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在线天堂新版资源www在线下载,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观看免费

2024年第47卷第9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47(9).
    [摘要](126) [HTML](0) [PDF 4.75 M](232)
    摘要:
    2  目錄
    2024, 47(9).
    [摘要](110) [HTML](0) [PDF 1.14 M](255)
    摘要:
    3  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療藥物臨床研發(fā)與評價的思考
    林琳,陳穎
    2024, 47(9):1937-194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1
    [摘要](561) [HTML](0) [PDF 1.24 M](286)
    摘要:
    移植物抗宿主?。℅vHD)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后主要的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根據(jù)臨床特征GvHD主要分為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可累及皮膚、肝臟、胃腸道等全身多個器官,是一種嚴重且異質性高的疾病。糖皮質激素是GvHD一線系統(tǒng)治療,激素難治GvHD的患者預后較差。近年來,GvHD新藥研發(fā)成為熱點,伊布替尼、蘆可替尼、貝舒地爾相繼在國際獲批用于GvHD二線和/或后線治療用藥,國內也有多個創(chuàng)新藥正處于臨床研發(fā)階段。在總結近年上市藥物臨床研發(fā)經(jīng)驗以及國外監(jiān)管考量的基礎上,從技術審評角度,結合GvHD臨床需求、疾病和藥物特點、國內外差異等,對GvHD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發(fā)和評價中關注的重點內容進行討論,以期為此類藥物的臨床研發(fā)和評價提供參考,加快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
    4  網(wǎng)絡藥理學結合譜效關系及分子對接探討五味甘露抗炎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
    蔡維維,朱雪銳,張仕杰,侯豹,陳靜,米瑪,孫海建,邱麗穎
    2024, 47(9):1944-195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2
    [摘要](426) [HTML](0) [PDF 10.06 M](433)
    摘要:
    目的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結合譜效關系及分子對接,探討五味甘露抗炎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方法 利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與分析平臺(TCMSP)、Genecards、Pubchem、UniProt、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等數(shù)據(jù)庫篩選五味甘露的活性成分及抗炎的作用靶點,利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Cytoscape3.7軟件構建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并篩選核心靶點,利用Metascape數(shù)據(jù)庫進行基因本體(GO)及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將細胞炎癥模型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相結合分析五味甘露不同極性部位的抗炎活性和藥效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 Lib Dock軟件將主要藥效成分與核心靶點進行分子對接,并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 網(wǎng)絡藥理學分析共獲取五味甘露抗炎成分125個,潛在抗炎靶點251個,得到核心靶點131個,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β(IL-1β)重要靶點。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20條相關通路,其中涉及基因較多的包括脂質與動脈粥樣硬化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等通路,諸多通路均涉及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相關蛋白3(NLRP3)核心靶點。五味甘露的醋酸乙酯相能夠抑制炎癥相關的NLRP3、IL-1β、TNF的表達,且其中總黃酮含量最高,為(305.0±11.4)mg·g-1。LC-MS圖譜分析和分子對接實驗顯示醋酸乙酯相中山柰酚、楊梅素、異葒草素、異槲皮苷和黃芪苷等黃酮類物質的離子強度遠遠高于單味藥材且其母核結構與NLRP3受體蛋白的7個氨基酸活性位點有顯著的相互作用。結論 五味甘露抗炎的主要物質為黃酮類,可通過抑制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起到抗炎作用。
    5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分子對接和實驗驗證探究清金益氣顆粒抗疲勞作用機制
    張雨航,溫濤,楊志華,潘桂赟,宋志會,郭澤慧,孟琪峰,李真真,呂清波,王怡
    2024, 47(9):1960-197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3
    [摘要](302) [HTML](0) [PDF 4.05 M](508)
    摘要:
    目的 探究清金益氣顆??蛊诘淖饔眉皾撛谧饔脵C制。方法 通過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與分析平臺(TCMSP)、高通量中藥實驗和參考指南數(shù)據(jù)庫(HERB)、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數(shù)據(jù)庫獲取藥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點;通過GeneCards、OMIM數(shù)據(jù)庫收集疲勞的作用靶點;利用VENNY 2.1獲取藥物與疾病交集靶點,再聯(lián)合Cytoscape 3.9.1軟件構建藥物-活性成分-疲勞交集靶點相互關系網(wǎng)絡;將交集靶點導入STRING數(shù)據(jù)庫構建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并利用DAVID數(shù)據(jù)庫對交集靶點進行基因本體(GO)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預測清金益氣顆??蛊诘淖饔脵C制;選取關鍵活性成分和核心靶點進行分子對接。通過負重力竭游泳實驗觀察小鼠負重力竭游泳時間;非負重游泳實驗測定小鼠血清乳酸(BLA)、尿素氮(BUN)、乳酸脫氫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肝糖原(LG)、肌糖原(MG)、葡萄糖(GLU)等指標評價清金益氣顆??蛊谒幮?。結果 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結果顯示清金益氣顆??蛊诘?10個潛在作用靶點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缺氧誘導因子1(HIF-1)、叉頭框蛋白O(FoxO)等信號通路上,其主要活性成分和關鍵靶點蛋白結合能力較好。動物實驗結果表明,清金益氣顆??赏ㄟ^延長小鼠負重5%力竭游泳時間,降低非負重游泳小鼠血清中BLA、BUN、MDA水平,增加機體LG、MG、GLU水平儲存和LDH、SOD、GSH-Px活性發(fā)揮抗疲勞作用。結論 清金益氣顆??赡芡ㄟ^調節(jié)PI3K-AKT、MAPK、HIF-1、FoxO等信號通路影響機體能量代謝和氧化應激發(fā)揮抗疲勞的作用。
    6  六棱菊提取物通過上調Nrf2信號通路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的干預作用
    黃曉東,鐘文,青冰,鄧青梅,周廣運,魏江存
