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制備 DiR(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tricarbocyanine iodide)脂質(zhì)體熒光探針(DiR-LP),研究柴胡作為引經(jīng)藥對其在小鼠體內(nèi)分布的影響,初步驗證柴胡引藥入肝性能。方法 薄膜分散法制備 DiR-LP,以包封率為主要指標,通過單因素試驗確立 DiR-LP 最佳處方與制備工藝,并進行表征。30只SPF級昆明種小鼠隨機分為5組:對照組、DiR-LP組和柴胡水提液低、中、高劑量(0.5、1.0、2.0 mg·kg-1)+DiR-LP組,柴胡水提液+DiR-LP組小鼠預(yù)先連續(xù)3 d 按10mL·kg-1體積ig相應(yīng)的柴胡水提液,對照組和DiR-LP組小鼠 ig 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除對照組外,各組小鼠以 10 mL·kg-1尾iv DiR-LP,對照組小鼠尾 iv 相同劑量的生理鹽水;利用小動物活體成像儀在不同時間點(4、5、6、8 h)拍照,示蹤小鼠體內(nèi)DiR-LP 的分布情況;8 h 時經(jīng)解剖取出心、肝、脾、肺、腎等器官進行拍照,觀察各器官的熒光強度。結(jié)果 DiR-LP 最佳處方與制備工藝:精密稱取大豆卵磷脂 120 mg、膽固醇 12 mg、DiR 0.375 mg 于 100 mL 茄形瓶中,加入 10 mL 無水乙醇溶解,于40℃恒溫水浴中,30 r·min-1旋轉(zhuǎn)減壓蒸發(fā)1h,形成均勻透明薄膜;再加入聚山梨酯80 12mg、溶于純凈水10mL,于150r·min-1旋轉(zhuǎn)常壓水化 1 h 后,置于冰水浴中超聲 10 min(功率 100 W),分別過 0.45、0.22 μm 微孔濾膜整粒 3 次,即得 DiRLP。制得的 DiR-LP 包封率為 95.2%,粒徑為 254.1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數(shù)(PDI)為 0.196,Zeta 電位-5.21 mV,14 d 內(nèi)無沉淀或渾濁現(xiàn)象。DiR-LP 經(jīng)尾 iv 后主要在肝臟中分布,柴胡水提液+DiR-LP 組肝臟部位熒光信號明顯比 DiR-LP 組強,且熒光信號強度與柴胡水提液劑量呈正相關(guān)。結(jié)論 使用薄膜分散法制備的 DiR-LP 包封率高、粒徑適宜、穩(wěn)定性較好;在小鼠體內(nèi),柴胡對 DiR-LP 具有肝臟導(dǎo)引作用,且與劑量相關(guān),初步驗證了柴胡"引藥入肝"的肝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