chǎn)的同一品種的配方顆粒與標準藥材及自制提取物的譜圖進行對比,分析三者之間的差異(相似度)。結(jié)果 6家企業(yè)的黃柏配方顆粒在1 604、1 507 cm-1處特征峰的相對峰高的變化不同,其原藥材質(zhì)量可能存在差異;茯苓配方顆粒因采用輔料種類不一,中紅外光譜圖差異明顯;熟地黃配方顆粒因原藥材投料比不同,隨著輔料含量的增加,與熟地黃提取物的相關系數(shù)降低。結(jié)論 中紅外光譜具有操作簡單、快速、專屬性強、不需要對樣品進行分離等優(yōu)點,尤其是揭示不同企業(yè)的同一種配方顆粒因采用原藥材的品質(zhì)、輔料不同等因素所造成質(zhì)量差異,因此,中紅外光譜技術(shù)為保證配方顆粒的均一性提供了客觀的分析手段和數(shù)據(jù)支撐。
    14  氫溴酸沃替西汀片溶出度測定方法學研究
    華東東 米楠 臧可昕 閻卉 房思萌
    2018, 41(11):2011-201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4
    [摘要](935) [HTML](0) [PDF 927.44 K](1489)
    摘要:
    目的 建立氫溴酸沃替西汀片的體外溶出度測定方法,分析體外釋放行為。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氫溴酸沃替西汀片溶出度的方法,并考察方法的專屬性、線性、精密度、準確性及濾膜干擾。Waters Symmetry C18色譜柱(250mm×4.6 mm,5 μm),以水/三氟乙酸混合溶液(1 000∶0.5)為流動相A,甲醇-乙腈-水-三氟乙酸混合溶液(600∶350∶50∶0.35)為流動相B,流動相A與流動相B比例為45∶55,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為254 nm,柱溫40℃。結(jié)果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氫溴酸沃替西汀與其同分異構(gòu)體分離良好。試驗專屬性、線性、精密度、準確性良好,所使用濾膜對結(jié)果測定無干擾。結(jié)論 該方法準確、可靠、耐用性好,可為氫溴酸沃替西汀片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參考依據(jù)。
    15  伊潘立酮片有關物質(zhì)一致性評價研究
    米楠 房思萌 華東東 臧可昕
    2018, 41(11):2015-20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5
    [摘要](1041) [HTML](0) [PDF 1.22 M](1510)
    摘要:
    目的 建立伊潘立酮片的有關物質(zhì)測定方法,與參比制劑進行有關物質(zhì)一致性評價研究。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伊潘立酮片有關物質(zhì),并考察方法的專屬性、線性、精密度、準確性及耐用性等。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150 mm×4.6 mm,5 μm)色譜柱,以0.02 mol/L磷酸氫二銨緩沖液(磷酸調(diào)pH至7.0±0.1)為流動相A,以乙腈為流動相B,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為229 nm,柱溫40℃。結(jié)果 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伊潘立酮與雜質(zhì)分離良好,輔料無干擾。自研伊潘立酮片與參比制劑雜質(zhì)譜相似。結(jié)論 該方法準確、可靠、耐用性好,自研伊潘立酮片與參比制劑具有有關物質(zhì)一致性。
    16  氣相色譜法測定阿戈美拉汀原料藥中乙酸和乙醚殘留
    鄒孟瑤 趙麗娜 李銀峰 靳朝東
    2018, 41(11):2021-20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6
    [摘要](1331) [HTML](0) [PDF 961.89 K](1545)
    摘要:
    目的 建立測定阿戈美拉汀原料藥中殘留的2種有機溶劑(乙酸、乙醚)的檢測方法。方法 采用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色譜柱為DB-FFAP毛細管柱(30 m×0.32 mm×0.5 μm),載氣為高純度氮氣;柱溫40℃,維持2 min,以50℃/min升至120℃;再以20℃/min升至220℃,維持2 min;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進樣口溫度為250℃,檢測器溫度為250℃,載氣流量為2 mL/min,進樣量1 μL,分流比為20∶1。結(jié)果 在考察的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r=0.999 7~0.999 8),2種殘留溶劑均完全分離,精密度試驗RSD值以及被測組分的平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結(jié)論 該氣相色譜法操作簡單,準確度、靈敏度高,可用于檢測阿戈美拉汀原料藥中殘留的有機溶劑。
    17  細胞色素P450酶2C9和維生素K環(huán)氧化物還原酶復合體1基因多態(tài)性對瓣膜置換術(shù)后華法林劑量影響分析
    裴媛 周賀偉 郭麗娜 王單單
    2018, 41(11):2025-20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7
    [摘要](1145) [HTML](0) [PDF 1.06 M](1896)
    摘要:
    目的 分析細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和維生素K環(huán)氧化物還原酶復合體1(VKORC1)基因多態(tài)性對瓣膜置換術(shù)后華法林劑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自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間于漯河市中心醫(yī)院行瓣膜置換術(shù)后口服華法林的12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PCR-RFLP法分別檢測其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同時記錄患者的華法林日均服用劑量、血漿總濃度及游離濃度。對不同基因型及臨床特征與華法林日常服用劑量進行直線相關及多元回歸分析。結(jié)果 華法林日均服用劑量對比,CYP2C9(1061A/C)基因型AA患者顯著高于基因型AC患者(P<0.05),VKORC1(1639 G/A)基因型AA患者顯著低于基因型AG患者(P<0.05),VKORC1(1173 C/T)基因型TT患者顯著低于基因型CT患者(P<0.05)。華法林血漿總濃度及游離濃度對比, VKORC1 (1639 G/A)基因型AA患者顯著低于基因型AG患者(P<0.05),VKORC1(1173 C/T)基因型TT患者顯著低于基因型CT患者(P<0.05)。女性患者的華法林日均服用劑量顯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70歲和60~69歲患者顯著低于60歲以下各年齡段(P<0.05)。直線相關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結(jié)果提示,華法日均服用劑量與CYP2C9、VKORC1基因型和年齡、性別相關(P<0.05)。結(jié)論 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態(tài)性與瓣膜置換術(shù)后華法林日常服用劑量個體化相關,同時年齡和性別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18  神經(jīng)節(jié)苷脂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療效和對炎癥因子的影響
    王曉蕓 孫朝榮 楊怡 顧麗萍
    2018, 41(11):2030-203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8