    2024, 47(9):1971-198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4
    [摘要](388) [HTML](0) [PDF 13.17 M](366)
    摘要:
    目的 通過網(wǎng)絡藥理學以及動物實驗探討六棱菊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小鼠的干預作用及潛在的分子機制。方法 通過文獻檢索得到六棱菊的活性成分,通過SwissTargetPredicton和疾病數(shù)據(jù)庫(GeneCards)和PharmMapper數(shù)據(jù)庫預測六棱菊成分相關靶標,Genecards數(shù)據(jù)庫獲取MAFLD和氧化應激相關靶標,通過STRING和Cytoscape3.9.1軟件建立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模型并找到關鍵靶點。對六棱菊治療MAFLD的靶標進行GO富集分析與KEGG通路富集分析。將50只C57BL/6J雄性無菌小鼠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對照組、模型組及六棱菊提取物低、中、高劑量(1.25、2.50、5.00 g·kg-1)組;小鼠給予高脂飼料8周進行MAFLD造模,造模后給藥6周。實驗第14周末處死小鼠,比較各組小鼠肝臟指數(shù)、肝組織病理變化,測定各組小鼠血清中炎癥因子的水平及肝臟中脂肪含量,測定血清轉氨酶、肝臟脂肪水平以及肝組織的氧化損傷指標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檢測核因子E2相關因子2 (Nrf2)信號通路重要基因和蛋白Nrf2、NAD(P)H喹啉氧化酶1 (Nqo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和非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Fyn)的表達水平。結果 網(wǎng)絡藥理學獲得六棱菊、MAFLD、氧化應激的交集靶點共304個,六棱菊可能通過TNF、AKT1、ALB、EGFR、STAT3、NFE2L2等核心靶點作用于HIF-1、糖尿病并發(fā)癥中的AGE-RAGE、甲狀腺激素、FoxO、PI3K-Akt、TNF信號通路等發(fā)揮MAFLD治療作用。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的整體狀態(tài)差,肝臟組織大面積脂肪變性及脂質浸潤,血清轉氨酶、肝臟脂肪水平明顯升高,證實了高脂飼料飲食喂養(yǎng)8周成功構建了小鼠MAFLD模型;各藥物干預治療組小鼠肝臟指數(shù)、肝臟病理變化和肝臟脂肪水平,血清轉氨酶、脂質過氧化水平和Nrf2信號通路重要基因和蛋白表達均較模型組顯著改變(P<0.05),其中,六棱菊提取物高劑量組改變最為明顯。結論 不同劑量六棱菊提取物干預均能明顯改善MAFLD小鼠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肝臟脂質沉積、肝功能指標,降低肝臟指數(shù),可能與調控Nrf2信號通路的表達,降低肝組織中脂質過氧化水平和炎癥反應的表達有關。
    7  梔子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及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的機制研究
    侯長周,張建鋒,安海,楊德函,侯曉杰,張科
    2024, 47(9):1985-199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5
    [摘要](271) [HTML](0) [PDF 7.22 M](414)
    摘要:
    目的 研究梔子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并預測其機制。方法 通過細胞毒性實驗、細胞病變效應(CPE)及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實驗,探索梔子提取物對RSV的抑制作用;在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分析平臺(TCMSP)中搜索梔子的活性成分并預測其靶點,在GeneCards、OMIM、Disgen數(shù)據(jù)庫中獲取RSV相關靶點,獲取藥物-病毒交集基因后構建關鍵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并用分子對接進行驗證;交集基因通過DAVID數(shù)據(jù)庫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預測其作用機制。結果 梔子提取物半數(shù)細胞毒性濃度(TC50)為4.621 mg·mL-1,質量濃度為3.543 8、1.771 9、0.886 0 mg·mL-1時有顯著抗RSV作用,且隨質量濃度增加,抗RSV作用越強。網(wǎng)絡藥理學共篩選到梔子有效化合物10個[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類藥性(DL)>0.18),可視化結果顯示有118個節(jié)點,主要靶點有蛋白激酶Bα (AKT1)、非受體酪氨酸激酶(SRC)、表皮生長因子(EGFR)等;GO結果顯示主要與蛋白激酶B信號的正向調節(jié)、蛋白質磷酸化等生物過程(BP);質膜、大分子復合物等細胞組成(CC); ATP結合、酶結合、蛋白激酶活性等分子功能(MF)有關。KEGG通路富集到117條信號通路(FDR<0.01),主要與腫瘤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體(PD-L1)的表達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檢查點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C型凝集素受體(CLRs)等信號通路有關。結論 梔子提取物有顯著抗RSV作用,可能主要以豆甾醇、吡嗪環(huán)辛烯-4a-羧酸、β-谷甾醇、藏紅花酸等成分與EGFR、SRC、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靶點相結合,通過PD-L1表達和PD-1、PI3K-Akt、CLRs通路等信號通路發(fā)揮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8  基于斑馬魚模型的5種甘草酸類藥物心臟保護作用評價
    李偉,李曉彬,董宇晴,于淑晴,陳紅斗,張馳,陸偉,楊晴晴
    2024, 47(9):1995-200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6
    [摘要](428) [HTML](0) [PDF 35.11 M](228)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馬魚模型評價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甘草酸二銨注射液、復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和注射用復方甘草酸單銨S 5種甘草酸類藥物制劑的心臟保護作用。方法 利用正常發(fā)育至受精后48 h的心臟熒光轉基因斑馬魚作為實驗動物,將斑馬魚隨機分為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模型組和不同濃度甘草酸制劑樣品組。在24孔板里分別給予不同濃度樣品、陽性對照藥物和造模藥物,加培養(yǎng)水至2 mL后,置于(28±5)℃恒溫光照培養(yǎng)箱讓胚胎繼續(xù)發(fā)育。24 h后,用培養(yǎng)水清洗斑馬魚,置于熒光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斑馬魚心律變化并拍照。其中抗心律失?;钚缘年栃运帪榈ぜt注射液(9 μL·mL-1),造模藥為特非那定(15 μg·mL-1),統(tǒng)計斑馬魚1 min的心率及靜脈竇和動脈球之間的距離(SV-BA)??剐乃セ钚缘年栃运帪榈馗咝粒?.1 μg·mL-1),造模藥品為阿霉素(60 μmol·L-1),統(tǒng)計斑馬魚1 min的心率、心包面積、心室短軸縮短率、每搏輸出量及射血分數(shù)。結果 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注射用復方甘草酸單銨S及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有較好的抗心律失?;钚?,注射用復方甘草酸單銨S具有較好的抗心衰活性。結論 5種甘草酸制劑在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衰方面具有不同程度活性,可為開發(fā)甘草酸類藥物在心臟保護方面的適應癥提供理論依據(jù)。
    9  MiRNA-126硬脂胺陽離子脂質體遞送系統(tǒng)的構建及細胞攝取考察
    唐永瑜,邰詩蝶,吳興杰,陳英,馮發(fā)進,沈祥春,鄒弢,陶玲
