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18年第41卷第8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人類和嚙齒類動物肺腫瘤比較
    邱波 王艷 陳凱 孟廣禎 張海靜 王鳳乾 胡建廷
    2018, 41(8):1369-137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1
    [摘要](920) [HTML](0) [PDF 1.06 M](1558)
    摘要: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近年來,由于吸煙和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嚙齒類動物在肺癌的病因、有效致癌物、潛在協(xié)同效應、發(fā)病機制及新的肺癌診斷和治療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從影響實驗動物肺腫瘤反應的因素、人類和嚙齒類動物肺腫瘤的形態(tài)學差異、肺癌的分子學改變方面進行綜述,為肺腫瘤的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提供參考。
    2  腫瘤細胞周期測定方法研究
    高世勇 謝明宏 譚慧心 李丹 李琳 吳爽 安娜
    2018, 41(8):1374-137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2
    [摘要](1381) [HTML](0) [PDF 993.19 K](2933)
    摘要:
    腫瘤是一類與細胞周期密切相關的疾病。流式細胞術對腫瘤細胞周期的分析可以觀察到腫瘤細胞倍體的變化,有助于腫瘤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區(qū)分腫瘤細胞所處于的細胞周期,明確地了解每個時相所占細胞周期的比例,對于腫瘤藥物的研發(fā)具有重要意義。該文著重對G0期和G1期,G2期和M期,以及S期細胞的測定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并對這些方法的優(yōu)缺點及適用條件進行闡述和總結,為腫瘤藥物的研發(fā)及基礎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參考。
    3  大鼠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模型方法學研究
    張珊 郝春華 張蕊 孫雙勇 王維亭 趙專友 湯立達
    2018, 41(8):1380-13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3
    [摘要](848) [HTML](0) [PDF 1.45 M](1373)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慢性心衰(HF)急性加重模型方法學。方法 SD大鼠麻醉后,測定術前左室縮短分數(shù)(FS),結扎冠狀動脈前降支(假手術組只穿線不結扎),8周后,測定術后FS,選取FS較術前下降50%以上的大鼠作為HF模型鼠,按FS心衰程度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采用生理鹽水作為容量負荷方式,按容量負荷程度分為輕度(1 mL/kg,即HF+輕度負荷組)、中度(2 mL/kg,即HF+中度負荷組)、重度(3 mL/kg,即HF+重度負荷組)3種模式,輸注速度1 mL/min。假手術組同重度負荷模式。測定左室壓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中心靜脈壓(CVP)、呼吸頻率(RR)、心率(HR)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 HF大鼠給予不同容量負荷,+LVdp/dtmax出現(xiàn)不同程度降低,輕、中、重負荷心臟收縮功能惡化百分率分別可達40%、80%、100%;隨著負荷加重,RR減低率逐漸增多,重度負荷可達到100%;輕、中、重度負荷HR降低幅度最大可達3.5%、7.5%、8.4%,CVP升高幅度分別最大可達23.7%、31.1%、51.5%;LVEDP升高幅度分別最大可達2.5、5.7、10.3 mmHg。與假手術組比較,中、重負荷組負荷后一段時間內±LVdp/dtmax、LVEDP、CVP、RR、HR差異顯著(P<0.05、0.01、0.001)。結論 容量負荷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大鼠慢性心衰具備部分急性加重的特征。
    4  小鼠H22、S180腹水模型臨床檢查特征研究
    姜一樸 滕晉瑩 胡金芳 杜芬芬 張銳 邸志權
    2018, 41(8):1386-139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4
    [摘要](1561) [HTML](0) [PDF 1.25 M](1700)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研究其臨床指標的變化情況,探討小鼠癌性腹水模型的特征。方法 制備小鼠肝癌(H22)、骨肉瘤(S180)腹水瘤模型,觀察腹水生長及小鼠的體質量、進食、飲水量、自主活動等一般狀態(tài);待腹水生長至第12天,眼眶采血、抽取腹水,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進行血液學、血清生化、腹水常規(guī)、生化及電解質檢查;取少量腹水涂片后瑞氏染色鏡檢;使用試劑盒測定血清及腹水中乳酸(LD)水平。結果 小鼠腹水形成率為100%,腹部逐漸膨脹明顯,活動變得遲緩,毛發(fā)不榮,進食及飲水量均減少;與對照組比較,H22和S180組小鼠于腹水接種第4天起體質量顯著升高(P<0.01);血中白細胞(WBC)數(shù)量顯著升高(P<0.01),紅細胞(RBC)、血小板(HGB)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腹水中少見血象細胞;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尿素氮(BUN)、乳酸脫氫酶(LDH)、LD水平顯著升高,肌酐(CREA)、白蛋白(ALB)、血糖(GLU)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電解質紊亂。結論 H22、S180小鼠腹水瘤模型多種檢測指標異常,且與臨床表現(xiàn)基本一致,具有典型的惡性腹水特征。
    5  全身體積描記法在大鼠呼吸系統(tǒng)試驗中的應用
    劉艷菊 周博宇 鐘飛 蘭天龍 葛鵬 徐德璐 胡雷
    2018, 41(8):1391-13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5
    [摘要](1496) [HTML](0) [PDF 1.06 M](2190)
    摘要:
    目的 應用全身體積描記法觀察藥物對大鼠呼吸指標的影響,對動物肺功能檢測系統(tǒng)進行性能驗證,為該技術用于藥物安全藥理學評價提供依據(jù)。方法 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分為溶媒對照組、巴氯芬(30 mg/kg)組、茶堿(30 mg/kg)組,溶媒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的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實驗時將動物放入體積描記箱中,動物肺功能檢測系統(tǒng)連續(xù)獲取給藥前至少60 min及給藥后6 h內的數(shù)據(jù),藥后24 h至少連續(xù)采集60 min的數(shù)據(jù),將每只動物給藥前、給藥后1、2、4、6、24 h均選取連續(xù)平穩(wěn)的30個呼吸波,檢測潮氣量(TV)、每分鐘通氣量(MV)、呼吸頻率(F)。結果 與溶媒對照組比較,巴氯芬組TV在給藥后1、2、4、6、24 h顯著增大(P<0.05),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F在藥后2、4、6 h顯著減慢(P<0.05),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大鼠給予30 mg/kg的茶堿后呼吸急促,藥后1、2、4 h F明顯加快、MV顯著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與溶媒對照組比較,藥后1、2 h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SD大鼠給予巴氯芬和茶堿后呼吸指標具有良好時間-反應趨勢,可作為陽性藥用于儀器的性能驗證;肺功能檢測系統(tǒng)能夠準確記錄清醒無束縛大鼠呼吸指標的變化情況,可用于呼吸系統(tǒng)安全藥理學研究。