    [摘要](1093) [HTML](0) [PDF 995.87 K](1721)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中應用神經(jīng)節(jié)苷脂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的患兒共54例,并隨機分為觀察組(n=27)和對照組(n=27)。兩組患者均應用同樣的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加用注射用胞磷膽堿鈉0.5 g/d,觀察組患者則應用神經(jīng)節(jié)苷脂注射液20 mg/d,療程均為2周。分別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血氣分析結(jié)果、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和NBNA評分。結(jié)果 1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88.9%)顯著高于對照組(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H值、血氧分壓(pO2)、血二氧化碳分壓(pC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以上各項指標均有顯著的改善,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pO2、pCO2和SaO2均較對照組顯著改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IL-2的水平較治療前均有顯著升高,IL-6、hs-CRP和TNF-α的水平對比治療前有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IL-2水平較對照組顯著更高,而IL-6、hs-CRP和TNF-α的水平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評分均有改善,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神經(jīng)節(jié)苷脂治療HIE患者的療效確實,對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升高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9  丹參滴注液對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腦血液流變學與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
    郭豪 余翠紅 常婷
    2018, 41(11):2035-203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19
    [摘要](634) [HTML](0) [PDF 999.73 K](2015)
    摘要:
    目的 探討丹參滴注液對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腦血液流變學與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選擇西安大興醫(yī)院收治的腦供血不足患者13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給予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同時給予胞磷膽堿鈉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丹參滴注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治療觀察14 d。比較兩組療效及患者腦血液流變學和凝血功能的變化。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9%和86.2%,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椎動脈與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分別為(33.29±7.35)cm/s和(33.59±8.14)cm/s,對照組分別為(30.22±8.02)cm/s和(30.78±7.19)cm/s,都顯著高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聚集指數(shù)和纖維蛋白原都顯著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以上指標數(shù)值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丹參滴注液輔助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能改善腦血液流變學與凝血功能,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對臨床應用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20  舍曲林聯(lián)合尼莫地平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的影響
    王金良 巫碧佳 區(qū)騰飛 王鵬 廖龍光 孫雪嬌
    2018, 41(11):2039-204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0
    [摘要](1061) [HTML](0) [PDF 935.47 K](1841)
    摘要:
    目的 探討舍曲林聯(lián)合尼莫地平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的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30 mg,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口服舍曲林50 mg,每晚1次。兩組均治療4周。對比兩組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阿爾茨海默病評定量表認知部分量表(ADAS-cog)、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I指數(shù))評分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MMSE評分、MoCA評分、ADAS-cog評分、NIHSS評分和BI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MMSE評分、MoCA評分和BI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治療前,ADAS-cog評分和NIHSS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MMSE評分、MoCA評分和BI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ADAS-cog評分和NIHS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82%(3/34),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88%(2/3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舍曲林聯(lián)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減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值得臨床推廣。
    21  瑞舒伐他汀短期強化治療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shù)后的作用
    姜紅 種艷瑩 王東琦 凌志龍
    2018, 41(11):2043-204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1