    2024, 47(9):2006-20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7
    [摘要](366) [HTML](0) [PDF 3.60 M](284)
    摘要:
    目的 基于陽離子脂質體制備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CAM-1)單克隆抗體(VCAM-1 mAb)修飾的負載微小RNA-126(miR-126)的靶向遞送系統(tǒng),并初步評價其穩(wěn)定性、細胞毒性及細胞攝取。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擠出法制備硬脂胺陽離子脂質體(SCL),以脂質體粒徑、電位為指標,單因素法考察大豆磷脂與膽固醇質量比、硬脂胺用量、無水乙醇的用量、成膜溫度、水合介質用量、水合制備溫度、水合制備時間;并考察其稀釋穩(wěn)定性及儲存穩(wěn)定性。采用瓊脂糖凝膠阻滯實驗考察SCL對miR-126的負載能力及對酶解的保護效果。利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交聯(lián)法制備VCAM-1 mAb修飾的SCL(Va-SCL),并通過SDS-PAGE法考察VCAM-1 mAb與SCL的耦連效率。MTT法考察其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的毒性,流式細胞術和熒光顯微鏡考察正常HUVECs及LPS(1 μg·mL-1)刺激后HUVECs對miR-126、SCL/miR-126、Va-SCL/miR-126的攝取情況。結果 精密稱量大豆磷脂120 mg、膽固醇40 mg、硬脂胺10 mg于茄形瓶中,加入5 mL無水乙醇,50℃超聲(功率300 W、頻率40 kHz)使其充分溶解,肉眼觀察無可見顆粒物或者不溶物,水浴減壓蒸發(fā)除去有機溶劑,在瓶壁上形成均勻透明的脂質薄膜;加入12 mL DEPC水作為水合介質,水浴超聲30 min,擠出器過孔徑為200 nm聚碳酸酯膜7次,取續(xù)濾液,得SCL,穩(wěn)定性良好。當?shù)妆葹?0∶1時,SCL能夠有效負載miR-126;miR-126通過靜電吸附于SCL表面,SCL一定程度上保護miR-126不被酶解。SDS-PAGE結果顯示,VCAM-1mAb與SCL成功偶聯(lián),接枝率為(53.2±7.6)%。MTT結果顯示,Va-SCL、Va-SCL/miR-126對HUVECs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值分別為17.38、71.61 nmol·L-1,SCL、SCL/miR-126的IC50值分別為81.03、97.79 nmol·L-1。熒光顯微鏡及流式結果均顯示Va-SCL/miR-126的細胞攝取效果更為明顯。結論 成功制備了Va-SCL/miR-126,能明顯增加miR-126的細胞攝取。
    10  經(jīng)典名方當歸補血湯中揮發(fā)性成分量值傳遞規(guī)律研究
    李小敏,宮賀,梁浩明,卓韋杰,林碧珊,高永堅,劉昌孝,何新
    2024, 47(9):2017-202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8
    [摘要](303) [HTML](0) [PDF 2.53 M](307)
    摘要:
    目的 通過氣相色譜-質譜(GC-MS)技術對經(jīng)典名方當歸補血湯在飲片、基準樣品、提取液、濃縮液、浸膏粉及顆粒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檢測,建立多指標成分含量測定方法,探究其量值傳遞規(guī)律。方法 采用GC-MS技術對當歸補血湯基準樣品中揮發(fā)性成分進行指認,判定其成分歸屬,借助NIST 20s.lib數(shù)據(jù)庫及對照品比對篩選出共有成分,建立共有成分的GC-MS含量測定方法,探究其在飲片-基準樣品、飲片-提取液、提取液-濃縮液、濃縮液-浸膏粉、浸膏粉-顆粒中的量值傳遞規(guī)律。結果 當歸補血湯基準樣品中共檢出10個響應較好的成分,其中2個來自黃芪,8個來自酒當歸,篩選出苯甲酸、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藁本內酯、洋川芎內酯H 4個共有成分。含量測定結果表明此4個成分從飲片到顆粒得到有效傳遞,且苯甲酸、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洋川芎內酯H在顆粒的轉移率與基準樣品較接近,而藁本內酯在濃縮和噴干工藝中損失較多,導致轉移率相差較大。結論 從飲片到顆粒的傳遞過程中,不同揮發(fā)性成分的傳遞規(guī)律不一致,有必要優(yōu)選合適生產工藝保留揮發(fā)性成分,并選擇合理評價指標進行質量控制。
    11  臨床前毒理學研究中恒河猴眼球一致性制片方法的建立
    楊艷偉,林志,屈哲,張頔,李雙星,陳旭林,高蘇濤,張勇,柳風麗,耿興超,霍桂桃
    2024, 47(9):2026-203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09
    [摘要](217) [HTML](0) [PDF 18.81 M](243)
    摘要:
    目的 建立臨床前毒理學研究中能充分涵蓋正常恒河猴眼球解剖組織學結構和恒河猴眼球實施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移植后包含角膜及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的一致性組織制片方法。方法 成年恒河猴10只為對照組,10只為模型組,模型組右眼實施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移植手術。動物剖檢時,摘取眼球,采用Davidson's液固定。左側正常眼球:在平行于顳側睫狀后長動脈及視神經(jīng)上方1 mm處,使用取材刀片沿視神經(jīng)、黃斑(中心凹)與角膜作一切面,切片經(jīng)常規(guī)脫水、包埋、切片、染色后進行鏡檢。右側眼球:從睫狀體后方切取角膜及虹膜,摘除晶狀體,然后使角膜面向上,間隔2.5 mm切取角膜及虹膜,將切取的組織以切面向下按順序放入分格包埋盒中,剩余眼球組織再切3個橫切面并放入包埋盒,然后組織經(jīng)脫水、包埋、切片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最后對正常眼球、角膜及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的解剖及組織學結構特點進行確認。結果 所制備的正常眼球切片可清晰顯示眼球所有組織結構,染色鮮艷,眼球形態(tài)真實。實施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移植后,眼球角膜及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結構清晰,且能良好地展示異種角膜內皮植片與角膜的貼合狀態(tài)。所制備的組織切片表面平整,未見人工假象。結論 通過自主建立的制片方法,可獲得包含所有眼球組織結構特征的正常眼球切片,以及包含完整角膜、異種角膜內皮植片及眼球其他組織的良好切片。所建立的眼球制片方法簡單易行,并且一致性較高,可用于臨床前毒理學研究中眼部用藥及實施異種角膜內皮植片移植后眼部的病理學評價。
    12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對人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纖維化形成的影響
    李冰冰,丁美琪,孫新慧,王榮
    2024, 47(9):2032-20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0
    [摘要](457) [HTML](0) [PDF 3.00 M](393)
    摘要:
    目的 探討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ADSCs-Exos)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12Z)增殖以及纖維化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方法 采用超速離心法提取ADSCs-Exos,并通過透射電鏡(TEM)、納米顆粒跟蹤分析(NTA)、Western blotting鑒定;采用PKH26標記外泌體法觀察12Z細胞對外泌體的吞噬內化情況;采用CCK-8法檢測ADSCs-Exos (12.5、25.0、50.0 μg·mL-1)對12Z細胞增殖的影響;將12Z細胞分為:對照組、模型組、ADSCs-Exos(12.5、25.0、50.0 μg·mL-1)組,除對照組外,其余各組采用TGF-β1(5 ng·mL-1)誘導細胞纖維化,給藥24 h后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檢測纖維化因子基因mRNA的表達。結果 提取的ADSCs-Exos呈現(xiàn)圓形顆粒,清晰可見;總萃取物的平均粒徑為122.6 nm,濃度為1.8×106顆粒·mL-1;CD9、CD63和TSG101在ADSCs-Exos均有表達,且Calnexin蛋白未表達,符合外泌體的特征。12Z細胞可以成功將ADSCs-Exos吞噬內化;CCK-8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采用25 μg·mL-1 ADSCs-Exos干預24 h后12Z細胞的相對存活率顯著降低(P<0.01)。qRT-PCR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細胞的CTGF、COL1A1、α-SMAmRNA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01);與模型組比較,12.5、25.0 μg·mL-1 ADSCs-Exos組CTGF、COL1A1、α-SMA mRNA表達水平降低(P<0.05、0.01、0.001);50.0 μg·mL-1 ADSCs-Exos組α-SMA mRNA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0.001)。結論 ADSCs-Exos可被12Z細胞所吞噬,抑制12Z細胞的增殖,并且降低細胞纖維化相關因子基因的表達水平。