    6  微型細菌回復突變試驗方法的建立及驗證
    任萌 張建軍 王春雨 張海嬌 劉妍 申秀萍
    2018, 41(8):1395-139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6
    [摘要](1578) [HTML](0) [PDF 1022.72 K](2656)
    摘要:
    目的 建立高通量評價藥物遺傳毒性的微型細菌回復突變(Ames)試驗。方法 采用平皿摻入法進行標準Ames試驗,采用6孔板摻入法進行微型Ames試驗,兩試驗均設置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2組又分別分為代謝活化和非活化2個亞組,各組培養(yǎng)基中分別加入菌液(鼠傷寒沙門菌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活化組加大鼠肝微粒體酶(S9)混合液,陽性對照組再加入陽性誘變劑:Dexon(-S9),應用于TA97、TA98和TA102;NaN3(-S9),應用于TA100和TA1535;2-AA(+S9),應用于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凝固后37℃溫箱培養(yǎng)約48 h,計數(shù)各組回變菌落數(shù)。結果 在標準Ames試驗中,陰性對照組各個菌株回變菌落數(shù)均在本實驗室自發(fā)回變菌落數(shù)正常值范圍內。在兩試驗中,陽性對照組所誘導的回變菌落數(shù)均是陰性對照組的2倍以上,標準試驗細菌回變菌落數(shù)約為微型試驗的5倍。結論 在6孔板上進行微型細菌回復突變試驗,大大減少了受試物的用量,提高了篩選速度。本實驗室建立的微型細菌回復突變試驗背景數(shù)據(jù),用于遺傳毒理的檢測是高效可靠的。
    7  血清滅活對小鼠淋巴瘤試驗結果的影響
    任萌 張海嬌 康瑋 張建軍 申秀萍 劉妍
    2018, 41(8):1399-140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7
    [摘要](817) [HTML](0) [PDF 970.31 K](1254)
    摘要:
    目的 探索小鼠淋巴瘤胸腺激酶(tk)位點基因突變試驗中血清滅活對結果的影響。方法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小鼠淋巴瘤細胞(L5178Y3.7.2c-tk+/-)設立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陰性對照組加入100 μL DMSO,陽性對照組加入100 μL 10 μg/mL 4-硝基喹啉(4-NQO)誘導突變,測定細胞懸浮增長率(SG)、相對懸浮增長率(RSG)、平板效率(PE)、相對存活率(RS)和相對總生長率(RTG)等指標。根據(jù)血清滅活與否和選擇突變劑三氟胸苷(TFT)的含量,在篩選突變集落過程中,將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各分為:滅活組、未滅活+1.5倍TFT組、未滅活組,測定突變頻率(MF),對試驗結果進行評價。結果 陰性對照組SG在8~32,細胞倍增速度符合試驗要求;PE在65%~120%,符合試驗成立條件。陽性對照的滅活組、未滅活+1.5倍TFT組、未滅活組中MF均比陰性對照組至少增加300×10-6且小克隆突變頻率至少占40%,符合試驗要求。陰性對照滅活組的MF數(shù)值在標準范圍內,未滅活組的MF數(shù)值明顯高于滅活組,超過標準數(shù)值范圍,且96孔板中的大小克隆不易區(qū)分;陰性對照未滅活+1.5倍TFT組使得MF數(shù)值在標準范圍內,但遠高于滅活組。結論 在小鼠淋巴瘤試驗中,測定MF的平板一定要用滅活的血清,未滅活血清可能通過抵消TFT作用對結果產生很大影響。
    8  淀粉類黏合劑黏度曲線的測定
    劉歡 張寧 池慧波
    2018, 41(8):1403-14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8
    [摘要](893) [HTML](0) [PDF 1.30 M](2442)
    摘要:
    目的 測定不同類型淀粉類黏合劑的黏度曲線,確定其使用的最佳濃度范圍。方法 探索不同類型淀粉的配制方法,采用數(shù)字旋轉黏度計測定不同種類淀粉黏合劑在不同溫度下的黏度并繪制黏度曲線圖。結果 不同種類的淀粉制成淀粉漿的黏度差異較大;所考察的5種淀粉漿的黏度拐點溫度范圍為40~50℃;預膠化淀粉和部分預膠化淀粉適合采用煮槳法配制淀粉漿,其他3種淀粉適合采用沖漿法配制淀粉漿。結論 作為淀粉漿使用的最佳濃度范圍分別是:玉米淀粉5%~8%,可溶性淀粉6%~8%,預膠化淀粉5%~8%,部分預膠化淀粉5%~8%,SWELSTARTMWB-1 1%~5%。
    9  乙醇對口服調釋制劑中藥物突釋的影響及監(jiān)管情況簡介
    陳潔 劉倩 南楠 許鳴鏑 陳德俊
    2018, 41(8):1408-141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09
    [摘要](1311) [HTML](0) [PDF 1.02 M](4178)
    摘要: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口服調釋制劑中控制釋放的高分子輔料或膜控材料被酒精提前溶解,或部分溶解及變性,導致活性成分的釋放方式、速率或程度發(fā)生變化,使其血液濃度短時間內升高,產生突釋效應。綜述了乙醇對調釋制劑藥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影響,對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歐洲藥物管理局等藥品監(jiān)管機構對劑量突釋試驗的要求以及減少酒精引起的調釋制劑藥物突釋風險的方法進行介紹,以指導調釋制劑的研發(fā)及一致性評價,為我國仿制藥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評價提供借鑒。
    10  FDA對復方激素類避孕藥說明書的要求
    蕭惠來
    2018, 41(8):1415-14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0
    [摘要](476) [HTML](0) [PDF 1.17 M](1438)
    摘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12月發(fā)布了"復方激素類避孕藥說明書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對這類藥物說明書各個項目提出了詳細而具體的要求。介紹該指導原則的主要內容,期待對我國這類藥物說明書充實內容、補充重要信息和準確反映目前的科學認識水平有所幫助。
    11  金芪降糖片聯(lián)合胰島素激活PPAR-α/FGF21信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
    尹清晟 范姍姍 陳瑞 張艷軍 莊朋偉
    2018, 41(8):1425-14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1
    [摘要](1164) [HTML](0) [PDF 1.20 M](1230)
    摘要:
    目的 考察金芪降糖片聯(lián)合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聯(lián)合ip 3次小劑量(35 mg/kg)鏈脲霉素制備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選擇空腹血糖值>11.1 mmol/L的大鼠進行后續(xù)實驗。模型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金芪降糖片(0.5 g/kg)組、胰島素(6.5 IU/kg)組和聯(lián)合給藥(金芪降糖片0.5 g/kg+胰島素6.5 IU/kg)組,另選取10只健康大鼠作為對照組。各組均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4周,檢測大鼠餐后2 h血糖并進行胰島素耐量試驗(ITT),Elisa方法檢測大鼠血清成纖維細胞因子21(FGF21)含量,Western Bloting檢測大鼠肝臟PPAR-α表達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餐后血糖明顯升高(P<0.01),胰島素敏感性、肝臟PPAR-α均顯著降低(P<0.01),血清FGF21升高,但無顯著性差異;與模型組比較,聯(lián)合給藥能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P<0.01),顯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P<0.05),顯著升高血清FGF21含量(P<0.01)、增加肝臟PPAR-α表達(P<0.01),且較兩藥單用效果更優(yōu)。結論 金芪降糖片聯(lián)合胰島素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協(xié)同激活PPAR-α/FGF21信號有關。
    12  白頭翁湯對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傅曄柳 諸夢露 樓霆
    2018, 41(8):1430-143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2
    [摘要](1116) [HTML](0) [PDF 3.12 M](1051)
    摘要:
    目的 觀察白頭翁湯對鏈脲佐菌素(STZ)誘導的I型糖尿病小鼠肝損傷的治療效果。方法 單次ip STZ(180 mg/kg)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對照組給予等量的檸檬酸緩沖液。挑選血糖值≥ 15 mmol/L的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二甲雙胍組及白頭翁湯低、中、高劑量(生藥2.5、5.0、10.0 g/kg)組,對照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連續(xù)ig給藥4周。末次給藥24 h后,稱各組小鼠體質量,測空腹血糖;試劑盒法檢測血清中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檢測血清及肝組織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HE染色觀察肝組織病理組織學損傷。結果 給藥4周后,與模型組比較,白頭翁湯中、高劑量組動物體質量顯著升高、空腹血糖值顯著降低(P<0.05、0.01);中、高劑量組血清ALT、AST、ALP、TNF-α、IL-6水平顯著下降(P<0.05、0.01、0.001);中、高劑量顯著降低血清及肝組織中MDA含量,高劑量顯著提升血清及肝組織中SOD活力,中、高劑量顯著增加血清GSH-Px水平,高劑量顯著增加肝組織GSH-Px水平(P<0.05、0.01)。HE染色顯示白頭翁湯可以改善肝臟病理組織學損傷。結論 白頭翁湯可以有效改善STZ誘導的糖尿病肝損傷,機制與減輕脂質過氧化、增強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抗炎作用有關。
    13  肺咳停顆粒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研究
    高潔 尹玲 武夏明 鄒德俊 劉燕琳 邱妮娜
    2018, 41(8):1436-14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3
    [摘要](874) [HTML](0) [PDF 1.00 M](1343)
    摘要:
    目的 研究肺咳停顆粒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方法 通過濃氨水誘發(fā)小鼠咳嗽模型,觀察肺咳停顆粒(0.97、1.94、3.88 g生藥/kg)止咳作用;通過小鼠酚紅分泌實驗,觀察其祛痰作用;通過卵蛋白誘發(fā)豚鼠哮喘模型,觀察其(0.59、1.18、2.36 g生藥/kg)平喘作用;通過大鼠瓊脂肉芽腫炎癥模型,觀察其(0.67、1.34、2.68 g生藥/kg)抗炎作用;通過小鼠二甲苯耳腫脹炎癥模型,觀察其抗炎作用。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肺咳停顆粒低、中、高劑量組均能延長小鼠咳嗽潛伏期、減少2 min內咳嗽次數(shù);增加小鼠酚紅分泌量;延長豚鼠哮喘發(fā)作潛伏期;抑制大鼠瓊脂塊的生長和小鼠耳腫脹程度,并且呈現(xiàn)一定量效關系(P<0.05、0.01)。結論 肺咳停顆粒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14  抗骨髓炎片對家兔骨髓炎的改善作用研究
    張紅果 吳芳 劉春梅 曹軍平
    2018, 41(8):1441-144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4
    [摘要](1094) [HTML](0) [PDF 1.07 M](1031)
    摘要:
    目的 探討抗骨髓炎片對家兔慢性骨髓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脛骨骨髓腔內注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家兔慢性骨髓炎模型,隨機分為4組:抗骨髓炎片高、低劑量(480、240 mg/kg)組,慶大霉素(60 mg/kg)組,模型組(等體積0.5% CMC-Na);另取家兔向骨髓腔內注入生理鹽水,作為假手術組(等體積0.5% CMC-Na),術后當天開始ig給藥,每天1次,連續(xù)6周。術后第6周對右脛骨行X-線檢查并做Laurence評分;術后第2、4、6周采血,血細胞分析儀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ELISA法測定血清溶菌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結果 模型組家兔均有典型骨髓炎表現(xiàn),抗骨髓炎片高、低劑量對骨髓炎癥狀有顯著緩解,Laurence評分與模型組比較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比較,抗骨髓炎片高、低劑量組的白細胞計數(shù)、血清TNF-α和IL-6含量在術后2、4、6周均明顯降低(P<0.01),高劑量組血清溶菌酶含量在術后2、4、6周均明顯升高(P<0.01),低劑量組血清溶菌酶含量在第4、6周亦明顯升高(P<0.05)。結論 抗骨髓炎片對家兔慢性骨髓炎發(fā)揮顯著改善作用,可能與抑制致病菌、提高機體免疫力、下調炎性因子等途徑有關。
    15  新型國產重組甘精胰島素對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魏滋鴻 李薇 武衛(wèi)黨 李亞卓 曾勇 高晶 司端運 朱虹 路江杰 伊秀林
    2018, 41(8):1446-144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5
    [摘要](1274) [HTML](0) [PDF 1.05 M](1350)
    摘要:
    目的 探討新型國產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對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選擇健康SD大鼠和鏈脲佐菌素誘導的1型糖尿病大鼠,甘精胰島素注射液(來得時)為陽性對照藥,健康SD大鼠單次sc 2、4 IU/kg劑量的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大鼠尾靜脈采血,分別測定0 h(給藥前)及給藥后1、2、4、6、8 h空腹血糖;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連續(xù)5 d sc 4、8 IU/kg劑量的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每天分別測定給藥前(0 h)和給藥后(4 h)空腹血糖,給藥第1、5天測定給藥后1、2、4、6、8 h空腹血糖。結果 健康大鼠sc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2、4 IU/kg后,血糖值在2 h下降到最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模型大鼠連續(xù)5 d sc 4、8 IU/kg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血糖于給藥后4~6 h下降至最低點,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每天給藥4 h后血糖均呈平穩(wěn)下降趨勢,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8 IU/kg血糖值與對照組接近。結論 國產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對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有較好的降糖效果,與同劑量陽性藥降糖效果相當。
