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20年第43卷第2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兒童功能性便秘中藥臨床試驗設計與評價技術指南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分會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臨床藥理分會
    2020, 43(2):173-17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1
    [摘要](1108) [HTML](0) [PDF 1.10 M](1777)
    摘要:
    本《指南》為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標準化項目《兒科系列常見病中藥臨床試驗設計與評價技術指南》之一。其目的是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在病證結合模式下,討論具有兒童功能性便秘疾病、兒童和中藥特點的臨床定位、試驗設計與實施等相關問題,為中藥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臨床試驗設計與評價提供思路和方法。制定過程中先后成立指南工作組、起草專家組和定稿專家組,采用文獻研究和共識會議的方法,最終形成指南送審稿定稿。該《指南》的主要內容包括臨床定位、試驗總體設計、診斷標準與辨證標準、受試者的選擇與退出、給藥方案、有效性評價、安全性觀察、試驗流程、試驗的質量控制、兒童臨床試驗相關的倫理學要求10部分。希望其制定和發(fā)布,能為申辦者/合同研究組織、研究者在中藥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試驗設計,提供借鑒與參考。
    2  GLP機構計算機化系統(tǒng)驗證的生命周期及考慮要點
    霍桂桃 屈哲 張曦 林志 張頔 楊艷偉 李琛 呂建軍
    2020, 43(2):179-18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2
    [摘要](1997) [HTML](0) [PDF 1.03 M](2038)
    摘要:
    GLP機構中使用的計算機化系統(tǒng)必須符合良好實驗室規(guī)范的要求,為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真實、安全、可靠,不但要對計算機化系統(tǒng)驗證開展生命周期管理,而且要對系統(tǒng)生命周期活動中涉及的人員的資質、職責和培訓提出要求,確保從計算機化系統(tǒng)的概念、需求、設計、開發(fā)、發(fā)布、操作使用及維護,直至系統(tǒng)退役及存檔的所有活動均符合GLP要求。簡要介紹計算機化系統(tǒng)驗證生命周期的概念、內容及主要任務,計算機化系統(tǒng)驗證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需求及特殊的考慮要點,以期為我國GLP機構的計算機化系統(tǒng)開發(fā)、驗證提供一定參考,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化系統(tǒng)的使用效率,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加快我國GLP機構臨床前藥物安全性評價數(shù)據(jù)的國際認可。
    3  GLP實驗室計算機化系統(tǒng)基礎設施的驗證和管理
    屈哲 霍桂桃 林志 楊艷偉 張頔 李琛 耿興超 呂建軍
    2020, 43(2):187-19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3
    [摘要](1388) [HTML](0) [PDF 924.04 K](1966)
    摘要:
    網(wǎng)絡和系統(tǒng)基礎設施是GLP實驗室計算機化系統(tǒng)的基本構架,其驗證和管理工作對計算機化系統(tǒng)在GLP機構中的有序運行至關重要?;A設施可在計算機化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生命周期中被驗證,也可獨立驗證?;A設施驗證應全面考慮其特殊方面如基礎設施配置、規(guī)模和復雜性、硬件和軟件以及網(wǎng)絡通信等,從而實現(xiàn)以監(jiān)管為目的的計算機化系統(tǒng)驗證。簡述了計算機化系統(tǒng)基礎設施的驗證方法和管理工作特性,以期為建立符合我國GLP原則和法規(guī)要求的計算機化系統(tǒng)提供支持和參考。
    4  基于Nrf2/HO-1信號通路研究橄欖苦苷的體外抗炎作用
    韓珊 王琴琴 李新星 高紅偉 許瓊明 楊世林
    2020, 43(2):193-19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4
    [摘要](1854) [HTML](0) [PDF 2.09 M](1632)
    摘要:
    目的 探討橄欖苦苷對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RAW264.7)炎癥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方法 MTT法檢測橄欖苦苷(0、10、20、40 μmol/L)對RAW264.7細胞活性的影響;用橄欖苦苷(10、20、40 μmol/L)預處理細胞1 h后,LPS誘導炎癥模型,Griess試劑檢測細胞內Nitrite釋放;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細胞iNOS、COX-2、Nrf2、Keap-1、HO-1、NQO1蛋白表達水平;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內NO、ROS、Ca2+的水平;熒光顯微鏡檢測線粒體膜電位(MMP)水平;ELISA法檢測細胞上清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釋放。結果 與模型組比較,橄欖苦苷組Nitrite釋放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0.001),iNOS、COX-2蛋白的表達顯著降低(P<0.001),NO的產生顯著減少(P<0.05、0.01);TNF-α、IL-6的釋放受到顯著抑制(P<0.001);Ca2+釋放受到顯著抑制(P<0.01);ROS生成受到顯著抑制(P<0.01);JC-1單體降低,恢復聚合物狀態(tài)(紅色熒光變多),MMP穩(wěn)定性增強;Keap1蛋白表達顯著降低, Nrf2、HO-1、NQO1蛋白的表達均顯著升高(P<0.05、0.01、0.001)。結論 橄欖苦苷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炎癥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激活Nrf2/HO-1信號通路相關。
    5  基于藥物代謝酶CYP3A4的烏頭堿配伍人參皂苷、甘草苷的減毒機制研究
    李晗 張廣平 楊依霏 張海靜 馬夢 陳騰飛 葉祖光
    2020, 43(2):199-20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5
    [摘要](1387) [HTML](0) [PDF 1.37 M](1329)
    摘要:
    目的 考察烏頭堿配伍人參皂苷Rb1、甘草苷后對HepG2藥物代謝酶(Cytochrome P450,CYP450)中3A4亞型的報告基因熒光活性、mRNA轉錄及蛋白翻譯水平的影響。方法 將pGLuc-CYP3A4報告基因質粒與pcDNA3.1-hPXR表達質粒共轉染HepG2細胞,檢測烏頭類生物堿、人參皂苷和甘草的單體成分對CYP3A4的激活效應;并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術檢測人參皂苷Rb1、甘草苷與烏頭堿對CYP3A4 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響。結果 報告基因模型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烏頭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和乙酰烏頭堿能下調CYP3A4報告基因熒光強度(P<0.05),其中烏頭堿下調能力最強,人參皂苷Rb1、Rc、Re、Rg1以及甘草苷、異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均能上調報告基因的熒光強度(P<0.05、0.01),其中人參皂苷Rb1和甘草苷上調能力最明顯;同時烏頭堿能下調CYP3A4 mRNA與蛋白表達水平(P<0.05、0.01),人參皂苷Rb1和甘草苷能逆轉烏頭堿下調CYP3A4的能力(P<0.05、0.01)。結論 人參皂苷Rb1、甘草苷與烏頭堿配伍后可上調CYP3A4的表達,減少烏頭堿在體內蓄積時間,起到減毒的作用。