    13  梓醇調節(jié)Hedgehog通路對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的卵巢保護作用
    丁怡,于瀟,江銀,王玉超,張芳,徐丁潔
    2024, 47(9):2041-204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1
    [摘要](207) [HTML](0) [PDF 11.31 M](251)
    摘要:
    目的 探究梓醇調節(jié)Hedgehog通路對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的卵巢保護作用。方法 將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梓醇低、高劑量(30、60 mg·kg-1)組,梓醇(60 mg·kg-1)+GANT-61(40 mg·kg-1,Hedgehog通路抑制劑)組,除對照組外,每天ig 1次50 mg·kg-1的雷公藤多苷混懸液,連續(xù)14 d,制備POI模型,模型成功后每天ip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4周。取卵巢組織計算大鼠卵巢指數(shù);ELISA測定血清激素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試劑盒檢測卵巢組織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CAT)水平;HE染色觀察卵巢組織結構并進行卵泡計數(shù);TUNEL檢測卵巢組織細胞凋亡情況;Western blotting檢測卵巢組織cleaved Caspase-3、Bax、Bcl-2、Shh、Gli1蛋白表達。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卵巢組織形態(tài)明顯損傷,卵巢指數(shù)、血清E2水平、卵巢組織中SOD和CAT水平、生長卵泡數(shù)量、Bcl-2、Shh、Gli1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血清FSH和LH水平、卵巢組織中ROS和MDA水平、閉鎖卵泡數(shù)量、細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梓醇30、60 mg·kg-1組大鼠卵巢組織形態(tài)損傷明顯減輕,卵巢指數(shù)、血清E2水平、卵巢組織中SOD和CAT水平、生長卵泡數(shù)量、Bcl-2、Shh、Gli1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血清FSH和LH水平、卵巢組織中ROS和MDA水平、閉鎖卵泡數(shù)量、細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GANT-61可減輕梓醇對POI大鼠卵巢的保護作用(P<0.05)。結論 梓醇可降低POI大鼠卵巢組織氧化應激、細胞凋亡,調控血清激素水平,進而改善卵巢功能,可能是通過激活Hedgehog通路實現(xiàn)的。
    14  光甘草定調節(jié)JAK2/STAT3信號通路對食管癌細胞增殖、凋亡、侵襲、遷移的影響
    楊麗娜,侯亞瓊
    2024, 47(9):2049-205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2
    [摘要](267) [HTML](0) [PDF 15.14 M](225)
    摘要:
    目的 探究光甘草定(GLA)對食管癌細胞增殖、凋亡、侵襲、遷移的影響并分析其是否與調節(jié)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有關。方法 MTT法檢測0、10、20、40、80、160、320 μmol·L-1GLA對人食管癌細胞KYSE150存活率的影響,并計算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確定80、40、20 μmol·L-1為后續(xù)實驗GLA濃度,并設置對照組、GLA(80 μmol·L-1)+Colivelin(0.5 μmol·L-1,JAK2/STAT3通路激活劑)組、GLA(80 μmol·L-1)+baricitini (10 μmol·L-1,JAK2抑制劑)組,CCK8法檢測細胞活力,集落形成實驗檢測細胞克隆能力,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Transwell實驗檢測細胞侵襲,傷口愈合實驗檢測細胞遷移,Westren blotting法檢測JAK2/STAT3通路及增殖、遷移蛋白表達。建立食管癌裸鼠模型,隨機分為模型組和GLA(50 mg·kg-1)組,每天ig給藥1次,治療3周后處死小鼠,分析腫瘤質量、體積,免疫組化染色分析組織中JAK2、STAT3陽性表達。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GLA組凋亡率顯著升高(P<0.05),細胞活力、細胞克隆數(shù)、侵襲數(shù)、遷移率顯著降低(P<0.05)。與GLA 80 μmol·L-1組比較,GLA+Colivelin組凋亡率顯著降低(P<0.05),細胞活力、細胞克隆數(shù)、侵襲數(shù)、遷移率顯著升高(P<0.05);GLA+baricitini組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P<0.05),活力、細胞克隆數(shù)、侵襲數(shù)、遷移率顯著降低(P<0.05)。與對照組比較,GLA組細胞Bax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p-JAK2、p-STAT3、c-MYC、Ki67、基質金屬蛋白酶9 (MMP-9)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GLA 80 μmol·L-1組比較,GLA+Colivelin組Bax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p-JAK2、p-STAT3、c-MYC、Ki67、MMP-9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GLA+baricitini組Bax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p-JAK2、p-STAT3、c-MYC、Ki67、MMP-9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模型組裸鼠比較,GLA組腫瘤質量和體積顯著降低(P<0.05),JAK2、STAT3陽性表達率顯著降低(P<0.05)。結論 GLA可能抑制JAK2/STAT3通路,進而抑制食管癌細胞增殖、侵襲、遷移,并促進凋亡。
    15  基于微流控技術制備天麻素多囊脂質體及腦靶向評價
    羅永明,車鑫,王紅偉,康致超,王立紅
    2024, 47(9):2058-206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3
    [摘要](387) [HTML](0) [PDF 2.51 M](303)
    摘要:
    目的 運用微流控技術制備天麻素(GAS)多囊脂質體(GAS-MVLs),考察GAS-MVLs在小鼠體內藥動學及腦靶向性。方法 以成形性為評價指標,通過單因素實驗篩選GAS-MVLs成形工藝;以包封率為指標,以藥脂比(GAS∶卵磷脂)、醇脂比(膽固醇∶卵磷脂)、卵磷脂與三油酸甘油酯的質量比、聚山梨酯80的質量濃度為變量,正交試驗優(yōu)化GAS-MVLs處方;對GAS-MVLs進行包封率、粒徑、聚合物分散性指數(shù)(PDI)、形態(tài)進行表征,進行體外累積釋放率及初步穩(wěn)定性試驗。采用HPLC法測定小鼠給予GAS、GAS-MVLs(30 mg·kg-1)后5、15、30、60、90、120、150、180、240、300 min血漿及腦組織中GAS的濃度,以相對攝取率(Re)、靶向效率(Te)及腦內峰濃度比(Ce)評價GAS-MVLs腦靶向性。結果 優(yōu)化處方為藥脂比為1∶2,醇脂比為1∶1,卵磷脂與三油酸甘油酯為1∶1.5,聚山梨酯80質量濃度為6%。精密稱取處方量的卵磷脂、膽固醇、三油酸甘油酯溶于氯仿-乙醚(2∶1)混合溶劑為脂相,精密稱取GAS溶于水作為內水相,內水相與脂相體積比為2∶3,將內水相加入到脂相中,在冰水浴下超聲3 min,形成初乳;以6%聚山梨酯80為外水相,與初乳從不同入口注入微流控裝置中,通過Y型芯片,設置總體積流量(18.78 mL·h-1)和體積流量比(外水相∶初乳=23∶1),經(jīng)氮氣去除有機溶劑,得GAS-MVLs。GAS-MVLs平均粒徑為(2.09±0.14) μm,PDI為0.258±0.013,平均包封率為(34.47±0.39)%,分布均勻,形態(tài)圓整,結構致密。GAS在溶出介質中迅速溶解,6 h的釋放量接近90%;GAS-MVLs在前6 h釋放速度較快,隨后接近平衡,72 h最大累積釋放率在65%左右。穩(wěn)定性試驗中GAS-MVLs的平均粒徑緩慢增大,包封率緩慢下降。藥動學試驗Re為5.70、Te為0.37、Ce為2.04。結論 采用微流控技術成功制備GAS-MVLs,可顯著提高GAS的腦內富集程度。
    16  不同孵育系統(tǒng)下人體外細胞因子釋放差異的評價方法研究
    劉靜,王全軍,聶荷香,許慧彬,董延生
    2024, 47(9):2067-2074.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4
    [摘要](368) [HTML](0) [PDF 1.56 M](262)
    摘要:
    目的 以3種不同的抗體包被方法,評估人外周血細胞在OKT3刺激前后細胞分泌各種細胞因子的含量,為免疫治療藥物上市前的臨床前及臨床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經(jīng)密度梯度離心法制備得到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后液氮罐中凍存?zhèn)溆?,在固相干法、固相濕法(包?4、48 h)及液相法條件下,不同OKT3刺激濃度(1、2 μg·孔-1)、刺激時間(24、48 h)下,以多功能流式點陣儀(Luminex)檢測分泌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結果 固相干法中OKT3刺激PBMC細胞釋放細胞因子顯著,OKT3包被48 h、刺激48 h各細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別為陰性對照的6、2、22、214、51倍(1 μg·孔-1),5、2、26、194、48倍(2 μg·孔-1);OKT3包被48 h、刺激24 h各細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別為陰性對照的3、2、2、171、19倍(1 μg·孔-1),4、2、3、174、21倍(2 μg·孔-1);OKT3包被24 h、刺激48 h試驗組中,各細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別為陰性對照的6、2、28、356、50倍(1 μg·孔-1),6、2、35、349、64倍(2 μg·孔-1); OKT3包被24 h、刺激24 h各細胞因子(IL-2、IL-6、IL-10、IFN-γ、TNF-α)分別為陰性對照的3、2、1、127、16倍(1 μg·孔-1),3、1、2、115、13倍(2 μg·孔-1),表明隨著OKT3包被時間延長、與PBMC作用時間延長組別效果更明顯;固相濕法與液相法中IL-10呈現(xiàn)明顯的含量降低,且二者在釋放程度上相當,無組別關系。結論 固相干法孵育系統(tǒng)較固相濕法及液相法有明顯的優(yōu)勢,并且OKT3作為陽性對照刺激PBMC誘導人體外細胞因子釋放效果顯著,可以在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遵循GLP的毒理學試驗中使用該方法評估藥物引起細胞因子風暴的風險。
    17  安全藥理學研究中不同QT校正公式在清醒Beagle犬中的比較
    王庚莉,曹竹杰,黃芯玉,王三龍,張素才
    2024, 47(9):2075-20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5
    [摘要](365) [HTML](0) [PDF 1.92 M](289)
    摘要:
    目的 通過比較不同的校正公式來確定適合清醒Beagle犬QT間期校正的公式,以用于非臨床安全藥理學研究。方法 用12只已進行遙測植入的Beagle犬(雌、雄各半)連續(xù)采集至少24 h的心電圖數(shù)據(jù),測量并分析該期間內動物的RR和QT間期,采用8種校正公式(QTcF、QTcB、QTcHDG、QTcV、QTcFRM、QTcNAK、QTcI、QTca)計算QTc,然后對不同校正公式計算的QTc與RR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尋找R值最接近零和P值最大的校正公式,并進行性別間的差異比較。結果 使用8種校正公式計算的QTc比較顯示,QTca個體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為-0.025,P值為0.679;QTcI校正的R值為-0.040,P值為0.501;QTcF校正的R值為0.044,P值為0.461。與其他公式相比QTca校正公式的R值最接近于零并且P值最高,表明QTca計算的QTc受RR的影響程度最小,且表明QTc與RR 2個變量之間無顯著相關性。在雄性Beagle犬中,通過QTcI個體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為0.070,P值為0.401;其次是QTca,R值為0.072,P值為0.391;再者為QTcF,R值為0.118,P值為0.159。在雌性Beagle犬中,通過QTcF通用校正公式校正的R值為-0.026,P值為0.755;其次是QTca,R值為-0.135,P值為0.108。雄性和雌性Beagle犬之間通過與其他公式的R值和P值的比較,表明QTca和QTcF校正公式計算的QTc都受RR影響程度較小且表明QTc與RR 2個變量之間無顯著相關性。結論 在本機構試驗條件下,使用個體校正公式QTca更適合校正清醒無束縛條件下Beagle犬的QT間期,可作為安全藥理學研究中的優(yōu)選方式。
    18  溴己新LC-MS/MS法測定及大鼠吸入給藥后分布動力學研究
    楊俊鳳,劉全國,趙琳,李冬芝,辛飛洋,夏媛媛,胡金芳
    2024, 47(9):2082-208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6
    [摘要](316) [HTML](0) [PDF 1.40 M](303)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血漿及肺部組織中溴己新濃度測定的LC-MS/MS方法,并對大鼠給予鹽酸溴己新霧化吸入溶液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后藥物在血漿及肺部組織分布進行比較。方法 樣品處理采用簡便的蛋白沉淀法,內標為苯海拉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譜柱,有機相為甲醇,水相為0.5%甲酸-5%甲醇水溶液,采用梯度程序進行洗脫,在電噴霧離子化源(ESI)的正離子模式下以多重反應監(jiān)測(MRM)方式進行檢測。對血漿和肺組織中溴己新的分析方法分別進行了完整驗證和部分驗證。健康SD大鼠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霧化吸入給予鹽酸溴己新霧化吸入溶液受試及參比制劑,定時采集血漿、肺、氣管支氣管并測定溴己新的濃度。結果 血漿及肺組織中溴己新濃度測定的分析方法驗證各項均符合指導原則規(guī)定。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在大鼠血漿、肺、氣管支氣管中的分布速度、分布程度基本一致,在主要靶部位氣管支氣管中的相對生物利用度為97.4%。結論 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快速、靈敏、簡便,兩種制劑在大鼠血漿及肺部組織分布具有一致性,可為該新劑型的國產化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19  基于ERK/mTOR通路探討蔓性千斤拔素A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自噬的影響
    徐志鵬,唐云麗,楊世林,高紅偉,苑仁祎坤
    2024, 47(9):2090-209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7
    [摘要](271) [HTML](0) [PDF 3.98 M](246)
    摘要:
    目的 探討蔓性千斤拔素A通過細胞外調節(jié)蛋白激酶(ERK)/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自噬的影響。方法 將A549細胞分為對照組及蔓性千斤拔素A低、中、高濃度(20、25、30 μmol·L-1)組或對照組、蔓性千斤拔素A 30 μmol·L-1、SCH772984 1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 30 μmol·L-1和SCH772984 10 μmol·L-1濃度組,對照組細胞培養(yǎng)液為含1%胎牛血清的RMPI 1640培養(yǎng)基,其余各組分別加入蔓性千斤拔素A或SCH772984(預處理細胞1 h)使達到相應濃度,連續(xù)培養(yǎng)12 h。MTT法檢測細胞活力;細胞集落形成實驗檢測細胞集落形成的情況;細胞自噬染色檢測試劑盒檢測細胞內自噬的情況;免疫熒光檢測細胞內LC3B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Western blotting實驗檢測細胞內磷酸化的細胞外調節(jié)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的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標(p-mTOR)、自噬相關蛋白Beclin 1(Beclin 1)、螯合體1(P62)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MTT法檢測結果顯示各濃度(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夠顯著抑制A549細胞活力(P<0.05、0.001),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夠顯著逆轉蔓性千斤拔素A誘導的A549細胞死亡(P<0.01);細胞集落形成實驗顯示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顯著抑制A549細胞集落的形成(P<0.001);細胞自噬染色檢測試劑盒結果顯示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顯著抑制A549細胞自噬,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夠顯著逆轉蔓性千斤拔素A介導的A549細胞自噬抑制;免疫熒光結果顯示蔓性千斤拔素A 30 μmol·L-1能夠顯著減弱LC3B的熒光,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夠顯著逆轉蔓性千斤拔素A導致的LC3B熒光減弱;Western blotting實驗結果表明,20、25、30 μmol·L-1蔓性千斤拔素A能夠使A549細胞內p-ERK、p-mTOR、P6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及Beclin 1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01),SCH772948 10 μmol·L-1能夠顯著逆轉蔓性千斤拔素A導致的A549細胞內p-ERK、p-mTOR、P62蛋白表達水平升高及Beclin 1蛋白降低(P<0.001)。結論 蔓性千斤拔素A可通過ERK/mTOR通路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自噬并導致細胞死亡。
    20  益胃湯加味對乙醇致大鼠胃潰瘍的保護作用
    楊進,張珅,姚昌恒,李娜,吳韓,陳茜,譚玙晗,孫沐言,戴文玲
    2024, 47(9):2099-210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8
    [摘要](356) [HTML](0) [PDF 9.87 M](289)
    摘要:
    目的 評價益胃湯加味對乙醇誘導胃潰瘍模型大鼠的保護作用。方法 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及益胃湯加味低、中、高劑量(0.8、1.2、1.7 g·kg-1)組,每組8只,各組均按劑量預給藥30 d后,全部動物嚴格禁食24 h(不禁水)。除對照組外,其余大鼠每只均ig給予無水乙醇1.0 mL,1 h后犧牲動物取材。暴露完整胃,展開胃黏膜面拍照,對損傷進行評分;取部分胃組織進行蘇木精-伊紅(HE)染色;另取部分胃組織測定髓過氧化物酶(MPO)、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前列腺素E2(PGE2)、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取血清檢測其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此外,體外培養(yǎng)人胃黏膜上皮細胞(GES-1)及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通過MTT與劃痕實驗,評價益胃湯加味對增殖及遷移的作用。結果 益胃湯加味可顯著減輕胃黏膜損傷和降低胃黏膜病理評分(P<0.001);顯著降低胃MPO活力并提高SOD活力(P<0.05、0.001);顯著提高胃PGE2、PG Ⅰ、PG Ⅱ水平(P<0.05、0.001);顯著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P<0.01、0.001);增加血清VEGF水平(P<0.05),促進GES-1和HUVEC細胞增殖與遷移(P<0.01、0.001)。結論 益胃湯加味可通過抑制炎癥因子分泌,緩解機體氧化應激,保護胃黏膜以及促進細胞增殖遷移等多種途徑發(fā)揮對胃潰瘍模型大鼠的保護作用。
    21  基于FAERS數(shù)據(jù)庫的阿那白滯素不良事件信號挖掘與分析
    劉林慧,汪玲,李巧玲,劉茂昌,彭靜
    2024, 47(9):2107-211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19
    [摘要](362) [HTML](0) [PDF 1.27 M](324)
    摘要:
    目的 挖掘阿那白滯素(Anakinra)不良事件信號,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提取FAERS數(shù)據(jù)庫建庫至2023年第4季度的不良事件數(shù)據(jù),利用報告比值比法(ROR)和貝葉斯可信區(qū)間遞進神經(jīng)網(wǎng)絡法(BCPNN)對Anakinra可疑風險信號進行挖掘。結果 共獲得相關不良事件報告7 428份,性別以女性(64.9%)為主,上報國家以美國(63.57%)為主。共檢測到174個風險信號,涉及21個系統(tǒng)和器官分類,主要為全身性疾病及給藥部位各種反應(4 362例,40.11%),各類損傷、中毒及操作并發(fā)癥(3 722例,34.22%),發(fā)生頻次較高的首選術語(PT)包括超說明書使用、注射部位各種反應等,新發(fā)現(xiàn)可疑不良反應包括肝膽系統(tǒng)相關不良反應、水痘等。剔除消費者和未知職業(yè)人員報告后分析結論同上。結論 Anakinra相關PT信號涉及系統(tǒng)器官較為廣泛,應加強對Anakinra的臨床規(guī)范化使用管理及超說明書用藥管理,醫(yī)務人員應幫助患者克服注射部位反應、加強用藥依從性,在臨床應用時應考慮藥物對實驗室相關指標的影響,在對待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時應謹慎使用Anakinra,同時應警惕肝膽系統(tǒng)相關不良反應。
    22  環(huán)泊酚用于燒傷切痂植皮手術全身麻醉誘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隨機對照試驗
    陳熹,馮甜甜,張金輝,芮鵬,馬偉,李紅衛(wèi),趙永健
    2024, 47(9):2116-212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0
    [摘要](298) [HTML](0) [PDF 1.28 M](414)
    摘要:
    目的 觀察和分析環(huán)泊酚在燒傷切痂植皮手術全身麻醉誘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南開大學附屬醫(yī)院(天津市第四醫(yī)院)燒傷外科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燒傷切痂植皮手術成年患者216例,男139例,女77例,年齡18~59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9.6~29.2 kg·m-2,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111例)和對照組(105例),麻醉誘導:觀察組采用環(huán)泊酚0.4 mg·kg-1,對照組采用丙泊酚2.0 mg·kg-1,其余麻醉誘導藥物保持一致。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入手術室(T0)、環(huán)泊酚/丙泊酚注射完畢時(T1)、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10 min(T3)、切痂時(T4)各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和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T0和T1的呼吸頻率(RR),鎮(zhèn)靜成功時間、睫毛反射消失時間,以及注射痛、低血壓、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間患者基線數(shù)據(jù)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T1、T2時MAP、HR更高、BIS更低(P<0.05);觀察組T1的RR更高(P<0.05);觀察組鎮(zhèn)靜成功時間、睫毛反射消失時間更短(P<0.05);觀察組注射痛發(fā)生率更低(P<0.05)。結論 環(huán)泊酚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效果,相較于丙泊酚,環(huán)泊酚在燒傷切痂植皮手術全身麻醉誘導后血流動力學更加平穩(wěn),注射痛等不良反應更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3  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對兒童肺實變及肺不張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評價
    戴紅臣,李敏,毛國順,趙永,李桂濤,朱影,吳躍
    2024, 47(9):2122-21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1
    [摘要](301) [HTML](0) [PDF 1.34 M](432)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評價乙酰半胱氨酸(NAC)肺泡灌洗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對兒童肺實變及肺不張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146例肺實變及肺不張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48例,采用NAC肺泡灌洗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和對照組(98例,采用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對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治療指標、實驗室指標、動脈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和氧合指數(shù)(OI)、血清表面活性物質相關蛋白-A(SP-A)、氧化應激指標及安全性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組患兒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兒的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患兒治療前實驗室指標、動脈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OI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灌洗治療后,兩組患兒的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WBC)、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水平、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OI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同組治療前后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研究組患兒治療后的WBC、CRP、PCT、PaCO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aO2、SaO2、FEV1、FCV、FEV1/PVC、OI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清SP-A水平和氧化應激指標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灌洗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S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同組治療前、后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研究組患兒治療后的血清SP-A、SOD、GSH-Px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MDA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意義。結論 針對兒童肺實變和肺不張,在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中聯(lián)合采用NAC肺泡灌洗治療,可提升臨床療效,顯著緩解患兒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水平,改善肺功能和動脈血氣指標,提升組織氧合水平,促進肺組織順應性恢復,不會增加治療不良反應。
    24  穩(wěn)心顆粒對心房顫動患者心臟結構重構及炎癥因子影響的Meta分析
    齊葭,楊志飛,汪吳嬌,薄敏敏,武玉澤,郭伶俐,林謙,萬潔
    2024, 47(9):2130-214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2
    [摘要](316) [HTML](0) [PDF 2.40 M](305)
    摘要:
    目的 通過Meta分析的方法評價穩(wěn)心顆粒對房顫患者心臟結構重構及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 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 Data)、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維普生物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VIP)中穩(wěn)心顆粒治療房顫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s);使用Excel錄入文獻基本信息;使用RevMan 5.4進行質量評價、異質性檢驗及森林圖繪制;使用StataMP 17.0進行漏斗圖繪制及Egger檢驗。結果 共納入39項RCTs,包含4 211例研究對象。Meta分析結果顯示:穩(wěn)心顆??商岣叻款澔颊咦笫疑溲謹?shù)(LVEF,MD=6.01,95%置信區(qū)間(CI)[5.03,6.99],P<0.000 01),降低房顫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MD=-6.35,95% CI [-7.66,-5.04],P<0.000 01)、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MD=-4.35,95% CI[-4.80,-3.90],P<0.000 01)、左房內徑(LAd,MD=-3.63,95% CI [-5.43,-1.83],P<0.000 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MD=-2.28,95% CI [-3.07,-1.48],P<0.000 01)、C反應蛋白(CRP,MD=-5.71,95% CI [-6.62,-4.79],P<0.000 01)、白細胞介素-6(IL-6,MD=-10.37,95% CI [-17.00,-3.74 ],P = 0.002 )、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MD=-23.27,95% CI [-26.42,-20.11],P<0.000 01)、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MD=-55.85,95% CI[-90.44,-21.27],P=0.002),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RR=0.74,95% CI [0.59,0.93],P=0.009),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穩(wěn)心顆??筛纳品款澔颊呓Y構重構指標、降低炎癥因子,且安全性較好。