    16  探討檢驗危急值在嚴重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的應用
    陳崇澤
    2018, 41(8):1450-145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6
    [摘要](1198) [HTML](0) [PDF 1.02 M](1022)
    摘要:
    目的 探討檢驗危急值在嚴重藥品不良反應(SADR)監(jiān)測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集到的基于檢驗危急值及傳統(tǒng)監(jiān)測模式的SADR報告表,對兩種監(jiān)測模式從患者性別與年齡、不良反應特點、科室分布及潛伏期、因果關系及轉歸方面,分別進行歸類整理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福州市長樂區(qū)醫(yī)院共收集SADR 395例,65歲以上年齡段的患者引起SADR最多,占54.44%;基于檢驗危急值的有251例,占63.54%,與傳統(tǒng)監(jiān)測模式比較差異顯著(P<0.01);科室分布方面,居前3位的科室分別為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兩種監(jiān)測模式無顯著差異;檢驗危急值監(jiān)測模式居前3位的不良反應分別為肝功能異常、低血糖、腎功能損害,傳統(tǒng)監(jiān)測模式居前3位的分別為胃腸系統(tǒng)損害、全身性損害、代謝和營養(yǎng)障礙,二者互為補充;潛伏期評價中,最短的為3 min,最長的為7年;關聯(lián)性評價中,"很可能"46例,占11.65%,"可能"349例,占88.35%;轉歸情況方面,痊愈74份,占18.73%,好轉283份,占71.65%。結論 本研究為藥品安全性信息的更新及補充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檢驗危急值在SADR監(jiān)測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提高監(jiān)測工作效率和能力。
    17  幼齡大鼠重復ig腸炎寧顆粒1個月毒性試驗
    劉妍 溫和 唐桂毅 任萌 張海嬌 張建軍 劉全國 張宗鵬 申秀萍
    2018, 41(8):1456-14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7
    [摘要](967) [HTML](0) [PDF 1.19 M](1115)
    摘要:
    目的 觀察腸炎寧顆粒對幼齡大鼠可能引起的毒性反應和毒性靶器官,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方法 雌性大鼠與雄鼠交配、受孕并生仔。從出生12 d的仔鼠中,篩選出128只(16窩,8只/窩)隨機分入4組,每組每性別16只。仔鼠出生第13天,分別ig給予低、中、高劑量(2、4、8 g/kg)的腸炎寧顆粒,對照組給予去離子水,給藥體積為10 mL/kg,連續(xù)給藥31 d,分別于給藥31 d和停藥28 d次日剖殺。檢測指標包括:一般癥狀、體質量、攝食量、睜眼、腹部出毛、空中翻正、自主活動、尿液、股骨長度、血液學、血清生化學、T淋巴細胞亞群、肉眼大體和鏡下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給藥0~3 d,腸炎寧顆粒低、中、高劑量組雄鼠和低、高劑量組雌鼠的體質量增長、及高劑量組雌雄大鼠給藥第3天體質量均明顯降低(P<0.05、0.01);給藥31 d,中、高劑量組雄鼠平均股骨長度偏短(P<0.01),高劑量組雌鼠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容積(HCT)輕度降低(P<0.05),給藥組脾臟髓外造血增多;停藥28 d后均恢復。未見與藥物有關的其他不良反應。結論 本實驗條件下,腸炎寧顆粒大劑量長期給藥可引起幼齡大鼠出現(xiàn)一些異常反應,但程度輕微,且可恢復。
    18  血漿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在AECOPD患者中的變化及利伐沙班干預療效評價
    周芳 趙杰 賈曉民
    2018, 41(8):1463-14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8
    [摘要](1285) [HTML](0) [PDF 1.02 M](1222)
    摘要:
    目的 探索血漿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變化以及利伐沙班對其干預的療效評價。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徐州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120例,AECOPD組與COPD穩(wěn)定期對照組各60例,選擇同期在此院健康體檢者62例作為對照,均于早晨空腹靜脈采血,比較3組研究對象的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水平;將AECOP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利伐沙班組和低分子肝素組,每組30例,分別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口服利伐沙班藥物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AECOPD組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水平高于穩(wěn)定期對照組及健康體檢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穩(wěn)定期對照組患者D-二聚體濃度及纖維蛋白原水平高于健康體檢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颊呓浝ド嘲嗷虻头肿痈嗡刂委熀笱獫{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利伐沙班組患者經治療后D-二聚體水平低于低分子肝素組(P<0.05),纖維蛋白原水平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O2均較治療前有所上升,pCO2均治療前有所降低,血氣分析指標明顯改善(P<0.05),但兩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低分子肝素組治療AECOPD患者總有效率(73.33%)略低于利伐沙班組(80.0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AECOPD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水平高于穩(wěn)定期患者及健康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利伐沙班與低分子肝素兩種藥物的療效接近,但利伐沙班克服了低分子肝素與傳統(tǒng)口服抗凝藥的局限,在臨床治療AECOPD患者中具有更好的應用價值。
    19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支肺氣腫合并休克的臨床研究