    6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的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藥對作用機制分析
    王單單 郭麗娜 裴媛 王博 王瑞
    2020, 43(2):206-21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6
    [摘要](1327) [HTML](0) [PDF 3.83 M](1568)
    摘要:
    目的 探討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藥對的物質基礎及藥理作用機制。方法 利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分析平臺(TCMSP)中提取出半枝蓮和白花蛇舌草的化學成分,以口服利用度(OB)≥30%、類藥性(DL)≥0.18為條件篩選出候選化合物,并通過該數(shù)據(jù)庫檢索與活性成分相關的作用靶點以及與靶點相關的疾??;利用CTD在線分析平臺查詢靶點相關的主要生物學通路。從而構建出成分-靶點、靶點-疾病、靶點-生物學通路網(wǎng)絡圖。結果 通過篩選,得到33個候選化合物,相應靶點230個,相關疾病319種。其中度值較高的候選成分為槲皮素、木犀草素等;候選化合物作用的核心靶點為PTGS1、PTGS2及HSP90等;潛在靶標與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癥性疾病等319種疾病相關聯(lián);靶點相關的主要生物學通路有腫瘤、免疫系統(tǒng)相關,以及鈣信號通路等30條。結論 本研究對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藥對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進行初步探討,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其藥理作用機制提供參考。
    7  金銀花抗肺癌作用機制的網(wǎng)絡藥理學研究
    楊娟 于曉濤 郭麗娜 王單單 吳作敏 王瑞
    2020, 43(2):213-2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7
    [摘要](1673) [HTML](0) [PDF 3.47 M](1708)
    摘要:
    目的 采用網(wǎng)絡藥理學方法研究金銀花抗肺癌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潛在作用靶點,探討其“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的抗肺癌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PubMed、TCMSP數(shù)據(jù)庫篩選金銀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相關成分的作用靶點,并把口服生物利用度(OB)≥20%和類藥性(DL)≥0.1作為篩選金銀花活性成分的條件。通過CTD在線數(shù)據(jù)庫檢索與肺癌有關的作用靶點,采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分別構建金銀花成分靶點和肺癌相關作用靶點的PPI網(wǎng)絡圖,并利用cytoscape 3.7獲得兩個PPI網(wǎng)絡圖的交集網(wǎng)絡,篩選出與肺癌有關的關鍵作用靶點。最后對關鍵靶點進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作用的信號通路。結果 金銀花治療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芹黃素、山柰酚、毛地黃黃酮等。金銀花與肺癌相關的潛在作用靶點有38個,如PON1、NQO1、AHR、MMP10、CYP1A2、CYP1B1、GJA1、NOS2、RXRA、IL10等。共富集出18條與以上38個關鍵靶點有關的信號通路,如膀胱癌、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甲狀腺癌、小細胞肺癌、子宮內膜癌等。此外,金銀花還參與調節(jié)炎癥反應、脂質代謝、細胞凋亡等生物過程,顯示了金銀花“多成分-多靶點-多通路”共同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的特點。結論 為研究金銀花抗肺癌的藥效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提供新思路,為金銀花的進一步開發(fā)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8  尿石素A對乳腺癌細胞MCF-7增殖、凋亡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劉國軍 黃緒群
    2020, 43(2):221-22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8
    [摘要](1201) [HTML](0) [PDF 2.03 M](1415)
    摘要:
    目的 研究尿石素A對乳腺癌細胞MCF-7增殖、凋亡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制。方法 CCK-8法考察不同濃度尿石素A作用12、24、36、48 h對MCF-7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細胞凋亡染色法考察20、40 μmol/L的尿石素A對MCF-7細胞凋亡的影響;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檢測c-Myc、Cyclin D1、Bcl-2、Bax mRNA的表達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c-Myc、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達水平。結果 尿石素A對MCF-7細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時間濃度相關性;細胞凋亡染色顯示,20、40 μmol/L尿石素A給藥后均能夠誘導MCF-7細胞凋亡;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20、40 μmol/L尿石素A能夠顯著降低MCF-7細胞中c-Myc、Cyclin D1、Bcl-2 mRNA及蛋白的表達水平(P<0.05、0.01),升高Bax mRNA及蛋白的表達水平(P<0.05、0.01)。結論 尿石素A具有抑制MCF-7細胞增殖并誘導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c-Myc、Cyclin D1、Bcl-2表達,升高Bax表達水平有關。
    9  酸棗仁湯對慢性睡眠剝奪小鼠肝功能和特定腸道菌的影響
    任曉宇 李廷利
    2020, 43(2):226-2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09
    [摘要](1041) [HTML](0) [PDF 1.06 M](1397)
    摘要:
    目的 從腸道菌群角度探討酸棗仁湯對慢性睡眠剝奪小鼠肝功能的影響。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和酸棗仁湯組。采用強迫運動睡眠剝奪法建立14 d的慢性睡眠剝奪模型,酸棗仁湯組在睡眠剝奪同時給予酸棗仁湯,對照組正常飼養(yǎng),不作處理。觀察造模前后小鼠體質量和攝食量變化;收集糞便樣本,提取糞便基因組DNA,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檢測特定腸道菌的差異;同時收集血清樣本,試劑盒檢測丙氨酸轉氨酶(ALT)和總膽紅素(TBIL)的活性,進而指示各組肝功能的變化。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的攝食量顯著增加(P<0.05),體質量顯著下降(P<0.05),給予酸棗仁湯顯著增加睡眠剝奪小鼠的進食量(P<0.05)。與對照組比較,睡眠剝奪小鼠的TBIL結果未見明顯差異;而模型組ALT明顯升高(P<0.05),同時給予酸棗仁湯可逆轉ALT的升高(P<0.05)。qRT-PCR結果顯示,模型組小鼠糞便中大腸桿菌屬和產氣莢膜梭菌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增加(P<0.05),而雙歧桿菌屬、羅氏菌屬、乳酸菌屬與對照組比較顯著降低(P<0.05)。同時給藥可以逆轉特定腸道菌大腸桿菌屬、產氣莢膜梭菌和乳酸菌屬的變化(P<0.05),對雙歧桿菌屬、羅氏菌屬沒有顯著影響。睡眠剝奪小鼠糞便擬桿菌門/厚壁菌門比有下降趨勢,酸棗仁湯組該趨勢升高,沒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酸棗仁湯可能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緩解慢性睡眠剝奪導致的肝損傷。
    10  天麻素注射液質量評價