    25  不同證型外感咳嗽治療中藥處方用藥規(guī)律分析
    趙孟楠,龔蘇曉,魏雨清,楊婧萱,王帥,單淇,周福軍
    2024, 47(9):2147-215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3
    [摘要](321) [HTML](0) [PDF 2.52 M](418)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醫(yī)藥治療外感寒、熱及外寒內熱型咳嗽用藥特點,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通過查閱中醫(yī)古籍、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 Data)、維普生物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VIP)等平臺檢索篩選中藥治療風寒襲肺、風熱犯肺和外寒內熱型咳嗽的處方,使用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V2.5)分析3類證型處方中藥的藥物頻次、性味歸經(jīng)、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結果 風寒襲肺型咳嗽共包含處方263條,184味中藥,其中使用頻次較高的有甘草、杏仁、麻黃、桔梗、半夏、陳皮等中藥。風熱犯肺型咳嗽共包含處方314條,217味中藥,其中使用頻次較高的有甘草、杏仁、桔梗、黃芩、麻黃、桑白皮等藥物。外寒內熱型咳嗽共包含處方102條,有128味中藥,其中使用頻次較高的有甘草、杏仁、麻黃、黃芩、半夏、桔梗等藥物。結論 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治療3類證型咳嗽多以解表藥、止咳化痰藥、理氣藥為主,藥性多溫、平,藥味辛、甘,歸入肺、脾經(jīng)等。
    26  中藥活性成分調控免疫細胞抗肺癌研究進展
    王成志,劉一帆,張曉青,趙戈蕾,韓亮,李東東,劉培民
    2024, 47(9):2157-2167.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4
    [摘要](380) [HTML](0) [PDF 1.42 M](396)
    摘要:
    肺癌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呼吸道惡性腫瘤,因其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已嚴重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中醫(yī)藥在抗肺癌綜合治療方面應用歷史悠久,優(yōu)勢突出,療效良好,而中藥活性成分大多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中藥活性成分可以通過靶向肺癌信號通路,調節(jié)肺癌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中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髓系抑制細胞、T細胞、調節(jié)性T細胞以及樹突狀細胞等免疫細胞,改善肺癌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提高免疫細胞的功能和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逆轉機體免疫抑制狀態(tài),從而發(fā)揮抗肺癌治療的作用。通過收集近年來國內外中藥活性成分(淫羊藿多糖、丹參酮Ⅰ、黃芪甲苷、牡荊素、人參皂苷、薯蕷皂苷、姜黃素、丹參酮ⅡA、大黃素、黃芪多糖、紅景天苷、靈芝多糖、白藜蘆醇等)在抗肺癌治療中的相關研究報道,從中藥活性成分調節(jié)免疫細胞及其抗肺癌作用具體機制方面進行論述,以期為相關新型臨床抗肺癌藥物的研發(fā)提供新的理論依據(jù)。
    27  基于遞送載體的納米疫苗在傳染病和癌癥防治中的應用與展望
    林錦閑,張屹坤,卜佳玉,黃芝瑛,耿興超,李芊芊,潘東升
    2024, 47(9):2168-217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5
    [摘要](301) [HTML](0) [PDF 1.20 M](348)
    摘要:
    傳統(tǒng)滅活、減毒疫苗的感染風險和亞單位疫苗的低免疫原性限制了疫苗的臨床應用,近年來,基于納米遞送載體的疫苗因其優(yōu)秀的靶向遞送、抗原呈遞效果受到廣泛關注。通過調控納米遞送載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基于納米遞送載體的疫苗可以模擬天然感染過程,精準將特異性抗原快速遞送到淋巴結或靶部位,促進抗原呈遞細胞的成熟和抗原的交叉呈遞,激活效應免疫細胞,誘導強大的免疫反應,納米疫苗還能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等藥物進行聯(lián)合治療,預防疾病的復發(fā),降低其不良反應。綜述了納米遞送載體的被動靶向、生物相容性、主動靶向、改善免疫應答和誘導黏膜免疫應答的功能,以及近年來基于納米遞送載體的疫苗在腫瘤免疫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傳染病預防等方面的應用進展,并討論其未來發(fā)展與面臨的挑戰(zhàn)。
    28  福建省近10年中藥上市后變更的典型問題分析
    袁建龍,張靈娜,陳晴宇,黃榕珍,張紓
    2024, 47(9):2176-21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6
    [摘要](282) [HTML](0) [PDF 1.15 M](276)
    摘要:
    中藥上市后變更是已上市中藥持續(xù)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但以往中藥上市后變更存在管理路徑不清晰、研究驗證欠缺等問題,不利于提升已上市中藥的質量。對福建省近10年中藥上市后變更研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合溝通交流案例、審評檢查經(jīng)驗,梳理出中藥上市后變更研究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并針對典型問題提出了關注中藥變更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系統(tǒng)全面開展中藥變更研究、完善中藥變更相關指導原則、加強中西藥復方制劑變更管理等建議。以期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開展中藥上市后變更研究和藥監(jiān)部門實施中藥上市后變更監(jiān)管提供技術參考。
    29  中藥調控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
    王元翀,邱喜龍,王博瑤
    2024, 47(9):2182-219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9.027
    [摘要](763) [HTML](0) [PDF 1.38 M](796)
    摘要:
    抑郁癥作為一種精神障礙性疾病,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臨床治療抑郁癥多以化學藥物為主,這類藥物主要通過不同作用途徑增加突觸間隙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的濃度,改善患者抑郁癥狀。抑郁癥治療周期較長,盡管化學藥物可以在短期內發(fā)揮療效,長期服用時不良反應明顯。傳統(tǒng)中醫(yī)藥在治療精神類疾病方面歷史悠久、經(jīng)驗豐富,對于抑郁癥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的調節(jié)仍是臨床治療抑郁癥最主要的方式,立足于中醫(yī)基礎理論,主要對臨床常用單味中藥(茯苓、當歸、柴胡、白芍、酸棗仁、白術、遠志、合歡皮)及復方(逍遙散、開心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半夏厚樸湯)通過調控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制進行綜述,以期發(fā)揮傳統(tǒng)中醫(yī)藥治療優(yōu)勢,為抑郁癥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jīng)營性-2015-0031