    惠朋利 李英
    2018, 41(8):1468-14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19
    [摘要](609) [HTML](0) [PDF 1.01 M](839)
    摘要:
    目的 探討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支肺氣腫合并休克的價值。方法 采用回顧性、隨機、抽樣研究方法,2014年7月-2017年1月選擇在安康市中醫(yī)院診治的158例慢支肺氣腫合并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9例,對照組給予參附注射液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芪藶強心膠囊治療,兩組都治療觀察2周。結果 觀察組血壓回升的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1 h后血氧飽和度與1 h后心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8.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B型利鈉肽(BN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芪藶強心膠囊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慢支肺氣腫合并休克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20  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術后心功能影響
    張曉峰 劉剛 張君紅 王雪莉
    2018, 41(8):1473-14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0
    [摘要](1172) [HTML](0) [PDF 1.00 M](1311)
    摘要:
    目的 探討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術后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PCI術治療;根據(jù)藥物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71)和聯(lián)合組(n=71);對照組術前術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聯(lián)合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輔助治療。持續(xù)治療12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兩組術后心功能指標及高敏C蛋白含量變化。結果 兩組術后冠脈造影在梗死部位均無血栓影,同時兩組1個月內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0.14%和81.69%,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術后12個月再血栓發(fā)生率分別為1.41%和12.68%,聯(lián)合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治療后24 h、72 h、7 d血清hs-CRP含量顯著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在治療后24 h、72 h、7 d血清hs-CRP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減少PCI術后再血栓的發(fā)生,改善急性術后心功能的恢復,降低機體炎性免疫反應。
    21  參芪扶正注射液減輕乳腺癌TC方案骨髓抑制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王金寶 宋振民 張云瑞 趙一舉 徐岳
    2018, 41(8):1477-148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1
    [摘要](1284) [HTML](0) [PDF 1.01 M](1451)
    摘要:
    目的 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對乳腺癌TC方案化療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1年l月-2016年12月開封市中醫(y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46例)、觀察組(46例)。對照組采用TC方案化療,觀察組采用TC化療方案加參芪扶正注射液。所有患者每21天為1個周期,均化療4周期?;?周期后,評價兩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結果 在骨髓抑制方面,與化療前相比,化療后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白細胞明顯減少(P<0.05);化療后,觀察組白細胞下降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療后,觀察組組血紅蛋白及白細胞平均恢復天數(shù)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化療后,對照組NK、CD3+、CD4+、CD8+細胞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NK、CD3+、CD4+、CD4+/CD8+均較化療前升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D8+升高不明顯;化療后觀察組NK、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參芪扶正注射液可減輕TC方案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
    22  胎盤多肽注射液聯(lián)合mFOLFOX6方案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血脂及不良反應的影響
    王建剛 張帆 孔娜 劉漢屈
    2018, 41(8):1481-14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2
    [摘要](1114) [HTML](0) [PDF 1.01 M](1265)
    摘要:
    目的 分析胎盤多肽注射液聯(lián)合mFOLFOX6方案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血脂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取云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結腸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75例,均行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術后使用mFOLFOX6方案行輔助化療,化療方案每周期持續(xù)2周,患者共接受6個周期化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化療期間加用胎盤多肽注射液靜脈滴注。比較兩組患者化療1周期前后血脂變化、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化療結束后近期療效,總結胎盤多肽注射液對患者術后血脂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結果 與化療前1 d相比,兩組患者化療14 d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均升高,對照組化療14 d后TG、LDL-C、HDL-C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熃Y束后,觀察組、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45.33%、42.67%,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熎陂g,觀察組Ⅲ~Ⅳ度惡心/嘔吐、外周神經毒性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其Ⅰ~Ⅱ度及Ⅲ~Ⅳ度口腔黏膜炎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胎盤多肽注射液聯(lián)合mFOLFOX6方案用于結腸癌術后輔助化療,能夠在保證化療效果的基礎上弱化化療藥物對脂質代謝的影響、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從而有效提高化療安全性。