    張玉娟 張曉明 杜興 馬迎春 楊平榮 陳海龍
    2020, 43(2):232-23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0
    [摘要](1450) [HTML](0) [PDF 1.82 M](1617)
    摘要:
    目的 監(jiān)測和評價天麻素注射液的質量現(xiàn)狀。方法 采用法定檢驗與探索性研究相結合的模式,按法定標準檢驗200批樣品,統(tǒng)計分析pH值、有關物質和含量測定等檢驗結果,圍繞安全性有效性開展了有關物質、滲透壓摩爾濃度、依地酸二鈉(EDTA-2Na)篩查及注射劑局部安全性4個方面的研究。結果 按法定標準檢驗結果均符合規(guī)定,合格率100%。通過探索性研究建立了雜質譜,滲透壓摩爾濃度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企業(yè)說明書中對“輔料”描述不完全,EDTA-2Na篩查與注射劑局部安全性研究結果均呈陰性反應或符合規(guī)定。結論 天麻素注射液總體質量狀況好。
    11  杜拉魯肽類似藥(27C7)的蛋白表達及理化性質分析
    趙麗麗 謝藝嘉 王玲玲 朱中松 張貴民 劉忠
    2020, 43(2):237-24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1
    [摘要](1635) [HTML](0) [PDF 1.44 M](1549)
    摘要:
    目的 真核表達杜拉魯肽類似藥胰高糖素樣肽l(GLP-1)-Fc融合蛋白(27C7),并與杜拉魯肽進行理化性質比較。方法 構建真核表達載體pCHO1.0-GLP-1-Fc,并用脂質體轉染CHO細胞,經甲氨蝶呤和嘌呤霉素加壓篩選,再單克隆篩選,得到1株高表達的細胞模型。采用Protein A親和層析法純化目的蛋白,SDS-PAGE檢測蛋白大小,質譜儀進行高分辨分子量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蛋白純度,毛細管等點聚焦電泳(CIEF)檢測蛋白等電點,細胞活性功能評價杜拉魯肽與27C7生物活性的一致性。結果 通過SDS-PAGE、樣品高分辨分子量檢測,27C7與杜拉魯肽分子量一致;分子排阻色譜檢測27C7與杜拉魯肽單體純度接近,CIEF顯示27C7與杜拉魯肽的等電點一致;體外活性檢測結果表明,27C7與杜拉魯肽的生物學活性一致。結論 類似藥27C7與杜拉魯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進行下一步的類似藥研發(fā)工作。
    12  木香提取物中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數(shù)的測定
    李慧敏 馬具淼 王淑萍 石磊 張莉 張靜澤
    2020, 43(2):242-24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2
    [摘要](1539) [HTML](0) [PDF 1.31 M](1380)
    摘要:
    目的 測定木香提取物中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觀油水分配系數(shù),為木香提取物新劑型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 分別采用飽和溶液法和搖瓶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濃度,以計算木香乙醇提取物中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在不同體積分數(shù)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PEG)、不同pH值磷酸鹽緩沖液(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和在正辛醇-不同pH值PBS液中油水分配系數(shù)。結果 37℃時,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在水中的平溶解度分別為17.31、24.32 μg/mL;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在乙醇、PEG、甘油、1,2-丙二醇的水溶液中平衡溶解度隨著溶劑添加比例(5%、10%、20%)的增加而增加,在2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分別為108.81、125.61 μg/mL,在5%甘油中溶解度最小,分別為31.72、42.83 μg/mL。兩者在pH 7.4和pH 9.0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別達到最大,分別為16.63、26.14 μg/mL。兩種成分在pH7.4的磷酸鹽緩沖溶液中油水分配系數(shù)均達到最大,分別為89(logPapp=1.95)、144.30(logPapp=2.16)。結論 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水溶性差,pH值影響兩者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觀油水分配系數(shù)。
    13  基于ICP-MS法對4種動物源性藥材中16種無機元素的測定及量變規(guī)律研究
    李耀磊 左甜甜 徐健 金紅宇 韓笑 安麗萍 馬雙成
    2020, 43(2):248-25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3
    [摘要](1198) [HTML](0) [PDF 1.46 M](1219)
    摘要:
    目的 測定地龍、土鱉蟲、九香蟲、蜂房4種動物源性藥材中無機元素,并探索其元素量變規(guī)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對樣品進行前處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法對地龍、土鱉蟲、九香蟲、蜂房中鈹(Be)、釩(V)、鈷(Co)、鎳(Ni)、鎵(Ga)、硒(Se)、銣(Rb)、鍶(Sr)、銀(Ag)、銫(Cs)、鈾(U)、銅(Cu)、砷(As)、鎘(Cd)、汞(Hg)和鉛(Pb)16種無機元素進行測定,并采用元素指紋圖譜直觀分析、元素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聚類分析對元素含量差異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16種無機元素的線性關系良好(R>0.996),回收率為87.4~113.0%。4種動物藥中檢測了16種無機元素含量,并繪制無機元素指紋圖譜,發(fā)現(xiàn)其譜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4種動物藥中As、Cd和Pb殘留量較高,有害無機元素的量超標應引起關注。通過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樣品元素之間含量變異均能呈現(xiàn)出明顯特征,并以此可區(qū)分不同種類的動物藥。結論 通過無機元素在4種動物藥中的組成分布及其量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為動物藥的質量控制及安全性評價提供依據(jù),同時為動物藥重金屬形態(tài)價態(tài)研究提供基礎參考。
    14  腦心通膠囊對纈沙坦在大鼠體內藥動學的影響
    姚廣哲 馬文娟 賈琪 歐陽慧子 常艷旭 何俊
    2020, 43(2):255-25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4
    [摘要](872) [HTML](0) [PDF 1.25 M](1351)
    摘要:
    目的 研究腦心通膠囊對纈沙坦在大鼠體內藥動學的影響。方法 建立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LC-MS/MS)法檢測纈沙坦血藥濃度,并進行專屬性考察、回收率試驗、基質效應、穩(wěn)定性試驗等方法學驗證;24只SD雄性大鼠,隨機均分為3組,每組8只,分別為纈沙坦組(A組),纈沙坦和腦心通膠囊單次給藥組(B組),腦心通膠囊給藥7 d后,第8天ig給予纈沙坦和腦心通膠囊組(C組),于給藥前及給藥后不同時間點由大鼠眼眶靜脈叢采血,采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LC-MS/MS)法測定血漿中纈沙坦的質量濃度,DAS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得到纈沙坦的藥動學參數(shù)。結果 成功建立LC-MS/MS法檢測纈沙坦血藥濃度方法,方法學驗證符合藥動學相關規(guī)范要求??诜i沙坦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屬于一室模型。B組Cmax明顯低于A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B組t1/2顯著高于A組(P<0.05);C組tmaxt1/2、AUC0-tn、AUC0-∞均顯著高于A組(P<0.05、0.01),Ke顯著低于A組(P<0.05);C組AUC0-tn、AUC0-∞顯著高于B組(P<0.05)。結論 大鼠經連續(xù)ig給藥腦心通膠囊后,可顯著延緩纈沙坦在大鼠體內的達峰時間,并使纈沙坦在大鼠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升高。