    [摘要](478) [HTML](0) [PDF 967.96 K](1490)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強化治療對患者心功能、心肌損傷情況及炎癥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2月渭南市中醫(yī)醫(yī)院行PCI治療的ACS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n=43)行抗凝治療、抗血小板治療以及抗血管治療等,根據(jù)患者情況增加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或β受體阻滯劑等;觀察組(n=42)在上述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每天1次,每次劑量為20 mg,須在睡前進行口服,連續(xù)治療1個月。治療1個月后,觀察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損傷及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等指標。結(jié)果 治療1個月后,兩組治療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房室瓣EA峰比值(E/A)升高,左心室收縮末徑(LVSD)、左心室舒張末徑(LVDD)降低,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心功能指標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心肌肌鈣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顯著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cTnI、CK-MB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腦尿鈉肽(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均顯著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行PCI術(shù)后的ACS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強化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損傷情況,降低炎癥水平。
    22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靶向抗腫瘤作用及藥物毒副反應分析
    祝建芳 岳麗娟 劉小如
    2018, 41(11):2047-20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2
    [摘要](1149) [HTML](0) [PDF 960.35 K](1294)
    摘要:
    目的 對比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靶向抗腫瘤藥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與毒副反應情況,提出醫(yī)院質(zhì)控監(jiān)控措施。方法 采用隨機、對照與抽樣方法,選擇2013年8月—2016年3月在漢中市中心醫(yī)院診治的晚期NSCLC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及家屬意愿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8例,兩組都給予PC方案(紫杉醇+卡鉑)進行化療,對照組給予吉非替尼進行輔助治療,觀察組給予厄洛替尼進行輔助治療,兩組都治療觀察4周。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5.0%和71.4%,都超過了70%,對比無顯著差異。觀察組治療期間的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惡心嘔吐、腹瀉、肝腎損害等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多數(shù)為Ⅰ-Ⅱ級,均可耐受。隨訪至今,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生存時間與無瘤生存時間都超過了15個月,對比無顯著差異。結(jié)論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靶向抗腫瘤藥物治療晚期NSCLC都有很好的療效,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存在一定的毒副反應,要積極加強醫(yī)院質(zhì)控監(jiān)控。
    23  甲鈷胺聯(lián)合強的松治療前庭神經(jīng)炎的臨床研究
    趙玉燕 山媛 李世敬
    2018, 41(11):2051-205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3
    [摘要](1539) [HTML](0) [PDF 1000.10 K](1824)
    摘要:
    目的 探討甲鈷胺聯(lián)合強的松治療前庭神經(jīng)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顧性、隨機、對照研究方法,2012年8月—2017年1月選擇在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診治的前庭神經(jīng)炎患者15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9例。對照組給予強的松治療,口服,5~10 mg/次,10~6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甲鈷胺1mL靜脈推注,1次/d。都治療觀察3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前庭功能和炎癥因子水平。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8.7%和89.9%,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日常活動前庭功能障礙等級量表(VADL)、眩暈殘障程度量表(DHI)評分都顯著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上述評分都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白介素-6(IL-6)水平都顯著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治療期間都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未影響到治療的進行。結(jié)論 甲鈷胺聯(lián)合強的松治療前庭神經(jīng)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療效,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其作用效果可能與下調(diào)炎癥因子表達有關。
    24  口服降糖藥聯(lián)合胰島素對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骨代謝的影響
    寧江穎 劉星君 張渭濤
    2018, 41(11):2056-206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4
    [摘要](538) [HTML](0) [PDF 1005.40 K](1549)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口服降糖藥聯(lián)合胰島素對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骨代謝和成本效果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 選取西安市第一醫(yī)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jù)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于每晚睡覺前皮下注射胰島素,起始劑量為0.2 U/(kg·d),并停用其他降糖藥物。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次,1次/d。對照組患者口服格列美脲片1 mg/次,1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2周。對比兩種不同口服降糖藥物對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骨代謝和成本的影響。結(jié)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胰島β細胞(Homaβ)、修正胰島β細胞分泌指數(shù)(MBCI)、早期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EISI)、血糖曲線下面積(AUCglu)、胰島素曲線下面積(AUCins)和C肽曲線下面積(AUCcp)對比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的Homaβ、MBCI、EISI、AUCins和AUCcp水平在治療后顯著升高,而AUCglu水平治療后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Homaβ、MBCI、EISI、AUCins和AUCc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AUCglu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用藥方案治療后的骨密度均明顯改善,與同組治療前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骨密度改善程度更加明顯,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的控制情況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比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FPG、2h PG和HbA1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P<0.05)。