    23  達格列凈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
    韋佳琛 李嫚 張渭濤 何旺 郝姝
    2018, 41(8):1486-148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3
    [摘要](2026) [HTML](0) [PDF 1.01 M](1029)
    摘要:
    目的 探討達格列凈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安市第一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8例、觀察組49例。所有患者均給予1個月的導入治療,結束后對照組使用二甲雙胍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達格列凈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每2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每1個月對患者進行一次門診隨訪。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的變化,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間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以上指標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視網膜中央動脈(CRA)、睫狀后動脈(PCA)的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數(shù)(RI)間無顯著差異,治療后以上指標均顯著升高(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治療期間,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18.37%,與對照組的18.75%間無顯著差異。結論 達格列凈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確切,可顯著降低FBG、HbA1c、2hPG水平,改善球后動脈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24  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對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及患者SOD、MDA影響
    李少昆 賈海梅 哈海楓 安生花
    2018, 41(8):1490-14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4
    [摘要](550) [HTML](0) [PDF 1.01 M](1087)
    摘要:
    目的 探究門冬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腎?。―N)中的療效及其對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青海省交通醫(yī)院收治的96例DN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皮下注射合成人胰島素進行治療,實驗組給予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在治療1、3、5 d測定兩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并對比,在治療第5天對兩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內生肌酐清除率(Ccr)進行測定對比,而后對兩組治療前后SOD及MDA水平進行測定并對比。結果 經治療,兩組在治療1、3、5 d后的FPG及2hPG均低于治療前,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治療第3、5天時的FPG及2hPG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5 d后測量結果顯示,兩組UAER水平均明顯降低,Ccr水平明顯升高,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UAE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Ccr水平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SOD及MDA水平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SOD水平均顯著升高,MDA水平均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SO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門冬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腎病方面效果肯定,同時該藥能夠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SOD、降低MDA水平,對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25  雷公藤多苷聯(lián)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效果研究
    蓋楠楠 張薇 王穎 張智
    2018, 41(8):1495-149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5
    [摘要](1605) [HTML](0) [PDF 1.00 M](1215)
    摘要: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聯(lián)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五醫(yī)院進行診治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口服塞來昔布治療,每次200 mg,每天2次;觀察組聯(lián)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療,每次20 mg,每天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治療前后的血清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和紅細胞沉降率,血清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水平。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和紅細胞沉降率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23均明顯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率相比無明顯差異。結論 雷公藤多苷聯(lián)合塞來昔布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西藥塞來昔布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26  丁螺環(huán)酮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焦慮癥狀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王娟 王丹 劉旭恩 蘇麗娟 王清溪