    15  GC-MS法測定維格列汀中氨基甲酸乙酯殘留的不確定
    鄭永剛 靳文仙 劉愛赟 張博 吳赟
    2020, 43(2):260-26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5
    [摘要](1236) [HTML](0) [PDF 1.02 M](1254)
    摘要:
    目的 用氣相-質譜聯(lián)用(GC-MS)法對維格列汀中氨基甲酸乙酯殘留的測定進行不確定度評估。方法 結合氨基甲酸乙酯的實驗方法,建立數(shù)學模型,對實驗過程中供試品制備、對照品溶液的配制、樣品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樣品回收率中不確定度來源進行分析。結果 GC-MS法測定維格列汀中氨基甲酸乙酯時,當取樣量為200 mg,k=2(95%置信度),測量結果表述為:(2.423±0.069)mg/kg。供試品的制備、標準溶液配制過程、重復性、方法回收率對總的不確定度貢獻分別為10.33%、15.08%、56.88%、17.71%。結論 氨基甲酸乙酯在測定過程中,供試品制備、對照品溶液的配制、方法回收率對總的不確定度影響較小,樣品的重復測量是影響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主要來源,在實驗過程中應給予控制。
    16  紅霉素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的臨床研究
    全守東 丁殿帥 孫少勇
    2020, 43(2):264-26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6
    [摘要](865) [HTML](0) [PDF 1.14 M](1412)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喘息性疾病應用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聯(lián)合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收治的102例喘息性疾病患兒,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51)和對照組(n=51)。其中對照組采取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年齡<5歲者,2.5 mg/次,3次/d;≥5歲者,5 mg/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治療,30 mg/(kg·d)加入生理鹽水中充分稀釋,1次/d。所有患兒均治療7 d。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主要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前后的白細胞介素-4(IL-4)、Clara細胞分泌蛋白(CCSP)、C反應蛋白(CRP)、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水平變化。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1%,較對照組的80.4%顯著提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癥狀(喘息、咳嗽、氣促、哮鳴音等)的改善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FeNO濃度及血清IL-4、CRP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血清CCSP水平則均顯著增高(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FeNO濃度和血清IL-4、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血清CCS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應用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聯(lián)合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治療小兒喘息性疾病的整體療效確切,能迅速消除或緩解患兒喘息等癥狀,減輕氣道局部及全身炎癥反應,增強內源性抗炎保護作用,且病兒耐受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7  復方魚腥草軟膠囊聯(lián)合頭孢硫脒治療兒童急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研究
    張婭琴 李小明 吳守業(yè)
    2020, 43(2):269-27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7
    [摘要](1207) [HTML](0) [PDF 1.04 M](1449)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魚腥草軟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硫脒治療兒童急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就診的98例急性扁桃體炎患者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頭孢硫脒,50~100 mg/(kg·d),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配伍,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復方魚腥草軟膠囊,1.0 g/次,3次/d。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臨床癥候積分、相關積分、血清學指標和T淋巴細胞亞群。結果 經治療,對照組有效率為81.63%,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7.96%(P<0.05)。經治療,兩組咽痛、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發(fā)熱等癥候積分均下降(P<0.05),且觀察組最顯著(P<0.05)。經治療,兩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面部表情量表(FPS-R)評分、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評分均顯著改善(P<0.05),且以觀察組最顯著(P<0.05)。經治療,兩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降鈣素原(PCT)、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R)水平均下降(P<0.05),且觀察組最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增高,而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最顯著(P<0.05)。結論 兒童急性扁桃體炎采用復方魚腥草軟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硫脒治療不僅可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還可促進生活質量及機體免疫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8  咳喘順丸聯(lián)合多索茶堿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研究
    梁桂林 羅毅 王彬 陳運庭
    2020, 43(2):273-27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8
    [摘要](1261) [HTML](0) [PDF 1.04 M](1380)
    摘要:
    目的 觀察咳喘順丸聯(lián)合多索茶堿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9月—2018年3月三亞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5例,采用隨機數(sh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63例)。對照組采用多索茶堿片進行治療,0.2 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服用咳喘順丸進行治療,5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接受1個月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對比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炎癥介質水平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咳痰、喘息、咳嗽3項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治療后,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6、CRP和IL-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結論 咳喘順丸聯(lián)合多索茶堿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炎癥反應,該方法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安全可靠,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應用推廣。
    19  小兒抗癇膠囊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小兒癲癇的療效觀察
    盧俞任 毛中臣
    2020, 43(2):277-28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19
    [摘要](1339) [HTML](0) [PDF 1.11 M](1420)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兒癲癇應用小兒抗癇膠囊聯(lián)合奧卡西平片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8朝陽市第二醫(yī)院收治的150例小兒癲癇患者,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對照組患者口服奧卡西平片,以10 mg/(kg·d)為起始劑量,而后每隔1周,增加劑量10 mg/(kg·d),直至維持劑量30 mg/(kg·d),均分早晚2次給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小兒抗癇膠囊,8粒/次,3次/d。連續(xù)治療6個月。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癲癇計分、發(fā)作頻率、持續(xù)時間、癇性放電比率、兒童生活質量量表(Peds QLTM4.0)普適型家長代評量表評分及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評分變化。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較對照組81.3%顯著增加(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癲癇發(fā)作情況(包括意識狀態(tài)及意識障礙、強直、陣攣的持續(xù)時間和腦電圖)計分及其總分均顯著下降(P<0.05);但觀察組減少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發(fā)作頻率、癇性放電比率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持續(xù)時間均顯著縮短(P<0.05);且觀察組改善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Peds QLTM4.0普適型家長代評量表中各維度(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學校表現(xiàn)、情感功能)評分及其總分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而觀察組上升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WISC-Ⅳ中各指數(shù)(語言理解、知覺推理、工作記憶、加工速度)評分及總智商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增高更顯著(P<0.05)。結論 小兒癲癇應用小兒抗癇膠囊聯(lián)合奧卡西平片治療的整體效果顯著,可明顯穩(wěn)定患兒病情,控制癲癇發(fā)作,減少癇性放電,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及智力水平,且安全性較高。
    20  小劑量潑尼松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療效評價
    李佳 陳文
    2020, 43(2):283-28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0
    [摘要](1509) [HTML](0) [PDF 1.05 M](2062)
    摘要:
    目的 探討小劑量潑尼松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8年1月海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口服他克莫司膠囊,50 μg/(kg·d),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醋酸潑尼松片,0.75 mg/(kg·d),治療8周后每周逐漸減少10%的劑量,兩組均治療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水平、血小板計數(shù)、尿蛋白、抗ds-DNA、補體C3和補體C4水平。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24 h UPQ、Scr、CysC、BUN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TNF-α、IL-2、IL-6、IL-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尿蛋白、抗ds-DNA、補體C3和C4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補體C3、C4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尿蛋白、抗ds-DN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小劑量潑尼松聯(lián)合他克莫司治療可有效改善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腎功能,抑制炎癥反應,治療效果良好,值得推薦。
    21  復方丹參顆粒、復方丹參膠囊、復方丹參片與復方丹參滴丸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炎性因子及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
    康艷生 劉靜靜 張偉 王彤 王曉琴 梁文 艾文婷
    2020, 43(2):287-29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1
    [摘要](1655) [HTML](0) [PDF 1.06 M](1676)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復方丹參制劑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炎性因子及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方法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3年5月—2017年11月陜西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6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為顆粒劑組、膠囊劑組、片劑組及滴丸劑組,每組91例。4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給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顆粒劑組、膠囊劑組、片劑組及滴丸劑組分別口服復方丹參顆粒,1袋/次,3次/d;復方丹參膠囊,3粒/次,3次/d;復方丹參片,3片/次,3次/d;復方丹參滴丸,10丸/次,3次/d。4組均治療3個月。