觀察組患者降糖藥物成本低于對照組,但兩種治療方案藥物成本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jié)論 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沙格列汀降糖藥物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方案是可行的,可結(jié)合患者具體特點,在早期應用藥物,改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骨代謝,控制血糖水平,延緩糖尿病進展,經(jīng)濟效果較佳,可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25  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巴曲酶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翠
    2018, 41(11):2061-20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5
    [摘要](623) [HTML](0) [PDF 957.34 K](1449)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巴曲酶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榆林市星元醫(yī)院進行診治的突發(fā)性耳聾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巴曲酶注射液,每次10 BU,加入500 mL生理鹽水中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每兩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靜脈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療,將0.4 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兩組均治療10 d。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血漿纖維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細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血漿黏度和純音聽閾值。結(jié)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89.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以及凝血酶原時間均明顯升高,血漿纖維蛋白原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間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全血黏度低切、血細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漿黏度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純音聽閾值均明顯改善,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葛根素注射液聯(lián)合巴曲酶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獨使用巴曲酶,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還可以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以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
    26  川芎嗪聯(lián)合阿奇霉素對紅霉素耐藥性大葉肺炎患兒的療效及細胞因子的影響
    盛瑋 田玉珍
    2018, 41(11):2065-206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6
    [摘要](442) [HTML](0) [PDF 987.64 K](1754)
    摘要:
    目的 考察川芎嗪聯(lián)合阿奇霉素對紅霉素耐藥性大葉肺炎患兒的療效及細胞因子的影響。方法 選擇180例紅霉素耐藥大葉性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阿奇霉素組和聯(lián)合組,每組90例。阿奇霉素組給予靜脈滴注10 mg/kg的注射用阿奇霉素,連用3~5 d,患兒體溫恢復,且外周血白細胞恢復后,給予口服10 mg/kg的阿奇霉素干混懸劑,1次/d,連續(xù)治療10 d。聯(lián)合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靜脈滴注40 mg的鹽酸川芎嗪注射液,1次/d,連續(xù)治療10 d。觀察比較兩組的療效、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結(jié)果 治療后,阿基霉素組的有效率為77.78%,聯(lián)合組為87.78%,兩組有效率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CD3+、CD4+、CD8+、CD4+/CD8+水平均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患兒CD3+、CD4+、CD4+/CD8+水平均顯著升高,CD8+水平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聯(lián)合組患兒CD3+、CD4+、CD4+/CD8+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CD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IL-6、IL-8、IL-10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患者IL-6、IL-8、IL-10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聯(lián)合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川芎嗪聯(lián)合阿奇霉素對紅霉素耐藥大葉肺炎患兒有較好的療效,其治療作用的發(fā)揮與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環(huán)境有關,能增加免疫力,減輕炎癥反應,從而促進患兒的康復。
    27  丙戊酸鎂聯(lián)合多奈哌齊對老年癡呆認知行為的影響
    劉文萍 李靜 劉麗丹 徐佳駿 李達麗 彭顏暉
    2018, 41(11):2069-20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7
    [摘要](784) [HTML](0) [PDF 967.32 K](1345)
    摘要:
    目的 探討丙戊酸鎂聯(lián)合多奈哌齊對老年癡呆認知行為的影響。方法 以2012年9月—2017年9月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60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入選的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颊呷朐汉缶鶉谄浣狗糜洃浽鰪妱?、胰島素、抗膽堿能及精神興奮性藥物,停藥一周后,對照組患者口服鹽酸多奈哌齊片5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用,連續(xù)治療1周后,劑量增至10 mg/次,1次/d,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口服丙戊酸鎂緩釋片250 mg/次,2次/d,連續(xù)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認知功能及精神行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緒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變化。結(jié)果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6.67%、66.67%,兩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AD評定量表(ADAS)評分、ADL評分、汗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匹茨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的MMSE、ADL、HAMD、ADAS及PSQI評分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丙戊酸鎂聯(lián)合多奈哌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認知行為、抑郁情緒及睡眠質(zhì)量,在老年癡呆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28  替比夫定對高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母嬰阻斷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李紫艷 郭冰心 王淑 平黃麗 林學霞
    2018, 41(11):2073-207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8
    [摘要](479) [HTML](0) [PDF 986.02 K](1748)
    摘要:
    目的 探討替比夫定對高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為高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療提供安全的母嬰阻斷藥物。方法 選取自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在駐馬店市中醫(yī)院就診的高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婦8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用藥不同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1例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保肝藥物治療,并在孕期的第7、8、9個月各肌肉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價免疫球蛋白,新生兒出生后立即注射2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新生兒在分娩第1、6個月注射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每次10 μg。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從孕期的第7個月開始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進行治療。采用SPSS19.0軟件統(tǒng)計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后血清HBcAb、HBeAg、HBV-DNA水平變化,并于嬰兒出生24 h內(nèi)及6、12月齡取血測HsBAg,比較兩組陽性率差異。觀察兩組患者在用藥后是否出現(xiàn)頭痛頭暈、疲勞、腹痛、腹瀉、惡心、肌肉疼痛等不良反應。對兩組新生兒是否出現(xiàn)早產(chǎn)、新生兒畸形等并發(fā)癥進行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新生兒平均Apgar評分。結(jié)果 觀察組顯效率(53.66%)、總有效率(80.49%)均高于對照組(31.71%、65.8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HBcAb、HBeAg、HBV-DNA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HBeAg、HBV-DNA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HBV-DN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嬰兒出生后12個月的HsBAg及6個月、12個月的HBV-DNA陽性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及觀察組嬰兒隨著時間的延長,HsBAg、HBV-DNA的陽性率均呈現(xiàn)逐漸降低的趨勢。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頭痛頭暈、腹痛腹瀉、惡心的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均無畸形出現(xiàn),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9.97±0.21)稍高于對照組(9.93±0.24),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替比夫定對高載量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療效,并且可以較為理想的阻斷母嬰傳播,但具有頭痛頭暈、腹痛腹瀉、惡心等不良反應。
    29  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他克莫司對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液黏稠狀態(tài)、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胡勇 付榮國 呂治安
    2018, 41(11):2078-20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29
    [摘要](694) [HTML](0) [PDF 995.04 K](1629)
    摘要:
    目的 研究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他克莫司對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血液黏稠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西安濟仁醫(yī)院診治的59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29例。對照組口服他克莫司膠囊治療,初始劑量為每天0.1 mg/kg,每天2次,與早餐和晚餐前1 h口服,連續(xù)給藥6個月;觀察組聯(lián)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治療,把40 mL的黃芪注射液溶于250 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給藥1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血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CD4+、CD3+、CD8+以及CD4+/CD8+等細胞免疫功能指標和血清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結(jié)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72.41%明顯高于對照組4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CD4+、CD3+以及CD4+/CD8+均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均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黃芪注射液與他克莫司聯(lián)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血液高黏狀態(tài),控制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功能,值得應用推廣。