    2018, 41(8):1499-150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6
    [摘要](823) [HTML](0) [PDF 1.25 M](1344)
    摘要:
    目的 探討丁螺環(huán)酮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焦慮癥狀的臨床療效。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與對照研究方法,選擇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診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84例,伴有焦慮癥狀,根據(jù)信封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給予阿立哌唑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丁螺環(huán)酮治療,兩組都治療觀察3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及HAMA評分、皮質醇水平變化,觀察兩組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嗜睡、便秘、口干、頭暈等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2%)顯著高于對照組(8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的HAMA評分分別為(4.86±1.49)分和(7.98±2.10)分,都顯著低于治療前的(22.98±4.52)分和(23.87±3.10)分,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皮質醇水平顯著降低,同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皮質醇水平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的嗜睡、便秘、口干、頭暈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無顯著差異。結論 丁螺環(huán)酮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能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和臨床療效,安全性也比較好。
    27  卡貝縮宮素對比縮宮素預防剖宮產后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萬淑瓊 潘春燕 尹紅章 張印星
    2018, 41(8):1504-151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7
    [摘要](1335) [HTML](0) [PDF 1.11 M](1554)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卡貝縮宮素對比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EMbase、PubMed、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和萬方數(shù)據(jù)庫,收集卡貝縮宮素對比縮宮素用于預防產后出血的隨機對照研究(RCT),檢索時限均從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2位研究者篩選文獻、提取資料,采用Rev Man 5.1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14個RCTs,3 052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相對于縮宮素,卡貝縮宮素能顯著降低產后出血率[OR=0.48,95% CI(0.36~0.63),P<0.001],術中出血量[MD=-67.31,95% CI(-86.34~-48.28),P<0.001]、術后2 h出血量[MD=-50.43,95% CI(-71.32~-29.55),P<0.001]和術后24 h出血量[MD=-62.87,95% CI(-85.59~-40.16),P<0.001];血紅蛋白減少[MD=-4.24,95% CI(-6.16~-2.31),P<0.001]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OR=0.52,95% CI(0.41~0.65),P<0.001]。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卡貝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優(yōu)于縮宮素,值得臨床推廣。
    28  補益類中藥治療腫瘤患者放射性肺炎的Meta-分析
    趙春陽 楊立超 蔡佳怡 陳素華 姜明燕
    2018, 41(8):1512-152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8
    [摘要](849) [HTML](0) [PDF 1.16 M](1008)
    摘要:
    目的 通過系統(tǒng)評價的方法評價補益類中藥對腫瘤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治療作用。方法 檢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中英文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17年9月1日。用Revman 5.0軟件對納入研究進行方法學質量評價,用Stata 12.0對主要指標放射性肺炎的療效,輔助指標包括影像學改變、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生活質量、免疫功能、肺功能以及細胞因子水平等進行分析。結果 共納入47項研究,共3 071例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使用補益藥能有效治療放射性肺炎[OR=3.778,95% CI(3.098,4.609),P=0.000],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OR=3.509,95% CI(2.655,4.638),P=0.000],減少激素使用時間[WMD=-6.313,95% CI(-9.349,-3.276),P=0.000],改善患者用力呼氣量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降低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水平;但對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顯。亞組分析及回歸分析顯示治療效果與使用補益藥的種類、是否聯(lián)合使用激素、用藥總時長以及患者的腫瘤類型無關。結論 補益類中藥可使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癥狀及影像學檢查均得到改善,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激素的使用時間。
    29  靶向腫瘤代謝的藥物研究進展及與血管生成的關系
    倪穗穎 張經緯 王廣基 周芳
    2018, 41(8):1525-15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29
    [摘要](629) [HTML](0) [PDF 1.39 M](3206)
    摘要:
    腫瘤細胞的代謝重排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糖酵解、谷氨酰胺代謝及生物合成活動的增強。鑒于腫瘤代謝重排在腫瘤發(fā)展中的關鍵作用,靶向腫瘤細胞代謝已成為國際上抗腫瘤藥物研發(fā)的熱點之一。腫瘤微血管新生是腫瘤進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與腫瘤血管內皮細胞的代謝轉變密切相關,其為腫瘤細胞的代謝活動提供物質支持。該文討論了腫瘤細胞與內皮細胞代謝中異常的代謝變化及探討了兩者的關系,并綜述了靶向前述代謝變化的藥物研發(fā)進展。
    30  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對STEMI患者PPCI術后恢復的影響及其治療學進展
    莫雁飛 于宗良
    2018, 41(8):1533-15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0
    [摘要](983) [HTML](0) [PDF 1.03 M](1015)
    摘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然而,盡管該療法可有效地開通心外膜大血管恢復血供,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發(fā)生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導致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因此預防和治療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是診治急性心肌梗死不可回避且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F(xiàn)就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障礙對急性STEMI的影響及其治療學研究進展做一綜述,為STEMI中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障礙的診療新策略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有益的思路。
    31  還原型苦參堿類生物堿的中樞抑制和神經保護作用研究進展
    張明發(fā) 沈雅琴
    2018, 41(8):1541-154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1
    [摘要](562) [HTML](0) [PDF 1.02 M](1324)
    摘要:
    還原型苦參堿類生物堿(包括苦參堿、槐定堿、槐果堿、拉馬寧堿、槐胺堿、13α-羥基苦參堿等)具有中樞抑制和神經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以下作用密切相關:苦參堿類生物堿激活大麻素2型受體和上調電壓門控鈣離子N型通道表達,促進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合成和釋放,下調γ-氨基丁酸轉運體-1表達,使突觸間隙γ-氨基丁酸濃度升高以及上調γ-氨基丁酸-A受體表達,從而增強γ-氨基丁酸能神經功能,產生中樞抑制作用;還可能通過抗氧化以及抑制把關受體-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和激活蛋白激酶A/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PKA/CRE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表達,改善神經組織的微炎癥狀態(tài),進而產生神經保護作用。
    32  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膿毒癥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李陸軍 馬蓉 曹越
    2018, 41(8):1548-155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2
    [摘要](1386) [HTML](0) [PDF 1.01 M](1329)
    摘要:
    膿毒癥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血必凈注射液是基于"菌毒炎并治"理念創(chuàng)制的中藥復方制劑,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在臨床上治療膿毒癥效果確切。綜述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膿毒癥藥理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包括蛋白家族(如高遷移率族蛋白、中性粒細胞翻譯控制腫瘤蛋白、肌紅蛋白等)、細胞因子(炎性因子、血管內皮因子)和生物酶類(基質金屬蛋白酶-9、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以期更好地應用該藥提供依據(jù)。
    33  在藥物安全性評價中組織學技術流程的探討
    郭景玥 高廣深 裴天仙 存慶 胡金芳 申秀萍 郭傳敏
    2018, 41(8):1554-155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3
    [摘要](653) [HTML](0) [PDF 925.24 K](1222)
    摘要:
    藥物安全性評價中毒性病理學評價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而毒性病理學評價作為藥物安全性評價體系中重要的一環(huán),用以確定損傷靶器官、靶組織的形態(tài)及程度變化,評價受試藥物是否具有毒性并判斷其能否推向臨床的重要指標。對組織學技術進行質量控制與評估則是確保毒性病理診斷準確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前提。該文對組織學技術流程進行敘述并探討流程中相關影響因素。
    34  特殊染色在非臨床藥物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
    高廣深 王晶晶 存慶 張洲 裴天仙 張銳 郭傳敏 郭景玥
    2018, 41(8):1558-156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4
    [摘要](1356) [HTML](0) [PDF 927.61 K](1428)
    摘要:
    病理學診斷中特殊染色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長期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特殊染色能夠有針對性地對組織成分進行染色,使組織病理學評價更加完善精確。非臨床藥物評價中常用的特殊染色法有結締組織染色的Masson三色染色法、肌肉染色的磷鎢酸蘇木素染色法、糖原染色的過碘雪夫染色法、脂質類染色的油紅O染色法、色素類染色的Masson-Fontana染色法,以及神經組織染色和病理沉著物染色等,綜述特殊染色的主要內容及應用中注意事項。
    35  治療高血脂癥的新型PPARα激動劑Pemafibrate
    萬蒞
    2018, 41(8):1562-156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8.08.035
    [摘要](3844) [HTML](0) [PDF 1.03 M](1643)
    摘要:
    Pemafibrate(Parmodia®)是高效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激活受體α(PPARα)激動劑,通過選擇性結合PPARα受體調控PPARα的表達,從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降低血漿中的三酰甘油水平。該藥由日本興和集團研制,并在2017年7月3日被批準上市,在日本用于治療高血脂癥。就Pemafibrate的化學性質、作用機制、藥動學和臨床研究等進行概述,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幫助。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