治療后,比較4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癥狀緩解情況(每天平均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平均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及平均硝酸甘油使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及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氧化應激指標[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結果 治療3個月后,滴丸劑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顆粒劑組、膠囊劑組及片劑組(P<0.05)。治療3個月后,4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平均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及平均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明顯降低(P<0.05),且滴丸劑組均明顯低于其余3組(P<0.05)。治療3個月后,4組患者hs-CRP、IL-6、Lp-PLA2和sICAM-1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滴丸劑組均明顯低于其余3組(P<0.05)。治療3個月后,4組患者T-Aoc、MDA、GSH-PX及SOD水平均明顯改善(P<0.05),且滴丸劑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其余3組(P<0.05)。結論 與復方丹參顆粒、復方丹參膠囊、復方丹參片相比較,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具有更好的療效,且能夠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狀、炎癥情況及機體氧化應激損傷。
    22  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與雷替曲塞治療氟尿嘧啶耐藥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易涵 古再麗努爾·如則托合提 姜明燕 王佳妮
    2020, 43(2):293-29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2
    [摘要](5792) [HTML](0) [PDF 1.13 M](3313)
    摘要:
    目的 觀察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與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類藥物耐藥后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類耐藥的60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對照組30例,應用伊立替康聯(lián)合雷替曲塞方案(IR);實驗組30例,應用IR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方案。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客觀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時間(PFS)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ORR分別為6.67%和3.33%,DCR分別為66.67%和53.33%,兩組ORR和DC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和對照組中位PFS分別為6.0個月和3.1個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0 4)。兩組不良反應以Ⅰ/Ⅱ級多見,Ⅲ/Ⅳ級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實驗組蛋白尿的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其余如出血、轉氨酶升高、惡心、嘔吐、腹瀉、發(fā)熱、皮疹、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為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伊立替康與雷替曲塞方案可提高既往氟尿嘧啶類治療耐藥后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無進展生存期增加,不良反應可耐受,值得進一步研究。
    23  丹田降脂丸聯(lián)合依折麥布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
    張靜 孟錦 陳克研 方璐 楊東妮 高楊
    2020, 43(2):299-30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3
    [摘要](1670) [HTML](0) [PDF 1.10 M](1478)
    摘要:
    目的 探討丹田降脂丸聯(lián)合依折麥布片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遼寧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例高脂血癥患者,運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n=46)與對照組(n=46)。對照組口服依折麥布片,1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丹田降脂丸,1 g/次,2次/d。兩組均治療8周。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同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RD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值,血漿纖維蛋白原(FIB)、血清C反應蛋白(CRP)、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LEP)水平。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6%(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TG、TC、LDL-C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而HDL-C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血脂水平的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HBV、LBV、MAR值均顯著降低,RDI值則顯著增加(P<0.05);且觀察組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及MAR值的改善效果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血漿FIB水平及血清CRP、TNF-α、LE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漿FIB水平及血清CRP、TNF-α、LEP水平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結論 應用丹田降脂丸聯(lián)合依折麥布片治療高脂血癥的整體療效切實,有助于糾正血脂異常,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減輕機體炎性損傷,改善LEP抵抗,且病人耐受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盆炎凈膠囊聯(lián)合頭孢呋辛鈉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
    于紅艷 方開英 張瑛瑜 王華
    2020, 43(2):304-30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4
    [摘要](1485) [HTML](0) [PDF 1.03 M](1287)
    摘要:
    目的 探討盆炎凈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三亞市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用藥的差別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呋辛鈉,1.5 g/次,同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配伍,12 h/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盆炎凈膠囊,2.0 g/次,3次/d。兩組均治療2周。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視覺模擬評分(VAS)、癥狀積分、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分及血清學指標。結果 經治療,對照組有效率為81.40%,顯著低于治療組的95.35%(P<0.05)。經治療,兩組VAS積分、癥狀積分均下降,WHOQOL-100評分均增高(P<0.05),且觀察組上述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經治療,兩組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1β(IL-1β)、基質金屬蛋白酶-2 (MMP-2)、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血清學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盆炎凈膠囊聯(lián)合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治療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機體炎癥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良好臨床應用價值。
    25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聯(lián)合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效果
    李曉蘇 唐學義
    2020, 43(2):308-31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5
    [摘要](1233) [HTML](0) [PDF 1.08 M](1364)
    摘要:
    目的 探究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聯(lián)合噻托溴銨吸入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急性加重期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240例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治療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以噻托溴銨吸入劑為主的基礎治療,觀察組采用噻托溴銨吸入劑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比較兩組人員的治療效果、肺功能指標以及炎癥因子水平。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14 d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及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VV)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氧分壓(PaO2)、氧飽和度(SaO2)均顯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壓(PaCO2)均顯著下降(P<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SaO2和PaO2顯著高于對照組,而PaCO2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14 d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氣管壁厚度(WT)、器官壁總面積(WA)、管壁厚度/外徑(T/D)均顯著降低,官腔面積(AI)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血清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均顯著降低,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sT-NFR)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噻托溴銨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能夠明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26  槐杞黃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系統(tǒng)評價
    韋磊 王絢
    2020, 43(2):313-31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6
    [摘要](1211) [HTML](0) [PDF 1.20 M](1453)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槐杞黃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和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數(shù)據(jù)庫,搜集槐杞黃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19年9月。對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進行質量評價和資料提取后,應用RevMan 5.2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最終納入16項RCTs,計1 624例患兒。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槐杞黃顆粒組能顯著提高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有效率[OR=6.23,95% CI(4.32,8.99),P<0.000 01],治療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水平[WMD=0.59,95% CI(0.20,0.98),P=0.003]、IgG水平[WMD=1.32,95% CI(0.99,1.64),P<0.000 01]、IgM水平[WMD=0.16,95% CI(0.07,0.25),P=0.00 03]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納入研究中槐杞黃顆粒的不良反應表現(xiàn)輕微,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槐杞黃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總體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可改善各項免疫功能指標。鑒于本系統(tǒng)評價納入研究的樣本量較少,仍需開展嚴格的、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加以驗證。
    27  伊布利特與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的Meta-分析
    辛昊 梁宇 姜明燕
    2020, 43(2):320-32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7
    [摘要](2283) [HTML](0) [PDF 1.13 M](1558)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伊布利特與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 檢索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萬方數(shù)據(jù)庫、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檢索時間均為建庫至2019年6月。納入伊布利特與胺碘酮比較治療房顫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由兩名研究員獨立篩選并提取資料,采用Cochrane標準進行評價,運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最終納入18篇RCTs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伊布利特組較胺碘酮組治療房顫的有效性(OR=2.65,95% CI=2.03~3.46,P<0.000 01)、房顫轉復時間(WMD=-21.54,95% CI=-24.73~-18.34,P<0.000 01)均優(yōu)于胺碘酮組;兩組治療房顫安全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RR=0.74, 95% CI=0.46~1.18, P=0.20),但胺碘酮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8.36%)稍高于伊布利特組(16.18%)。結論 伊布利特對房顫轉復的有效率顯著高于胺碘酮,轉復時間亦較胺碘酮短,在安全性方面二者無顯著差異。由于納入樣本量較少,以后研究中仍需大樣本、高質量的RCT進一步確認以期得到可靠的結果。