    30  甲潑尼龍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研究
    蓋楠楠 張薇
    2018, 41(11):2082-20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0
    [摘要](922) [HTML](0) [PDF 995.18 K](2556)
    摘要:
    目的 探究甲潑尼龍聯(lián)合甲氨蝶呤在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RA)中的效果,并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探究。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來西安市第五醫(yī)院就診120例RA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12周為1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甲潑尼龍片,前4周8 mg/次,1次/d,4周逐漸減量改為2 mg/次,1次/d,12周為1療程。治療1周后對兩組28個關節(jié)疾病活動度評分(DAS-28)進行對比,治療12周后對兩組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進行對比,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度進行評價。結(jié)果 治療1周后,兩組DAS-28評分均有下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兩組ESR、CRP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ESR較對照組更慢,CRP含量更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F檢測觀察組陽性率為41.67%,低于對照組的58.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AS治療前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甲潑尼龍聯(lián)合甲氨蝶呤在治療RA效果顯著,其機制為甲氨蝶呤能夠抑制體內(nèi)T細胞的增值,起到一定免疫抑制作用,甲潑尼龍能夠延緩炎癥反應對關節(jié)的破壞,也能夠降低甲氨蝶呤在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二者聯(lián)合應用效果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31  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調(diào)血脂對主要心血管事件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
    戶光 曾明 王穎 劉梓晗 魏玉娜
    2018, 41(11):2086-20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1
    [摘要](1346) [HTML](0) [PDF 1.48 M](2042)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與單藥應用雙倍劑量他汀調(diào)血脂治療中對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方法 檢索CENTRAL、PubMed、EMBASE、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中國學術(shù)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和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收集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與雙倍劑量他汀類藥物調(diào)脂治療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18年4月1日。由2名評價員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zhì)量,采用RevMan 5.3和R3.3.1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 共納入16個RCTs,共3 534例患者。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與單藥應用雙倍劑量他汀組相比,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組可降低心絞痛[RR=0.36,95% CI(0.21,0.63),P=0.000 3]、心肌梗死[RR=0.59,95% CI(0.36,0.95),P=0.03]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心絞痛、心肌梗死、血運重建)[RR=0.58,95% CI(0.38,0.87),P=0.009]的發(fā)生風險,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血運重建、心源性死亡、卒中和全因死亡風險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jié)論 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依折麥布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比單藥應用雙倍劑量他汀能進一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但上述結(jié)果尚需更多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證實。
    32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對比利巴韋林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Meta-分析
    謝丹 嚴潔 魏菊紅
    2018, 41(11):2095-210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2
    [摘要](947) [HTML](0) [PDF 1.36 M](1726)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和安全性,為篩選有效的口服藥品提供依據(jù)。方法 檢索中國學術(shù)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萬方醫(yī)學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數(shù)據(jù)庫均為建庫至2018年1月)關于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皰疹性咽峽炎隨機對照試驗(RCT),篩選對照組為利巴韋林的文獻,采用Cochrane風險偏倚評估工具評價納入研究的質(zhì)量,使用統(tǒng)計軟件Revman 5.3進行Meta-分析。結(jié)果 共納入11項RCT,共計1 384例。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利巴韋林對照組[OR=3.92,95% CI(2.72,5.67),P<0.000 01],并在體溫恢復正常[MD=-1.21,95% CI(-1.27,-1.15),P<0.000 01)]、皰疹愈合[MD=-2.73,95% CI(-2.91,-2.55),P<0.000 01]、流涎停止[MD=-1.05,95% CI(-1.13,-0.98),P<0.000 01]、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MD=-2.23,95% CI(-2.47,-2.00),P<0.00001]等方面,均優(yōu)于利巴韋林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0.85,95% CI(0.39,1.87),P=0.69]。結(jié)論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皰疹性咽峽炎在改善癥狀方面優(yōu)于利巴韋林,但由于納入文獻質(zhì)量普遍偏低,尚需更多嚴謹?shù)呐R床RCT論證此結(jié)論。
    33  持續(xù)靜滴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的Meta-分析