    28  大劑量布地奈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靜靜 郭慶
    2020, 43(2):327-33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8
    [摘要](1141) [HTML](0) [PDF 1.10 M](1370)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大劑量布地奈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療效和安全性,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和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等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收集大劑量布地奈德(試驗組)對比常規(guī)劑量布地奈德(對照組)治療AECOPD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時間從建庫到2019年5月。提取相關資料并評價文獻質量,使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12項RCTs,878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在改善臨床癥狀評分[MD=-1.00,95% CI(-1.44,-0.56),P<0.01]、升高動脈血氧分壓(PaO2)[MD=5.71,95% CI(5.03,6.38),P<0.01]、降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MD=-5.75,95% CI(-7.24,-4.26),P<0.01]、升高1 s用力呼氣量(FEV1)[MD=0.20,95% CI(0.10,0.30),P<0.01]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MD=5.69,95% CI(1.46,9.91),P<0.01]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但試驗組患者口腔真菌發(fā)生率[RR=3.18,95% CI(1.18,8.55),P=0.02]也顯著大于對照組。結論 大劑量布地奈德治療AECOPD與常規(guī)劑量相比,臨床療效更優(yōu),但增加口腔真菌感染的風險。
    29  關于中藥命名規(guī)范化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思考
    溫雅璐 蘇鈺文 張力 黃舉凱 楊曉暉
    2020, 43(2):334-33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29
    [摘要](1671) [HTML](0) [PDF 1.05 M](2135)
    摘要:
    通過文獻研究對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命名規(guī)范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回顧與分析,提出植物的不同基原、各地處方規(guī)范和國家標準不統(tǒng)一等是中藥命名不規(guī)范的主要原因。盡管國家已出臺的相關法規(guī)和指導原則推動了中藥命名規(guī)范化的進程,但缺乏通用的中成藥編碼系統(tǒng)與標準,因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統(tǒng)一標準來實現(xiàn)中藥命名規(guī)范化,為中藥的合理使用和國際化,以及全球草藥的統(tǒng)一監(jiān)管奠定基礎。
    30  酸漿苦素A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趙娜 馮心池 潘桂湘 邱峰
    2020, 43(2):340-34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30
    [摘要](1788) [HTML](0) [PDF 1.01 M](1766)
    摘要:
    酸漿苦素A是酸漿屬植物酸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和抗炎作用。藥理研究表明酸漿苦素A可以顯著抑制脂多糖誘導巨噬細胞中一氧化氮的產生,從而發(fā)揮抗炎功效,作用機制可能與其修飾IκB激酶β、抑制NF-κB活性相關;還顯著抑制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腫瘤細胞的成長,其抗腫瘤作用機制可能與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JAK/STAT 3信號傳導相關。對酸漿苦素A的藥理作用進行綜述,旨在為進一步開發(fā)與應用提供文獻依據(jù)。
    31  直接口服抗凝藥與抗癲癇藥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劉玉霞 呂光輝 盧偉 陳黎
    2020, 43(2):345-3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31
    [摘要](1213) [HTML](0) [PDF 1001.21 K](1665)
    摘要:
    直接口服抗凝藥(包括阿哌沙班、達比加群、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與傳統(tǒng)抗凝藥物相比,出血風險更低,且不需要監(jiān)測凝血功能。目前關于這兩類藥物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較少,但其都可以通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和P-糖蛋白對其他藥物產生影響,潛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增加與直接口服抗凝藥相關出血的風險或降低其抗血栓作用,同時也能增加癲癇發(fā)作的風險。對抗癲癇藥物與直接口服抗凝藥藥動學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安全用藥提供依據(jù)。
    32  苦參堿抗人肝癌HepG2細胞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
    張明發(fā) 沈雅琴
    2020, 43(2):349-35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32
    [摘要](505) [HTML](0) [PDF 1.05 M](1344)
    摘要:
    苦參堿能劑量相關地抑制人肝癌HepG2細胞增殖、遷移、侵襲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能誘導HepG2細胞凋亡和分化??鄥A是HepG2細胞的自噬早期誘導劑,更是自噬晚期抑制劑,其通過誘導線粒體應繳、內質網(wǎng)應激和抑制ERK信號通路、人宮頸癌基因-1、Apollon基因表達和端粒酶活性,產生抗HepG2細胞的作用。
    33  藥物中肼類基因毒性雜質分析研究進展
    劉愛赟 袁永兵 靳文仙 張博 鄭永剛 吳赟
    2020, 43(2):356-36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0.02.033
    [摘要](1698) [HTML](0) [PDF 1.09 M](3385)
    摘要:
    基因毒性雜質具有在極低暴露水平下即能導致嚴重毒性的特點,對用藥的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威脅。作為一類重要的基因毒性雜質,肼是一種常見的中間體,而且是常見藥物的降解產物。對基因毒性雜質進行了概述,并較為詳盡地介紹了肼類基因毒性雜質的分析方法,為需要測定此類基因毒性雜質的分析人員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