    方寶霞 方東菲 陳富超 李銳
    2018, 41(11):2102-21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3
    [摘要](1325) [HTML](0) [PDF 1.07 M](1504)
    摘要:
    目的 評價持續(xù)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數(shù)據(jù)庫(CDSR)、中國學術(shù)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和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VIP)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限2000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持續(xù)靜脈滴注奧美拉唑與間歇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文獻,采用Rev Man 5.2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jié)果 納入16篇RCT,共2 683例患者進行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持續(xù)靜脈滴注奧美拉唑與對照組(間歇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比較,持續(xù)靜脈滴注組的顯效率[OR=2.24,95% CI(1.67~3.00),Z=5.43],總有效率[OR=2.42,95% CI(1.61~3.62),Z=4.28],平均輸血量[MD=-0.80,95% CI(-1.01~-0.59),Z=7.3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再出血率[OR=0.56,95% CI(0.29~1.07),Z=1.7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持續(xù)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優(yōu)于間歇靜脈滴注,但受納入文獻質(zhì)量的影響,以上結(jié)論需要高質(zhì)量的臨床證據(jù)進一步證實。
    34  自噬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機制及治療前景
    徐宏睿 曾常茜
    2018, 41(11):2108-211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4
    [摘要](1391) [HTML](0) [PDF 1.01 M](1625)
    摘要:
    自噬過程受到一系列復雜信號分子的調(diào)控?;A水平的自噬在清除異常積聚的蛋白質(zhì)、長壽命蛋白以及受損細胞器、維持細胞內(nèi)穩(wěn)態(tài)和細胞生存中扮演重要角色。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障礙和記憶力損害為主的腦部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目前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介紹自噬和阿爾茨海默癥的關系和藥物治療,旨在為AD相關藥物的開發(fā)及合理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35  藥物臨床試驗各環(huán)節(jié)的風險管理
    劉妤 陸明瑩 張?zhí)锵?/a> 張彩霞 劉婷 袁祖貽
    2018, 41(11):2113-21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5
    [摘要](1593) [HTML](0) [PDF 858.57 K](2602)
    摘要:
    隨著我國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能力的不斷提高,新藥臨床試驗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新藥臨床試驗是驗證藥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結(jié)果的可靠性直接關系到百姓的用藥安全。臨床試驗的完成質(zhì)量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其中臨床試驗機構(gòu)的管理起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藥物臨床試驗各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風險因素,并探討了降低風險的應對措施,以期為藥物臨床試驗的質(zhì)量管理以及項目質(zhì)量的提升提供借鑒。
    36  苦參堿類生物堿抗肉瘤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張明發(fā) 沈雅琴
    2018, 41(11):2117-212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6
    [摘要](560) [HTML](0) [PDF 967.52 K](1504)
    摘要:
    苦參堿類生物堿(苦參堿、氧化苦參堿、槐果堿、槐定堿)可通過下調(diào)肉瘤細胞表達各種細胞生長因子(如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等),阻滯血管新生,間接抑制肉瘤生長;還能直接抑制肉瘤細胞增殖并促進其凋亡,產(chǎn)生抗肉瘤作用??鄥A類生物堿還可通過下調(diào)P-糖蛋白、肺耐藥蛋白、DNA拓撲異構(gòu)酶的過度表達,解除肉瘤細胞的多藥耐藥性,提高其對化療藥的敏感性。
    37  烏頭藥對配伍研究進展
    赫宇霏 慈小燕 伊秀林 曾勇 劉昌孝 李亞卓
    2018, 41(11):2123-212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7
    [摘要](1204) [HTML](0) [PDF 970.64 K](1617)
    摘要:
    烏頭湯始記于《金匾要略》,是東漢時代著名醫(yī)學家張仲景創(chuàng)制的一首名方,具有溫經(jīng)祛寒、除濕止痛的功效,主治寒濕痹證。烏頭湯是由烏頭、甘草、白芍、黃芪和麻黃5味藥組成,其中烏頭既是烏頭湯的君藥,又是具有毒性成分的藥材,所以常配伍給藥以達到促進烏頭療效和制約烏頭毒性的目的,除烏頭湯全方組外,臨床也常采用全方加減味或藥對用于治療。對近年來烏頭配伍藥材甘草、白芍、黃芪、麻黃及其活性成分對外排轉(zhuǎn)運體和細胞色素P450影響的文獻進行回顧,總結(jié)整理了與烏頭伍用藥材與其活性成分對外排轉(zhuǎn)運體和細胞色素的作用,以期通過分析藥材活性成分對外排轉(zhuǎn)運體和細胞色素P450的調(diào)控及作用,來詮釋烏頭伍用藥材的減毒增效機制,解析復方配伍規(guī)律的科學性。為烏頭配伍合理應用和臨床藥理研究提供了基礎,并對臨床上安全、有效用藥具有重要的意義。
    38  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劑fostamatinib
    石志玲
    2018, 41(11):2129-21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11.038
    [摘要](1541) [HTML](0) [PDF 1.09 M](1765)
    摘要:
    Fostamatinib是美國里格爾制藥公司開發(fā)的一種口服的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為成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方案。其有效性已經(jīng)被臨床試驗充分證實,于2018年5月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上市。概述了fostamatinib的基本性質(zhì)、合成路線、作用機制、藥動學、藥物相互作用和臨床研究等內(nèi)容,以期為該類新藥研發(fā)以及合理用藥提供幫助。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quán)所有
    技術(shù)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jīng)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